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功利学习法①:知识源头-03联机学习《跃迁》

【关键词】知识源头;鸡汤;认知效率

【知识描述】

平常工作忙,我们想通过碎片阅读获取点优质知识。但到头来,读到了一堆二三四手知识。当你习惯这些加入各种“佐料”的信息,你就没法涨到知识源头了。

为什么要找到知识源头呢?什么样的信息是一手信息呢?

知识源头

一手信息,即知识的源头。浓度高质量高,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丰富。

二手信息,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的、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从一手信息到四手信息,杂质在增多,质量在下降,最终勾兑成了鸡汤。

为什么要识别一手信息,一手信息和四手信息的差距在哪?

这是认知效率的差距。

拿“刻意练习”来说

一手信息:阅读刻意练习相关论文,用上翻译软件大概1小时读完

二手信息:阅读《刻意练习》,大概4小时读完

三手信息:阅读《异类》,就是提到一万小时定律的那本书,4小时读完,同时更加吸引人

四手信息:各种经验文章,如果按照其中经验去盲目尝试,可能要花费100小时

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距

如何识别

识别知识源头,要知道哪些地方会存在一手知识。如果找不到,就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走向知识源头,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制卡心得】

干货较多,不和自己较劲把所有内容呈现在一张卡片上。于是为了保证信息全面易理解把这一篇拆成了3张卡片。

这张卡片内容里,一手信息、二手信息等关键词有些许重复。

【向下思考】

在寻找知识时,通过识别知识源头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认知效率。

【经历联想】

想起高中有个词的含义不清楚,顺手就上网查,查了网站、帖子、知道等,答案各异。即使问过老师也很纠结,因为和我通过网络找到大多数的解释不同。折腾了两天,最后花了十几秒查词典才确定清楚。

现在回想到这件事,我真切感受到了认知效率的差距。

读完这一章节后,就去知网查看了学生答题规范的期刊论文。真的发现一手知识的质量和我在公众号上看到的四手知识的质量完全不同,客观、有理有据、论证充分,并且还有数据、案例作为支撑。花十几分钟读上几篇,比花好几天看公众号要收获多很多。

【指导行动】

当我想要获取知识时,先思考这是什么信息。

#跃迁#  @古典

#爱上读来读往#,#小小sha导图+卡片# @画图的小小sha 

你可能感兴趣的:(014功利学习法①:知识源头-03联机学习《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