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他的那个人走了,真假美猴王背后,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愿今生常相随”

         

人活世上,每个人,都有未完成的使命。

有的人为设计而生。

有的人为写作而生。

有的人为演戏而生。

世间的事物,都具备同等的价值。


不同的是,人们赋予于它们,不同的意义。


它们原本普通、原本不起眼,是人们赠与它们以灵魂,让它们有生命。


是他们不断琢磨于它们。让它们成为永世不绝的经典。

让后来者不断模仿,不断学习。永远铭记。

尽管如此,经典永远是经典。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天来说说美猴王背后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这部经典剧,在我们每年暑假都会播出。

我们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无比喜爱它。它,贯穿了我们整个童年。

迄今为止,我最爱的,依旧是孙悟空----美猴王。

是六小龄童大师,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角色。

六小龄童,演活了孙悟空。这是必然,却也是偶然。 不是命,也是命。

六小龄童出生于中国上海。本名章金莱。出身于“猴戏世家”。

曾祖父、祖父及父亲都是猴戏出身。表演猴王,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

六小龄童这个名字,是父亲---六龄童,依据家族习惯给他取的。

六小龄童从小身体瘦弱,也是家族中年龄最小。

他不适合生存在表演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原本父亲已经为他的人生安排、规划好了一切。

像普通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工作。毕业后结婚生子。

过着和普通人一样平凡宁静的日子。

因此,猴戏的继承人本不是他。


可是,由于哥哥们纷纷离世。大哥因为训练程度过甚,二哥因为身患白血病,双双离世。

在二哥卧床那年,六小龄童总是缠着二哥给他讲故事。

他常常拿着一本漫画本,在二哥的病床前,认真听着二哥诉说孙悟空的故事。

而漫画本的主角,孙悟空的扮演者就是眼前的二哥。

六小龄童知道,二哥很爱他,宠他。

长大后的他明白,二哥熬到他生日过后一天再离开。是不想他在原本开心的日子,因为他,染上任何愁苦的神色。

是的,生日后的那一天,二哥走了,那时的六小龄童还不明白哥哥去了哪里。

哥哥的离世,让六小龄童下定决定演孙悟空。

有天,二哥问他:“你知道死是什么吗?”

“不知道”

“死,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那我怎么样才能见到你”


“当你演成美猴王的时候,就可以见到我了”。

六小龄童带着二哥的遗愿,踏上了寻找美猴王的道路。

这一路,有无数艰辛等着他。当我看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哭,不是可怜六小龄童。而是心疼他,进而敬佩他的勇气。

我不知道他是否快乐,但我知道,他肩上的责任重了。他有了使命。

一个演活美猴王的使命。

于是,他开始每天拼命刻苦练习。可是对于从小身体瘦弱的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个倒立,父亲要他坚持半小时,他却只坚持了十分钟就停下来了。已经满头大汗。

而这并没有让六小龄童放弃,他心中有着强大的信念,一定要把猴戏演好。因为这不仅是二哥的遗愿,也是整个家族对他的信任。

起初,家人并不答应他演猴戏。但父亲却为没有继承人,担忧且矛盾着。而母亲,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再次受伤。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她再也不想看见自己的儿子,有什么生命隐患。

六小龄童的态度坚决,为他赢得了选择权。决心已下,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心中的信念。

所以后来,六小龄童坚持了下来。因为从小瘦弱,父亲在训练他的时候,多多少少放松了训练时间。时间和精力少了,功力自然没那么强。

况且,父母二人对六小龄童的疼爱有加。正因为如此,差点让他与《西游记》失之交臂。

日本翻拍的《西游记》恶搞趣味太多,才播出三集,就被迫禁止播出了。

国人要拍出属于自己的《西游记》。在筹备的过程中,杨洁导演找到六龄童,要他推荐一位最适合演孙悟空的人。

六龄童,肥水不流外人田,毫不犹豫就把自己的儿子推荐给了杨洁导演。

刚到北京试镜《西游记》时,六龄童就陪着六小龄童一同去了。还带着四个暖水壶,打好热水,说是给儿子洗澡用的。

杨导听后,惊诧不已。如此照顾周到,六小龄童能胜任孙悟空的角色吗?毕竟,孙悟空可是金刚身,打不倒、烧不坏的啊。杨洁导演犹豫了。

后来试镜时,六小龄童表现不错,除了精气神差了点之外,其他都很优秀。试镜通过了。

此时的六小龄童又惊又喜,这是他的机会。他必须义无反顾,全力以赴。

只有试播成功,戏才可以接着演下去。如果效果不好,可能会产生争议。而六小龄童第一次演的孙悟空,叉着腰,像极了野外打猎的“猎夫”。这个形象也引来了很多争议。

尽管家人不断地鼓励他,可他心如明镜似的,他这次演的孙悟空,失败了。                   

杨导时常说他缺少“猴气”。可是“猴气”到底是什么呢?六小龄童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于是,他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他在一本写下,应遵从父亲和二哥的教导,独树一帜,博采众长。

