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热爱,回头太难——读《临与别》有感

《临与别》昭

2017年,偶然间读到一本幻想题材的小说《蚁族:北京生存日记》,彼时我还没怎么接触过脑洞类的小说,虚虚实实间,竟让我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作者昭用一个看似荒诞且脑洞大开的方式,讲述了一干人在北京漂泊的酸甜苦辣。构思奇妙,视角独特,人物个性鲜明,且寓意深刻,让有着多年北漂经历的我很有共鸣,所以一下子就戳中了我。

时隔两年,读完昭的第二本书《临与别》,依然感慨良多。如果说第一本书带给我的是新鲜和感动的话,那么这本短篇小说集则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昭。前者可爱有灵气,即使身处泥沼依然仰望星空;而后者更包罗万象,道尽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人生几大至苦,然苦中亦有乐、有爱、有仁慈、有光辉。

作为一本中短篇故事集,《临与别》中的16个关于相逢与离别的故事,不落俗套风格迥异,既有脑洞大开如《平行世界·爱人》《黄豆史诗》等,又有催人泪下如《杜鹃女王》《绿帽子》等,还有探讨人性如《世界末日第二天》《军刀·月白》等,却又并不拘泥于一种风格。在流畅的起承转合间,昭用洒脱不矫情的文字,在它们之间无缝切换,游刃有余。


昭的百科资料上写着:昭,原名宋阳,作家、编剧、影视策划。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昭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张力十足,每一个人物都灵气十足极富魅力,并且画面感特别强的原因了。能写会编懂策划,这本书已经成功一半了,而另一半在于她的语言是平实的,不虚头巴脑,不矫揉做作,却直白犀利得如同一柄利刃,刀刀入肉,字字入心。

昭会讲故事,不经意间就能让人落入她创造的世界中,她还擅长制造悬念。比如《小龙虾的魂》中,那个在簋街老店门口穿“长袍马褂”的男人,甫一出场就赚人眼球;《杜鹃女王》中杜鹃夫人一开口“那个女人”的身份就引起人们无限遐想。从背景处吊人胃口,于无声处勾人魂魄。

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能在开篇处就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靠的不仅仅是努力,大概还有天赋吧。

至于“天赋”,昭在她的微博曾这样写道:天赋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的东西。天赋是有的人发现了,有的人却视而不见的东西。这世上每一个生灵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笨拙的本质是对自己缺乏深刻的理解。真正天赋这东西并不是优点、特长、爱好这种一目了然的东西,真正天赋埋藏在骨髓和心脏深处,要靠反复的自我撕扯才能真正挖掘出来。

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

然,知易行难。


偶然一个机会得知昭的日常作息,当我们还在梦乡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每天的晨读和写作了,当天的工作和学习完成后才会适当放松下,自律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女孩,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早前还在一篇采访中看到,昭精通哲学心理学绘画等多门学科,熟知东西方历史,是个杂家,这点从她的微博中就能看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微博超话#用奇怪的知识点解释生活#,相信我,你绝对会受益匪浅。我想她这么努力不仅只是为了兴趣,也为了拓宽自己视野的广度,为了挖掘自己的天赋而反复“撕扯”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些积累和沉淀,《临与别》中的每一个故事和人物才能让人如此信服。

她的笔下有编剧——《小龙虾的魂》中的“我”及《告诉维拉我爱他》中的老姜,有作家——《写作者·厮杀》中的李昼,有画家——《神的栖息地》中的疯子……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生活为基石的。


故事是小说的骨骼,人物却是故事的灵魂。这本书中人物众多性格迥异,杜鹃夫人悲情,茧小姐偏执,阿森勇敢……而我独独对月白情有独钟。

初见时,他是巫童,艳若鬼魅,静若神明,被数千村民顶礼膜拜,最终自己也成了祭品;

再见时,他是普通少年,白衣纸刀,不顾自己的安危为村民祈雨,却九死一生;

回到都市的月白,犹如一张白纸,依然俊美圣洁。他会在酒吧流连与女人调戏,也会在每个有月亮的深夜带着他那把纸刀在城市里祛除恶灵。

都市里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可月白,从来都不属于这里。

月白月白,我读的时候一直在心里勾勒着他的模样。他来时万众瞩目,去时悄无声息。这个集正直邪恶于一身的可爱的男孩,到底是怀抱着怎样的信仰,高举“月白”去守护那片曾经抛弃过他的世界。回到现实中来,假使我们遭遇过背弃与挫折后,是否还有勇气和信念去守护自己的信仰和梦想。


图片为原创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降临”与“别离”。降临时懵懂与欢喜,别离时伤感与难舍,个中滋味,全凭自己体会。而一本小说是否打动人,除了有精彩的故事,丰满的人物,还要有真情实感。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真情实感。

梦想降临时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可只有努力坚持不放弃,才能在与这个世界道别时无悔。而至于其中遇过的种种艰难险阻,都只是经过。

一生热爱,回头太难。

昭曾说,我心里是有一个抽屉的,梦想在里面,生存在外面。而今,这个可爱的姑娘终于把抽屉打开,让九岁那年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生热爱,回头太难——读《临与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