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秦汉帝国】

好,今天的课程已经到了第13天了。到昨天为止,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家应该记得,第二个单元的总标题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我用世界身份这么个坐标,来清理中国文化史。而这一小部分,就是刚刚结束的一小部分的小标题,奠基时代的中国文化。奠基时代大家别忘了。我想大家一定能够想起前两天讲的那么一个美好的图景,也就是世界上各个大文化在跨进门槛享受文明生活很久以后,突然不约而同地感受到,需要进行一次精神文化上的大补课,因此出现了神奇的奠基时代。法兰克福学派把他说成是轴心时代,我把他说成是奠基时代。在这个奠基时代,中国文化没有缺席,不仅没有缺席,而且表现优秀。与其他几个古文明不同的是,中国文化找到的几个补课老师,也就是说,完成精神奠基的几位巨人,几乎都走在路上,都是步行者、竞走者、奔忙者,都是千里脚印,风尘仆仆。大家不妨再想一想,那个走得淡淡的老子,走得苦苦的孔子,走得急急的墨子。后来各地学者也都起步赶路了,赶向山东临淄那个稷下学宫。其实满脸严肃的那些法家学者也走了很多路,只不过他们的脚印常常留有血迹,别人的血迹、自己的血迹。总之整整几百年,中国最聪明的人全都走在路上,中国文化全都出现在路上,这让我想起很久很久之后一位法国思想家所说的一句话。他说,我只要停住脚步,也就停止了思考。这个思想家叫卢梭。他不知道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智者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上个月我到北京领取超级畅销大奖,一位著名作家与我开玩笑说,最近政府进行机构改革,把文化和旅游合早一起了,其实你早在几十年前就合在一起了,创造了一个词汇叫文化苦旅。我立即回答说,这不是几十年前的事,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走在路上。但是一想就明白,走在路上有利于文化创造,却不利于文化留存。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思想被路上的大风吹走了,被潮吞没了。大家想一想,如果函谷关上没有那个守卫,孔子身边没有那几个学生,那么那些现在被中国人和外国人熟知的思想,也就同样被风吹走了,被潮吞没了。即使留下也只是偶然中的偶然,侥幸中的侥幸。而且把这些偶然侥幸加在一起,也可能只是暂时的留存,随时有可能随风飘散。因为手稿会遗失,学生会老死,记录会霉蚀,所谓口口相传,又能传过几个耳朵呢?因此,就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了:文化的留存不能靠文化人自身,而必须依靠行政机构的加持、国家力量的选择。这一点呢,我觉得文化人不要过于自信,我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前面讲到齐国以行政资助的方式创办了稷下学宫,那就有利于诸子百家的留存。但是齐国毕竟是一个不大的地方政权,而文化的体量却很大,机构就无法承担维护、推广、传承的全部的责任。因此,一种大文化要流传天下,还需要依靠更大一点的国家力量,比齐国更大,比其他诸侯邦国也要大。那么,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以后,正巧碰上了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奠基时代所形成的智能大爆发,也培植出了大批高等级的政治学者。有了那么多的政治学者,一个个大帝国也就水到渠成。这一来呢,人类文化也就从奠基时代过渡到了帝国时代。这情景我们从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所罗门帝国、孔雀王朝、罗马帝国中都可以看到。而中国文化,则迎来了秦汉帝国。

