激活语言表达——营造表达的语境

语境是话语存在的语言环境,是语用的核心,是语言表达的前提和保证。对于课堂来讲营造语境,便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场,这种境会与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产生激荡,他们的生命会有在场的感觉。一旦有了这样的感觉,学生就能够主动去说,主动去写。这是一种积极的有自己独立思考和体验的表达。

那么课堂上如何营造这样的境?我想从以下两方面谈起。

奠定情感基调

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一篇课文叫做《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美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其中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孩子们欢叫着。

这是巨人回来前的花园,巨人回来前的花园是怎样的?毫无疑问是美丽的,可爱的。从文本表面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但是你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美丽和可爱却很难。为什么?因为没有情境,没有氛围,没有在场的感觉,此刻的文本内容在他们的生活之外,生命之外,所谓的美丽可爱也只是别人的感受,他们只是冷冷的旁观者而已。

所以在教学这一片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让学生静下来沉入文本,用心读。闭起眼睛想象花园里的场景:假如你走进去了,请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耳朵听一听,或着干脆什么都不做,用心感受感受。

这一环节很简单却很关键。它需要学生去想象,在假想的情境里自由地幻想着自己所向往的各种美好的情形,这需要把文字还原成画面,还原成活的场景。

学生读得很投入,闭着眼睛很陶醉。

他们擅长想象: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园子里到处都是柔嫩的青草。孩子们趴在草地上闻花香。”

有的说:“我闻到了花香和草香,大花园里的空气很清新。”

有的说:“我好像看到有一个孩子站在树底下,仰着头,闭着眼睛听小鸟唱歌呢。”

……

你瞧,有了这样的情境,文字变得有温度,有生命了,可爱的大花园着实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他们像文中的孩子们一样爱上了这个园子。

所以在面对巨人回来后寒冷的,萧条的花园时,才会造成巨大的情感落差,他们失落,伤心,难以接受……

同样,巨人转变后,春天又回到了花园里,他们又有发自内心的惊喜,甚至于幸福。

有了这样的语境和情感铺垫,学生才能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理解巨人的转变。才能感受到“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的神奇之处。

当然,这种美好情感的熏陶,离不开童话的语境和氛围。

还原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一大环境,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显得苍白而虚幻。

三年级下册书中的第一篇习作是《猜猜他是谁》

其实这就是一篇写人的习作,题为“猜猜他是谁”其实是暗示孩子要写出这个“他”的主要特征,与众不同的特征,让人一看便能猜出“他是谁”。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读一读习作要求,然后通过例文帮助理清思路,如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发生的故事等几个方面来写。

于是学生动笔了,绞尽脑汁去写。

然后呢,大家写出来的作文如出一辙。你写的是“眼睛黑得像黑宝石”,我写的也是“眼睛黑得像黑宝石”,你写的“笑起来有一对好看的酒窝”,我写的也是“笑起来有一对好看的酒窝”。

……

看到这样的习作,老师们简直哭笑不得。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人在学生眼里都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了生命的人。

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是与生活脱轨的。

于是,上这堂课之前我用心营造了这样的情境:

猜一猜(根据文字描述的特征猜猜他是谁?)

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出示描写孙悟空,猪八戒,喜羊羊的文字。这几个人物形象很突出,深入人心,语言文字的描述简洁又准确。学生很容易猜到。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接着我又出示了课前精心编辑好的以下这段文字(写的是班里的一个学生)让同学们猜:

“他是一个高个子男孩,背总是挺得直直的。眼睛不大,但很有神。他的嗓门极高,回答问题时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孩子们的热情高涨,很兴奋,因为这个人就在他们中间。根据这段话的描述他们很快排除了所有女生和坐在前面的同学。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最后一排。再引导仔细读“背挺得直直的,眼睛不大有神,嗓门儿极高。”他们立刻又将目标锁定在了两名男孩子身上(暂且称呼他们为小明和小杰吧。)

这时候教室里沸腾了,首先是这两名男孩很激动,因为老师写到了他们。其他同学也像下了赌注一样争论到底是谁“中了招儿”。

于是我停了一下,示意他们静下来,之后将这两名男生请上讲台。让下面的孩子再用心观察,如果想把他们区别开,我的这段文字还得补充点儿什么?

片刻的安静过后,学生又纷纷举手了。

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小杰的头发少,又有点儿卷,你再加上头发的描写就能区分开了。”

有的说:“老师,小明戴眼镜,小杰没有。而且小明的皮肤白一些,再加上这些描写,就能区分了。”

还有的说:“老师,你只写了外貌,可以再加些其他方面的描写。”

……

有了这样的语境和氛围,学生是愿意表达,也知道怎样表达的。

于是我顺势又出示了后面的文字:

他很捣蛋,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小嘴巴。一被老师批评,他就开始抓耳朵。有一次在食堂吃饭,他不遵守纪律,和周围的同学说笑,打闹,被我罚站了10分钟。但他从不记仇,现在每次吃饭时,他还在自己旁边留一个空位给我,那个时候,我感觉心里暖暖的,感觉这个孩子本性并不坏,他还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毋庸置疑,这一段文字的出示,究竟“他是谁”便不说自明了。

原来语文并不遥远,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了,接下来就趁热打铁让他们动笔写各自笔下的“他”了

……

如果说刚才的“他”都是同一模子里刻出来的,那么现在的“他”呢?

还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吗?

语文来源于生活,每个孩子都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语料。但这样的经验和积累仍然需要激活。

教师可以通过造境的手段来使语言文字贴近真实的生活,然后让我们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有了形象,有了情境和氛围,语言的表达就容易多了。

【返回目录】下一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激活语言表达——营造表达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