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尼姑扶醉汉进庵被关押,她作一副对联,县令赶紧放人

01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女子貌若天仙,名唤珠儿。她从小便被父母视为珍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可惜,在她十八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她从此和父亲相依为命。

由于这位姑娘长得十分娇艳,气质清丽脱俗,很多男子都对她十分倾慕,纷纷托媒人上门求亲。

可巧的是,这位绝代佳人从小跟随母亲读诵佛家经典,慧根深厚,她早已看破红尘,发誓此生绝不嫁人,在家伺候父亲。特别是母亲的去世,更让她了悟人世无常。她早已决定不动凡心。

不管媒婆怎么劝说,她都一一回绝。可是,在仰慕她的人当中,有一个人是当地的县令。这位县老爷都已经四十岁了,十分好色,家里都有好几位夫人了。他对珠儿早就垂诞欲滴。

珠儿的父亲早些年也曾为官,县令不敢乱来。后来,珠儿的父亲因犯了事被贬,县老爷也就无所忌惮了。他三番五次登门,威逼利诱,不得到珠儿誓不罢休。

没办法,珠儿只得和父亲商议,决定去附近的尼姑庵出家。父亲心里非常不舍,但是县老爷仗势欺人,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没多久,珠儿便成了水月庵最美的尼姑。

谁知,那县令竟然还不罢休,继续上尼姑庵纠缠珠儿,幸得住持从中周旋,县令最后只能作罢。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傍晚,珠儿发现庵外躺着一位醉醺醺的汉子。她赶紧将醉汉扶进尼姑庵里,还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

这可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议论纷纷,县老爷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本来,县老爷心里对这位佳人还念念不忘,只可惜她已出家,县老爷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县老爷心中大喜,小羊羔送上门啦!他赶紧让衙役把珠儿带到府衙,同行的还有尼姑庵的主持。

尼姑到了公堂,县老爷盯着她看了好久,然后,把惊堂木一拍说:“大胆尼姑,无耻尼姑,竟敢胆大妄为,把醉汉藏入房中,做出此等伤风败俗之事,真是罪该万死!”

珠儿镇定自若,从容地吟道: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县太爷是个大粗人,被珠儿的对子绕晕了,正要发火,他旁边的随从在县老爷耳朵边低声说了几句,县老爷赶紧说道:“快,快放她回去。退堂!”县老爷也是白欢喜一场,从此,他也不随便打珠儿的主意了。

这醉汉到底是珠儿的什么人呢?大家猜出来了吗?

02

古时,有个教书先生带着自己的学生张生到外面玩。他们经过一座木桥,突然,身边有人骑马经过,马蹄子踩得木桥咚咚直响,先生一时来了兴致,说了句:

马踩木桥蹄打鼓

叫张生对下联。张生想了半天,最后也没想出来。先生摇摇头,说:“你回去想吧,明天必须对出来!”

张生回到家,仍然在想那个对子,连饭都没心思吃。张生的夫人一问,便说:“吃饭吧,下联有了。

鸡啄铜盆嘴敲锣。

张生开心极了,第二天,他便一字不差地把下联对上了:

鸡啄铜盆嘴敲锣

先生听了,说:“你回家的时候,鸡都宿窝了,哪来的鸡啄铜盆?说实话,谁给你对的?”

张生是个老实人,先生这么一问,张生就一五一十地说了。

这位先生一向喜欢会吟诗作对的女子,对张生的夫人也产生了几分兴趣,便想再试试她的才学,又出了个上联:

六尺丝绦,三尺围腰,三尺垂着。

张生回家告诉夫人,夫人立即对出了下联:

四副红领,半边遮体,半边闲着。

张生又一字不差地告诉先生。没想到,先生听完,竟然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女子动了心思,又出了一个上联:

树枝高,叫樵夫,如何下手。

张生夫人一听,对先生的那点小心思心知吐明,她毫不客气地回了下联:

门庭小,劝先生,别费心机。

谁知,先生竟然更来劲了,竟然想亲自登门拜访。他刚走到门口,就说到:

竹本无心,外边多生枝叶。

话音刚落,屋子里就传出一句:

藕虽有空,不沾半点污泥。

先生一听,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03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名唤李生,他虽家徒四壁,却饱读诗书,家里还有一位高堂老母。李生是个孝子,为了赡养老母亲,他决定去找个教书先生的活儿干。

一天,李生经过一条小河,看见一位妙龄女子正在洗菜,于是上前问道:“小姐,你们家请先生吗?”女子心想:“父亲不正在差人找教书先生吗?只是不知此人深浅。”

女子思索了一下,也不答李生的话,只说道:

洗青菜,去黄叶,不要先生。

李生一听,一时愣住了。这分明是一句随口吟出的上联,却又一语双关(句中“先生”既指早生的老菜叶,同时又指教书先生),不容易对啊。

李生摇摇头,正准备离开,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人在买西瓜。李生忽然说道:

破西瓜,吃红瓤,应留老子。

这下联也是妙语双关,“老子”即指老的瓜子,适宜留作种子;同时又是自称。这位“先生”“考试”合格,被聘为教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俏尼姑扶醉汉进庵被关押,她作一副对联,县令赶紧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