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二十天

《论语.为政篇》第十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关于这一章的论述,在之前写《传习录》的读书笔记时,因弟子与王阳明的对话中经常有提起这个问题,所以我曾写过,意思相同的东西重复太多没有多大意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前面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论语.为政篇》第十六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可能,打开文章的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一章没有备注解析。

我也是读了之后才发现,这一章没有一个真正标准的解析版本,被解读出来的意思五花八门。

解析一:孔子说“要整理整顿那些异端,(因为)他们对天下的危害太大了!”

解析二:孔子说:“从偏激狭隘的方面攻击别人,是非常有伤害的。”

解析三: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解析四:孔子说:“用功在错误的事情上,这本身就是有害的!”

。。。。。。

看完这些解释,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晕,本身看书是来学道理的,现在却变成了猜谜。

猜就猜吧!有了之前读《道德经》的经验,这种事仿佛在读古籍时是不可避免的。

怎么猜呢?这一刻让我去引经据典仿佛有点太仓促,毕竟翻查典籍真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查完可能天都亮了。

老方法,先查字义。看了这么多的古籍后发现,古人的表达方式虽然与我们不同,又或者这里是断章取义,但是句子的基本意思都还是由字义组成的,大概的方向应该跑不远。

“攻”的字义有如下几种:

1. 打击,与“守”相对 ,2. 指责,驳斥,3. 治病,4. 致力学习或研究

“乎”字根据运用的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同: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如:知乎?

2. 文言叹词,如:不亦乐乎。

3. 文言介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相当"于",如:异乎寻常。

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如:巍巍乎。

5. 古同"呼",呜呼。

“异端”,中文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

1、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2.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

3.各种说法;不同见解。

4.犹异志,离心。

5.指分离。

6.指无关紧要的事物。

7.另一端。

8.意外事端。

9.邪恶的。

“斯”字的字义:

1. 这,这个,这里

2.古同"厮",卑贱。

3.古同"澌",尽。

4.姓。斯姓。

“害”,在中国字的运用中,出了害喜这一用代表好事之外,其它不管怎么解释都是不好的。

也已:语气助词。表肯定或表感叹。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

把这句话逐字的拆开来理解一遍后,我们再来试着拼凑一下,看看能够对应出什么样的意思会合理一些。

首先是“攻”字,很显然,“攻”字的第三种解释就在这里无法衔接,其它三种都尚有可能。而这三种字义都是动词,这样根据“乎”字的用法,在动词后面都是以介词的形式出现,将“攻”的行为转介到后面。

“斯”很明显的后面三种解释都无法与前文承接,唯有“这个”的意思可取,连上“害”字,我们很自然的可以理解为“这种伤害”,“斯害也已”,“也已”作为助词,表达肯定也好表达感叹也好,都可以表达出“这种伤害是很明显的”意思。

这样一梳理,很明显的表示出,前面的话里提到的事情是一件具有伤害性的事。

我们再来看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如果“攻”取“攻击”的意思,根据“异端”的词义,可以取“其他的学说、观点、说法、邪恶的事”,但与后面的意思承接后,“邪恶的事”就不变得不通,只能取前面的,连在一起就成了:攻击其他的学说、观点、说法,这种伤害是很明显的。

这样的说法,似乎也符合一个君子的行为。虽然大家的观点不同,可以商榷,也可以辩论,但是不能互相攻击,的确是对大家都是有伤害的。即使将“攻”解释为“指责”,表达出来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似乎这样已经能够说得通了。

但,如果将“攻”解释为“研究学习”,很明显取“其他的学说、观点、说法”,就不行了,学习别的东西不一定有多少益处,但总归也不至于去到明显的伤害那么严重对吧!

研究学习什么东西,会有伤害呢?在“异端”的解释里看了一下一个人如果研究“无关紧要的”或者是“邪恶的”事,肯定就是对自己或他人有害的了。

这样也可以说得通,“将时间尽力花在研究无关紧要的事或者邪恶的事上面,这种祸害是非常明显的”。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去分析,但我用这最愚笨的方法去理解出来,只有这两种解释显得合理。

一、攻击其他的学说、观点、说法,这种伤害是很明显的。

二、将时间尽力花在研究无关紧要的事或者邪恶的事上面,这种祸害是非常明显的。

至于,孔子真正的想要表达出什么样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是有一个前提的。每个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表一个言论,尤其是有他人可以听见的,必定是在某种情境之下讲出来的。可惜,记录的人遗漏了这个前提,于是让后世学子,不停的猜度。

也好,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总要带点思考。不管是哪一种理解,都能够一种提醒。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提醒是自己去拆解拼凑出来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不要随意攻击别人,也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值得的地方,这些都是有害的。

夫子的“之乎者也”虽然是有点迷,但是解了终还是能悟出些道理。也顺便能精进一下对文字的理解,也算一举两得。明天还是要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