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变易’之道

题目看上去非常的难理解,但是通过小小的分析依然能够很容易的探究其中的奥秘(不过也算是笔者个人对《周易》其中一小块内容的自我看法)。

原句引用:《周易》就是告诉你如何适应变易的道理(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当下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当中生存所必须的能力——适应变易)。

自解:

1、原句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提到变易所存在的地方,而是直接希望人们去适应变易。

①、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哪里有变易,哪里没有变易?

答:社会有变易,家庭没有(少)变易(PS:家庭的变易越少,社会的变易也就越少)

②、变易存在于社会上。

2、社会上的变易分为自然变易与人文变易:

①、自然变易指风霜雨雪、四季更替等,这些变易一般在人们所能接受的情况下变易。

②、人文变易指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隔阂或是困难;人与事之间的协调功能。

3、社会上的两种变易,看似人文变易会是变易中的重中之重,但,别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易)的古语,换言之,人们在社会上与他人交往,所要变易的方向是适应别人的心性(人性)而不是本性——每个人的本性相似,且变化程度很少。

与人交往过程中,在某件特定的事情里,人们各自的心性(人性)会根据事物发展的方向、程度以及对自身的影响而变化,当两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人性左右着人们的看法),“适应”变易才刚刚出现。

(如若人们都以自身的本性来交往,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很纯粹与美好的)

4、有些变易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愿去适应的,也就会出现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自己变得格格不入的情况。这时,要考虑的是进入这样特定社会群体之前的选择,人们应该在充分了解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社会之后再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是否该进入某个人的生活、某个团体的指向、某个社会的发展等等(社会或是团体甚至是国家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上文提到人们要在社会上适应变易,其实适应的是他人的人性,那么,这样的选择其实是人性的选择(也是人性的共鸣选择),在充分与人交往之后,很多事情上会出现无法用言语解释的共鸣(默契)或是格格不入的‘反目成仇’,自己的选择一定是与自己有人性共鸣的人们去交往,而这些人所组成的团体、所组成的社会,都不需要自己再去适应,因为在这样的团体、社会中不存在所谓的‘变易’。

(换言之:所谓的在社会上的人文变易,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不同人性水准的人们所擦出的火花)

5、变易的阶段:天性→本性→人性(善、恶→变易),人性的出现伴随着相反之物的充斥,有善即有恶,有美即有丑,有好即有坏,人们不可能做到无变易生活,那么就要坚守自己的人性立场(在谨慎的选择后站边)(即,善者不被恶者所逼迫适应恶者的变易;美者不被丑者所逼迫适应丑者的变易等)

6、社会的变易无法通过人为的方式来解决,为了自己的生计也必须在社会上生存而适应变易,但是,当自己空闲的时候,应该多多去远离社会的地方审视自己的本性、坚守自己的人性。

注:笔者对《周易》的小小理解(就字面),周易二字绝对不单单指变易,甚至变易对周易的解释有些许偏差。周易,应是一种处世为人的态度,周边的人、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转变,而如果自己把持着良好的本性与人性,不为周边事物的改变而改变了自己的初心,那么最终一定会有好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的‘变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