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天降神兵:九千人的雪夜突袭

作者:姜鹏

       唐代宗去世之后,藩镇割据的烂摊子不可避免地被扔给了他的继任者。在唐代宗之后的众多唐朝皇帝之中,试图对藩镇进行打压,并且值得一提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唐代宗的嫡长子,李适(kuo),史称为唐德宗

       唐德宗继位于公元779年五月,这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因为在这一年的二月,河朔三镇中最有实力的节度使田承嗣死了,临死之前,田承嗣按照河朔故事,将自己节度使的位置传给了侄子田悦。等到德宗继位的第二年,也就是780年,河朔三镇当中的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也去世了。李宝臣去世之前,明确表示,也希望按照河朔故事,把节度使的位置传递给自己的儿子李惟岳。

       那么按照规定,李惟岳上表唐德宗,说自己将接替父亲的位置,成为新一任的成德节度使,这种上表,与其说是一种请求,还不如说是一种通知,走个形式,皇帝批准一下就可以了。结果,刚刚继位的唐德宗居然拒绝了李惟岳的请求。德宗的这个反应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这个行为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中央朝廷要重新确立和藩镇之间的关系。从唐德宗的角度讲,我父亲代宗一朝的规则已经是过去时了,河朔故事在我这说不通,现在我说了算,藩镇节度使的位置不可以在家族之中传承,一切人选由我皇帝任免。从河朔三镇节度使的角度来说,唐德宗一个新上任的皇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吗,我们必须得听你的吗。所以李惟岳直接无视唐德宗的拒绝,自己任职为新的成德节度使,与此同时,河朔三镇的另外两镇,也开始向中央政府叫板,声援李惟岳。

       唐德宗一上台就和势力最雄厚的藩镇撕破脸,唐德宗自然有他的道理,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就一直没有办法对藩镇进行有效的管控,唐代宗堂堂天子居然要通过嫁公主的方式去讨好节度使田承嗣,天子威严在哪里。所以唐德宗继位以后,他非常想要打破现在这种藩镇林立的局面,而且作为一个新皇帝,如果不在继位之初立威,那一定会被各个节度使轻视,等到以后再想解决藩镇问题,可就难上加难了。但是另一方面,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可是和节度使们周旋了一辈子,最后都选择了放弃,他一个新皇帝,有能力彻底解决好藩镇问题吗。

     唐德宗有一定的能力,但犯了致命的失误。中央政府和河朔三镇撕破脸面之后,唐德宗联合其他节度使,展开了对河朔三镇的围剿,一开始,战事顺利,河朔三镇内部开始瓦解,中央政府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但就在这个时候,由于战争利益分配不均匀,那些有战功的、从河朔三镇归降的,都认为唐德宗没有给够自己好处,于是联合再叛,携起手来对抗唐德宗,这下形势急转,原先镇压河朔三镇的军队都调转枪头,反攻进长安,就连唐德宗本人都溃逃到汉中,这场史称为泾原兵变的反叛整整耗费了四年时间才被平定。

       在此之后,一部分藩镇表示愿意重新归顺中央,但是无论是唐德宗还是各个节度使,都知道这种归顺只是表面性的,所以唐德宗本人也改变了策略,不再采取激进的策略,而是希望能够保有暂时的安宁。

       接下来,我们讲唐德宗的孙子,李纯,唐宪宗。李纯继位的时候,也非常想要削弱藩镇的力量,而且他有底气,有家底,他的家底是什么,是他的祖父唐德宗给他留下的两笔财产。我们说,泾原兵变之后,唐德宗采取了一种温和的态度去面对各个藩镇节度使,但是在背地里,唐德宗也开始为后人考虑,自己这一代虽然没有管控藩镇的可能,但至少我可以为子孙积累一些力量。唐德宗为孙子李纯留下的第一笔财产,就是钱。唐德宗时期改革了税收制度,施行了两税法,两税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资产多的多缴税,资产少的少缴税,这样一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增多了,而且这个政策一直从唐德宗时代开始施行,到唐宪宗这,已经施行了三代,所以当时的国库已经比较充裕了。第二笔财产就是军队。唐德宗在位后期虽然没有对各个藩镇发动什么实质性的战争,但是他暗地里加强了禁军的力量。