一个永恒的底盘

请大家注意,文化遇到帝国并不是必然。世界上有很多文化,并没有遇到相关的帝国,很多帝国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文化。它们相遇,无论是文化还是帝国,两方面都未必是主观意愿,但是如果他们陌路相逢了,那就一定会碰撞出很多事端。接下来,避不开了。我们要看一看秦汉帝国时代的中国文化了,简称也可以说是帝国时代的文化。这部分有一点点学术深度,大家要花一点精神了。一般说在帝国建立之初,文化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一代代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还在为军事进攻和政治整合忙碌,无心文化。反而为了统一思想和控制文化,手段往往非常鲁莽,这对文化来说不是很有利。中国文化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帝国是秦朝,那情况就更是这样了,秦始皇听从李斯的主张(李斯这个人很重要),焚烧诗、书和百家语,只有医药的书、占卜的书和种树的书,可以幸免。这就严重地破坏了文化的传承。与之相应的,秦始皇还下令杀害了一些儒生,他在历史上的坏名声就这么开始的。请记住中外历史人物的功过往往很难认定,但是只要动手破坏文化了,就永远不可能被原谅。记得我们小时候刚读历史的时候,历史就教会了我们一个历史成语,叫焚书坑儒。因此凡是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大坏事。现在有一些历史学家试图为这件事做些解释,让人们原谅,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人世间有终极性的罪恶底线,再多的学问也不应该用来遮盖这条底线。在确定焚书坑儒是破坏我文化的坏事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到比较平正的立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

秦始皇也为文化做了不少正面贡献,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承认,正面大大超过负面。秦始皇对文化的正面贡献,最重要的是统一了文字。正是这个举措使得全人类人数最多的族群,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管流浪到什么地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都不会在文化上溃散。这一项功绩怎么样评价都不为过。即使不遇到灾难,中国的国土那么大,方言那么多,如果不少统一文字,不知道会崩解到多少地方政权,分裂成多少文化碎块。我们环视世界各地,这种可能性极大,就是分解成对方政权和分裂成文化碎块的那种可能性极大。如果这种可能出现,那就谈不上什么同文同宗的文化规模了,当然也不会像我们这样,能够依靠同一种文字语言,各地都能收听课程。除了统一文字之外,秦始皇还做了不少文化大事。比如把原来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郡”是君子的君,旁边放一个耳朵,也就是从行政格局上改变了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又比如他建造了万里长城,这既有军事意义、工程意义,又有心理意义,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这一条既漫长又悠久的墙,因此也成了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象征。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秦王朝对中国文化的最终贡献,是给中国文化颁发了正式的身份证。在秦王朝之前的文化,我们也称为中国文化,但是正如梁启超先生后来说的一样,这个秦朝,这个统一的王朝,使中国终于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那么随着而来,中国文化也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大家记住了,秦朝让中国终于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那么随着而来,中国文化也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我把上面所说的这一切加在一起,也可以说秦王朝为中国文化打下了一个永恒的底盘。要做打下底盘这么一件大事,文化本身无能为力,只能靠国家的力量。短促的秦王朝恰恰是有效的发挥了这种力量,打下来这个底盘。为此我们要一次次以文化的名义向秦王朝致敬。我在世界各地考察古文化遗址的时候,每次只要看到苍苔斑驳、无人能够读懂的文字碑刻,看到族群如马、阻隔如山的分裂状态,总会一次次地想念秦始皇。尽管想念是怪想念的,心底还是没有放弃对他焚书坑儒的谴责。


永恒的框架


一个永恒的框架秦王朝为中国文化打下了一个永恒的底盘,那么接下来,汉王朝做了什么呢?汉王朝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框架,提供了一副永恒的目光。一个底盘,一个框架,一副目光,都是永恒的。这个内容比较深一点,但是我必须要把它赶紧地理出来。


