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的场合,我永远学不会社交


01.

《狗十三》里有一个画面,很真实却很贴切。

父亲原本答应李玩要陪她去看天文展,可是因为临时有个饭局要参加,碍于工作和面子的他,不得不去参加。

父亲要李玩给叔叔敬酒,可是父亲不知道她并不喝牛奶,便要她喝酒。

处于不能得到十足父爱的她,为了迎合大人,也不得不选择喝下那半杯酒。

小时候因为觉得外面的饭会更好吃、更丰富。所以也愿意跟着父母去吃一些可能不太适合我的饭局。

不管对面的阿姨叔叔是否是第一次见面,你得装作很亲热的样子,但因为有“小孩”的身份护着我,哪怕端杯姿势不够可爱,说的话有些忸怩甚至不够好听,也没关系。

总认为,社交永远是留给大人的。

不需要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而故意埋头,永远保持一副很“乖”的形象就好。

02.

那时候,以为大人们很容易交上朋友,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总能和对方搭上话。

但害怕自己以后要面临这样的场合,比如在不那么喜欢的人面前装作喜欢,在不想喝的酒面前装作还不错。

在一种觉得自己是孩子的羽翼下,可以毫无保留。

后来在他们面前,也开始承认自己说的话正确有分量,无形中也变成了曾经不理解的大人模样。

我家王女士会觉得我在一些场合“不合群”,不是在朋友或者同龄人之间,而是在大人面前。

比如我无法像其他兄弟姐妹那样对家里的长辈们特别亲昵,我更习惯在一旁看着他们聊天。

过年了,我妈要我主动和他们一起聊天打麻将之类的,我却总是拒绝。

从小能见到所有的长辈们,一般都是过年过节,见上一次倒觉得很新鲜。

可能与他们之间本就没有那么亲热。

03.

所以我一直将自己的好脾气带给大人,他们所为我定义的“乖”,大概也就是他们眼中的少话又文静。

但偶尔朋友在我父母面前说起我的“任性”,爸妈都不太相信。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不理解。

也许是不理解自己的坦白,又或许是不理解自己的笨拙。

在大人的场合,我永远也无法学会社交。哪怕现在长大后的我也不能很好的学会。

会保留自己的一点脾气在脸上,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这句话这种场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大人的场合,我永远学不会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