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概略--初唐(1)

说明:这个系列写与自己,便于对喜欢的朝代及诗歌,及发生背景有个更清晰的了解。所列诗人均以出生年月为先后顺序。

图片发自App

虞世南

生于558年,卒于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古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虞世南一生跨越南北朝至隋唐三个朝代,兼具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多种身份。查阅的史料中,多未把他列为初唐主要诗人。皆因自己对他的代表作«蝉»一诗印象颇深,家里挂着的一幅国画上面,题图诗便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仅此一首,列入初唐代表诗人的方阵中,可为实至名归。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疏朗挺拔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立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因此传播广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是一首咏物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暗合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通过咏物的艺术手法,昭示作者的品格与志向。

虞世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父虞荔,曾为陈朝太子的中庶子,(即太子的侍从官),哥哥虞世基,为隋朝内史侍郎。

图片发自App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图片发自App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曾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jian剪)”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看的意思)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

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功力。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等。虞死后,唐太宗感叹到: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代诗人概略--初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