先说框架。汉王朝的文化框架首先是黄老思想与道家有关。刚刚结束的秦朝实在是太残酷、太热烈、太劳累了,上上下下都感到疲惫。汉王朝早期的统治者,希望让民间休养生息,所以决定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但是,秦汉之争的记忆还留在整个统治集团的脑海里面,汉王朝的统治者要让整个统治集团都来接受这个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方针,就有点难度,至少上下都不习惯,那就要借助我文化的力量了。请看,统治者遇到大麻烦的时候,他总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于是老子的哲学再加上传说中黄帝的思想,就成了精神指引。结果很快就看到,在汉朝前期,汉武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之而来,老子的哲学也就取得了很高的声誉。这是文化和政治亲密结缘的开始。大家看到了。政治需要文化来帮助,结果也帮助了文化。文景之治的成功其实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成功。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民众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统治者要顺其自然、少折腾。那么概括起来也可以说,这种无为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少折腾思想,对于人类社会具有终极意义。但是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显然也有致命的局限。因为普通民众只凭自己的感觉就很难发现整体危机、重大危机,更没有能力来对付危机、解除危机。汉王朝当时遇到的危机,就是北方的匈奴的入侵和抢掠。要减少他们的入侵,只能把皇家的女儿嫁给他们的首领,称之为和亲。但有的时候嫁过去不久,入侵又来了,没完没了。这件事把汉王朝的存亡危机和重大耻辱加在一起了,而且又在一年年加深。如果不解决,从宏观看,整个汉民族都有可能沦为奴隶,那么中国文化也会随之支离破碎。面对这样的危机和屈辱,要靠老子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就不行了。于是,一个年轻的帝王站了出来,他受不了这般屈辱,决定不能无为,而是必须大有作为。

他就是汉武帝。大有作为说起来可以很堂皇,但做起来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在战场上,马背上的匈奴实在太强悍了。要对付,就必须组建骑兵,必须物色将军,必须寻找战马,必须改进武器,而且必须在实战当中总结失败的教训。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然需要集中全力、树立威望。这一点在已经尝到了无为而治甜头的全国上下,已经有点不太适应了。因此,汉武帝必须选择另一种精神支柱,他选择了什么呢?他选择了儒家,选择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罢黜的“黜”,就是黑颜色“黑”字边加上一个进进出出的“出”,“独尊儒术”就是尊崇儒家的学术。这是董仲舒提出的,汉武帝隆重地选择了这种主张。其实董仲舒的儒学,与孔子、孟子的儒学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从天人合一发展到天人感应,把儒家的统治理念联系到了天意,其中其实已经包括了法家和道家的某些理念成分,因此他说“罢黜百家”其实不是真的,他自己就已经包容了很多成分了。寻找文化哲学的时代说到这里,我必须做一个重大的学术提醒了。大家发现没有,气盖百世、赫赫武功的秦汉王朝,说到底都是文化王朝。秦王朝选择了法家哲学,汉王朝选择了道家哲学,后来又改选了儒家哲学,他们其实都是文化哲学的施政实践,因此也可以说是哲学王朝。那么些著名的帝王,那么些有名的战争,那么些出名的转折,说来说去,无非都是在实践法家的刚烈雄伟、道家的清净生息和儒家的奋发有为。谁也没有跳出文化的手掌心,谁也没有逃离学派的大构想。我不能不说,这一点与巴比伦帝国、所罗门帝国、孔雀王朝、罗马帝国相比,他们都没有做到,只有中国做到了。这些帝国和王朝都不缺少哲学家和文化人,但从来没有被一种完整的文化哲学所左右。汉王朝选择了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哲学,精神格局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又保持着继续拓宽和弥补的意向。于是也是在汉代,佛教传入。这一来中国文化宏大的雏形,已经变成了三足鼎立,相当完整了。佛教的事情,我后面的课程当中还会多次讲到,这里点到为止,只说明汉代的中国,在文化构建上已经基本齐备。这种文化的健全,加上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一个“汉”字变得大气磅礴。因此,曾经被秦王朝包罗的中原百姓,也就由“秦人”改称为“汉人”。自古以来的华夏民族也就改称为汉族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历史学家,常常掉到一个又一个曲折紧张的政治故事和军事故事里边,拔不出来,而忘记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文化支撑。我暂时舍弃了哪一些残酷和艳丽的情节,只从文化选择上来说秦汉,我相信当代年轻人反而能够听得更明白。中国居然拥有一个让统治者寻找文化哲学的时代,这才是惊人的大情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秋雨·秦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