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讲故事的天才, 双雪涛绝对是其中一个。
书里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是底层社会,他们的生活有太多束缚、遗憾和无能为力。然而这些人物的性格、心理、喜怒哀乐、梦想和绝望都被双刻画得如此绝妙、极致、抓人。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人都让双雪涛来呈现,该有多精彩啊。他的洞察力和感受力,写作手法的精准,无数耐人寻味又让人叫绝的伏笔、细节和人物联系,你甚至可以在地铁读这本小说时,过滤背景杂音,清楚听到自己心脏在有规律地跳动着。
最喜欢《飞行家》《北方化为乌有》《宽吻》,《刺杀小说家》比电影更让人感动,不过电影的视效和层次更能让人感知心中热血涌动的感觉。
是呀,凡人无妄的念想,只要足够相信,还是会成真的。
间距这篇真的很难懂 读了很多遍 我是这么想的 其实整篇小说就只有一个人 疯马不过是老袁的另一个分身而已 也就是人生分岔路的另一个老袁 为什么? 1. 因为就只有老袁见过疯马 在酒局上 别人对疯马根本没印象。 2. 他俩都去过笔架山;一个按时离开了 一个 被困住了 暗示两种不同的命运 3. 后来疯马想要掐死自己 就等同于老袁想要杀死另一个自己 但是没成 干脆又杀死自己的真身 所以疯马转而想要掐死老袁 暗示两种灵魂的纠结 —-疯马总是睡觉 在梦里 另一个平行世界 说 要是花瓣就好了 一瓣给妈妈 一瓣给自己 其实就是老袁内心的独白 借疯马之口 其实 花瓣又怎么可能只有两瓣呢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柳飘飘和另一个女的 都是老袁另外的化身 分叉小径 但又殊途同归 因为灵魂相通 所以搞一个剧本 剧本是什么?剧本是人生 月亮和太阳的间距 理想和现实的间距 既相互吸引又互斥。 后来有人告诉老袁,项目做不成了,就像刺杀的失败,理想的落幕,太阳和月亮还是各自保持间距。 人生有很多可能,在各自的分岔路,但是又都是自己。
关于结局,作者也有过思考:死只是人物的终点,而不是故事结局;那些他自己满意的结局,也许读者不能理解。其中几个故事,结局戛然而止,好像刚认识故事里的这个人,他就抽离了,好像我们在与故事里的人交朋友,去他的片段生活里走一遭,却总是不经意间就走出了他人的生活~故事很好,只是我们不愿意和故事里的人说再见~一想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缘起——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扎根——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是没落的北方城市。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红星台球社……这里布满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被遗忘的边缘群体。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被历史的大潮拍在岸边的鱼。在《飞行家》里,就是由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些地方,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绽放出火光。
这是本书的简介,也是我看过最实在最贴切的简介。没有为了阅读量而吊人胃口,没有为了引人点开而名不副实。而它的简介也如同本书及其作者一样,质朴纯粹。它单独成章,它就是一篇最短小精悍的书评。
接触本书的契机就是因为《刺杀小说家》电影的上映,微读也在大力推荐本书。应该是从众心理吧,在此驱使下,我点开了本书。第一篇《跷跷板》说实话,让人不知所云,云里雾里,不知道为什么死者活着却真的有具尸体。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的评分如此低。在耐着性子继续往后读时,我发现作者是个极具思想的人,小说本是虚构,而虚构里的故事还有隐喻,是评判,是讽刺,是呼唤,是觉醒。小说的立意深远且引人深思。我这时才明白,此书是一枚沧海遗珠。它的文学价值与它的评分严重不符。快餐时代的人是否只适合读一些轻松的文章?
九篇短文,三个时代,一类人的人生。
书中的故事都聚焦于小人物,讲述他们平凡却又起伏的人生。但无论命运多么坎坷,生活多么不如意,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思索并向往美好。正如同本书封面写的那样“大雪覆盖不了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在绝境里逢生”。渴望美好是人之本能,但置身社会这个巨大的熔炉里,还有多少人能够独立思索呢?整本书给我一种飘忽的深沉感和轻松的疼痛感。作者总能把握好痛苦与绝望、积极与颓丧的度,发人深省却不至于沦陷。我想,这就是小说存在的意义吧!