为了博采众长,他请教了很多前辈,像很多人学习。不见效之下。父亲给了他1000张照片。

那是父亲六龄童在表演孙悟空时的表情动作,包括孙悟空的喜怒哀乐。他每天都不停地盯着这些照片看,直到他分不清照片里的人是父亲还是美猴王。

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演好美猴王,就必须忘记自己是谁,注入孙悟空的灵魂。只有真正了解他,他才能完美塑造好美猴王这一角色。

最好的模仿对象,当然是真正的猴子。于是剧组帮他找来了一只猴子。他模仿小猴子的每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学它娱乐的样子,学它吃东西的样子。完全做到精细化模仿。

可是光有表情和动作还不够。最好体现孙悟空特性的是它的眼睛。我们常说,从一个人的眼睛里可以读出很多东西。眼睛会说话。我们“确认过眼神,你是美猴王。”

眼睛是魂,是灵动的魂。

六小龄童在采访的时候,说出了三种练习眼睛的方法。第一种,透过网,头不动,盯着乒乓球眼睛不断转动。

第二种,在很黑的环境下,盯着一个燃着的那种香点,两眼不动的盯着它看。

第三种就是早上起来看日出,不眨眼。他说他能看强光二十分钟不眨眼。看到这里,心里对六小龄童大师,更加敬佩了。心想,恐怕这只有神仙才可以做到吧。

东野圭吾可是说过,“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射,一是太阳,二是人心。”而六小龄童还坚持了长达二十分钟。这不是神仙,是什么呢?

也因为这样,每天坚持,刻意训练。让六小龄童真正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这双“火眼金睛”,正是孙悟空----美猴王的灵魂。六小龄童做到了。

要知道,当时的六小龄童,可是有着四百度的近视眼和二百度的散光。一拖下眼镜,就啥也看不见了。

然而,这还不够。除了孙悟空的灵魂,还有内心,需要他去琢磨。

六小龄童生性内向安静,而孙悟空则顽皮好玩,敢爱敢恨。对妖怪的恨之入骨,对师傅的感恩。

这当然难不倒六小龄童。戏里,孙悟空常常戏耍猪八戒。戏外,六小龄童常常逗趣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

有一天,他约了马德华去爬山,可是到目的地,却不见六小龄童。马德华以为他先上去了,爬到上面才知道又被六小龄童戏耍了。

殊不知,这时的六小龄童,是躲起来了。

后来,他就时常站在大石头上面,俯视着石头下,体会着美猴王的威严。

六小龄童把美猴王表演得,近乎完美。他精益求精,为我们塑造了鲜活的孙悟空。

《西游记》拍了六年,六小龄童琢磨了六年。到最后,走火入魔。连他也分辨不清,到底哪个是美猴王,哪个是他自己。他完成了二哥的遗愿,也真正爱上了美猴王。

这部戏原本要拍三十集,后来因为没钱,只拍了二十五集。最后被迫停工。

他和他妻子都说,他是天生就适合演美猴王。

后来六小龄童为了圆他的“美猴王梦”,和剧组里的所有人一起筹集经费。过了很久才补拍,六小龄童心中的美猴王,依然活着。

2008年汶川地震,有三个女孩被重建筑压着,超过了七十二小时。后来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她们说,当时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之下数百年,依旧生龙活虎。她们,也一定能活下来。她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坚强勇敢的美猴王。

2012年,六小龄童在上海,建造了六小龄童艺术馆。这里珍藏了关于美猴王的一切东西。无论是普通的还是珍贵的。小到一个小木偶,大到一件衣服一幅画。

近几年,六小龄童参加了许多节目。宣扬流传“美猴王的独特竞技”,他的有趣,他的神奇之处。

有一个热衷美猴王的爱好者,更是学习研究了三十九年美猴王身上的特征。让现代的人,难以分辨真假美猴王。

美猴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偶像。六小龄童是我们心中的男神。他塑造了一个传奇,成就了一个经典。

若这“猴魂”能被世人研究探索,这经典能被世人永远铭记。

那便不枉所有人对此付出,也是对美猴王及六小龄童,最好的赞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爱他的那个人走了,真假美猴王背后,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