       所以在唐宪宗继位初期,中央政府实力是有所提升的,而藩镇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地方藩镇要想做大做强,手底下必须得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帅,但是这些将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可以帮助节度使攻城略地,但另一方面,在征伐的过程中,这些中低级的将帅也萌生了自立或取代的想法,所以当时,兵骄将悍,节度使被将帅所杀,将帅被底层士兵所杀,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很多藩镇就在这样的内斗中逐渐逐渐衰落下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宪宗上台以后,就开始了一系列削藩行动。既然是削藩,那军事行动必然是少不了的,而唐宪宗比他爷爷唐德宗更优秀的一点是,这个人不好高骛远,自始至终都是稳扎稳打,他一开始针对的只是中央周边的一些小藩镇,然后是江南地区的财赋重地,非常有条理性。

        我们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叫《李愬雪夜入蔡州》,这件事就是唐宪宗通过军事行动削藩的重要案例。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唐朝中央政府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当时淮西战场分为两条战线,北线是主要战场,唐朝军队和吴元济的主力部队大多都集结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西线战场,当时李愬带领一支偏军驻扎在这儿。按照一般的经验,李愬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毕竟他麾下的人马少,他能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但是李愬有两个特点,第一,他是名将之后,他这个家族往上数五代,都做过唐朝官员,而他的父亲李晟更是中唐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将领。第二,李愬当时四十四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所以这两点加在一起。李愬就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干等着,得主动出击。

       这一年十月初十,狂风四起,雪如鹅毛。邻近夜晚,李愬突然集结全军九千人,下令向东急行军。由于这是一场奇袭,所以你保密工作必须得做好,以至于当时绝大多数士兵都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这大冷天的要干嘛去,都不知道。一旦有人询问李愬,李愬说,跟我往东走就是了。

       九千唐军冒着大雪急行六十里,一直走到了淮西的一个据点,叫张柴村,到了这,李愬终于公布了这次任务的目标,入蔡州取吴元济,蔡州就是淮西最核心的地带,吴元济就是淮西的最高领袖,等于说这是一次斩首行动啊。李愬手底下这些将士听完之后无不大惊失色,觉得这能行吗,能成功吗,当时的情况也的确是严峻,史书上说,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人人自以为必死,什么意思,第一,环境恶劣,大家想想,在雪夜之中奔走几十里地,风雪把旗都给冻住了,这多冷啊,第二,士气低下。由于这次作战太突然了,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李愬手底下的这些兵,都觉得自己必死无疑。这个时候,将领的领导能力和威慑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都这种情况了,李愬的兵怎么不逃啊,史书上说,然畏愬,莫敢违。可见李愬平日里一定是带兵有方,大家都很敬畏他,所以到了危急关头,也都跟着他往前线走。

      在张柴村稍作整顿之后,九千人又奔袭了七十里地,终于到了蔡州城下。最精彩的部分来了。到了之后,李愬让人跑到池塘边上去赶鸭子,赶的这些野鸭野鹅乱飞乱叫,这是在干嘛,这是在用鸡鸭的叫声掩盖唐军行军的声音。四更时分,李愬的先头部队爬上城墙,暗杀了守城的将士,打开城门,并且喝令更夫继续打更,不要停,就和往日一样。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李愬的九千部队摸进蔡州,并且包围了吴元济的府邸。

      吴元济醒了以后,就有人跟他说,不好了,唐军来了,吴元济听了觉得很好笑,说你看错了吧,唐军不都在北方前线么,怎么可能在这呢,过一会,又有人跟他说,完了,咱们蔡州被攻破了,我们被包围了。吴元济还是不信。等到吴元济起床收拾好,走出门,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军令,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他往外一看,吓傻了,李愬带着九千唐军正准备发动最后的进攻。

      当天,吴元济被李愬生擒,随后被带回长安斩首,讨伐淮西,成功。平定淮西可以说是唐宪宗削藩过程中非常漂亮的一次战役,但是唐宪宗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他能打赢,更在于他懂得怎么去收揽人心。他可以说是一手棍棒,一手蜜糖。在攻伐藩镇的同时,还会用金钱收买藩镇的士兵和老百姓。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得到奖赏以后,往往是欢声如雷。

       在唐宪宗的不懈努力下,各地藩镇至少在名义上表示愿意归顺唐朝中央政府,长达六十多年的藩镇割据也迎来了短暂的结束,唐宪宗一朝的回光返照,也被称为是元和中兴。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平定淮西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820年,唐宪宗暴毙。唐宪宗一死,各地藩镇节度使的心思又重新活络起来,好不容易回归中央政府统治的藩镇再次走向割据。在此之后,藩镇割据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被解决,并且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我们花了两讲的篇幅,介绍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第一个弊病,藩镇割据。但是与此同时,唐朝这个庞大的帝国体上,还长着另外一种恶疮,那就是宦官专权。关于宦官专权的情况,我们下一讲再来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