正如作者所言:
“一颗高贵的灵魂,总会超越于现实之外,于精神的世界里去寻求一种更高贵的存在。”
“我用自己笨拙的大脑创造一点点东西,印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实体,遥远的某个人,关上门倚在床上,拿起她,用他(她)的灵魂去识读,是我能够对抗这孤独的唯一方式。重要的并不是谁创造了这个东西,重要的是你摸到了她,闻到了她,认出了她,然后认出了自己,原来你也在这里啊,哪怕只有一瞬,我也感到满足。”
没看《刺杀小说家》的电影,评分太低总觉着是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影院。但因这个电影知晓了作者双雪涛。
本也人是朋友安利说这小说脑洞大所以来看看,读完第一篇《蹊跷板》就知道是自己喜欢的文章,有点像王小波又有点村上的影子。其实个人认为本书中最好的一篇也就是《蹊跷板》。
一个质朴青年,一段有性无爱的感情、一个弥留之际的厂长父亲,再加上蹊跷板下的那具连名字都不知是谁的底层员工尸骸一组合就成了个故事,戛然而止也算是恰到好处。
不知是不是看了村上的《1Q84》的缘故,现在对不交代结局的文章也能接受。感觉作者也不是想让读者去关注死的那人是谁,毕竟“死”的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我就记得那军大衣和结尾的酒,给人总感觉很暖和,人总得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其实单这一篇就觉着有太多的隐喻,作者对整个东北的衰落有这深刻的感情,也对下岗潮那段历史与政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介怀吧,这对我们这代人还是不懂。这就跟文革时期一样不是在那个时代我们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单一个厂长叫“庆革”就已经够讽刺了,我看第二遍时笑的不行。只能说自己不是很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只是听家里老人说起过一些,一些人把国有的占成了私有。当然么穷苦人是没那资格的,那些占用的当然得庆祝改革咯。
我觉得好的文章不是把事情讲清楚,而是引导读者一起去思考。讲个皮毛至于内在该怎么理解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就行。当然每个人喜好不同,也有人会抨击这特码写的什么玩意。
不过《刺杀小说家》这篇我读着没太大的感觉,倒也不是说写的不好,就单纯不对自己胃口。
倒是觉得里面的《光明堂》这篇印象深刻,从我和柳丁两人视角描绘了一个发生在光明堂的牧师被杀案件的始末。衔接上没有任何的违和感让人觉得很是佩服。感觉在讲着两个不同的故事、最后弥留审判那一刻让人眼睛一亮。我靠!事情还能如此去交代。
还有就是那艳粉街、光明堂 、影子湖这几个地方生活的人、物、事描绘的都让人印象深刻、鲜明。特别对老赵用口琴吹奏《友谊地久天长》特别有感觉,记忆有这个曲子的印象。特别喜欢这种带着淡淡忧伤的
所有故事里总有一股浓浓的北方的萧条感,但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作者想象力天马行空,文字表层直白通俗,多以对话为主。隐喻很多会催人读多读几遍去理解。
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理想主义者的气息以及对北方萧条感的遗憾。但就跟《飞行家》里二叔说的一样“人出生,就像从前世跳伞,我们这些人准备再跳一次,重新开始。”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各的使命,有些人在这个时代占了便宜,有些人在这些时代吃尽了苦头。有时候跟人的能力有关但也无关,有时候跟人的品德有关但也无关。
因为电影刺杀小说家而知道了双雪涛,没想到文坛又出了一位风格十足的作家。我不觉得双雪涛有那么好,只是觉得剑走偏锋吧,像是东北版的余华,或者你愿意觉得他是王小波、村上春树甚至卡夫卡都可以,我没看出太大区别。当然,双雪涛也不是白给的,不是因为天生就这样,才写成了一个挺唬人的白描风格。从作品中看出,他也迷过博尔赫斯,看过毕肖普,对中外的名作名家并不陌生,研究过双线发展,多重发散,草泥灰线,错位合流,但最终还是有了自己的风格,带着东北碴子味儿的乡土气息和在几代人里经济衰败、命运轮转后的波澜不惊,以及北漂那大胆直率又几乎不受控制的生活。读双雪涛,特别希望找人把小说读出来,而且必须东北腔,那文字间的平淡、幽默、旷达、真诚,一定比赵本山真实精彩。
另一个让我非常赞赏的地方是简洁,那么平铺直叙的文字,让整个故事像是一个冰封的水面,把内在的情感包裹在冰面之下,让读者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这抓到了东北人的实质,既真诚又世故,既热心又冷静,直率耍酷又内心柔软,而这个感觉必须用东北话讲出来才地道,才能把其中的意味完全表达出来。
写小说跟任何其他作品一样,最重要的还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别管别人怎么着,你自己将自己的故事打磨抛光又不留痕迹,让它变成浑然一体、天然去雕饰而又一气呵成的故事,才能有人买账,才能留下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同时毕竟时代在向前,小说里必须加入现代因素,但多了又会破坏作者体验上的整合能力,成为一个贫血的高旭光;少了就太偷懒了,掌握好度可能是关键。所以真的形成一个巅峰,又好像得有天才的成份,才能尽情发挥而恰到好处。
总之一波人成功了,一波人失败了,但终归这两波人都得活着也终究都会死。
功利的时代对失败者的苛刻是露骨的,但我觉着跟作者一样的想法“他们的名字或许没有,但总该写上几句。”有些失败不是本人造成的而是时代所早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