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争|第七章|喜闻乐见

喜闻乐见|第七章



 回到住处,睡到傍晚,熬不住清冷寂寞。琢磨着看个电影,打开淘票票搜索附近的院线档期,扫了一遍片单,放弃了这个念头。

看电影,你得先知道自己想要看啥。这事儿没什么各自喜好,而是看各自所需。

电影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它可以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可以是个人的情感寄托。它可以是私人的审美需要,也可以是大众的消费娱乐。它可以阳春白雪自居第八艺术,也可以下里巴人作市井玩物。它可以先锋前卫冷峻莫名,也可以老少皆宜博人一乐。它可以有故事有情节有套路,也可以没色彩没声音甚至没画面。它什么都可以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电影和一切人类固有的表达方式一样,被不同的需要和诉求缔造成不同的样态,被不同的人接受或排斥。

它既严肃又轻浮,既紧张又舒缓,即耐人寻味又无聊透顶,即沉重深邃又无病呻吟。

但如果说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文学,用语言说的话并不一定是人话,那用镜头拍下来的东西,也许也不一定都是电影。这一切取决于观者的诉求,而不是创作者的定义。

越没标准的事,其生长越繁茂,其样态越多样。自然,其争论也越喋喋不休。关于这些,我不愿再谈。

作为创作者或从业人员,这个问题避无可避,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方有可能在无尽的抉择中去取舍判断。但作为观众,这一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看个人需要便可。

人总是听到自己想听的,看到自己所认为的,相信自己本就相信的。

需要希望,就去看希望,被希望所感动。需要坚韧和奇迹,就去看坚韧与奇迹,被坚韧与奇迹所震撼。我们都去索取自己需要的,没什么心情和精力去理解与自己无关的。读书,看电影,与人交谈,大多都是在重复和确证自我。

没的办法,人再怎么忘我,也难免回复到自我里。“筒子们”都得靠这个活下去,不然也“莫得”意思。

除去那些凭借着深厚的内力将人间苦涩酿成美酒的作品,投机取巧的套路总是大体一致。

一者公子流亡【最好是天外飞仙,皇亲国戚,再不济也是世家大族】,二者草民英雄【贱民赋能,逐步登天】。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模式。

怎么说?第一,都有身份的反转。第二,形式上都是从低到高。第三,都能让观众代入自己去想象意淫痛快一把。

武侠玄幻的流行,离不开这两点,超级英雄系列也离不开这两点。其余的类型故事,但凡要被群众接受,要取悦广大人民,都离不开这两点。

  你要是反着来,公子达官显贵平步青云顺风顺水儿,哪里有什么故事性?纯招人嫉恨。草民一生做不成英雄,忙碌苟活猝死,也全无热烈希望。再极端点,让英雄降格为草民且逐渐沦为庸民,流亡公子一生流亡没有重登宝座,人看不下去。归根结底,都是没能满足观众的自我意淫,你不让人家爽,怎么能开心买单?

  但不能说这种取悦和快感低端,希望生活的境况发生改变,人生有某种转换,这本就是人要起床的理由,不然一觉不醒多好。起床,醒来,是痛苦的,但还是要起,为啥?期待有变化,活下去,就有一份期待,有一份期待,就能活得下去。

我做过一份酒吧的服务工作,在不算长的工作经历中有如下总结与诸位分享。

喝葡萄酒,虽然红酒紧致,韵味悠长,可起泡香槟,一些爽口清甜的白葡萄酒总是惹人喜爱。不是我们欣赏不了红酒的年代感,而是我们对苦涩的需要并非那般强烈,而清香愉悦是我们抵抗生活的必须。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廉价的甜腻。譬如影视剧作,有些泡沫剧全无感动,只有让人反胃的恶心和幼稚。不,幼稚是一个美好词汇,用低能脑残形容更恰当些。

譬如《玛格丽特的午后》,《小偷家族》是将苦涩酿成美酒,而那些有着莫名其妙名字的乱七八糟的故事,是香精和糖精勾兑混合后油唧唧的混合液体,闻着刺鼻,看着闹心。

我请求诸位别让这些东西伤害你的嗅觉和视觉,这也算是一种强奸。具有识别和鉴赏的能力,算是一把自己给自己上的贞操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抗争|第七章|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