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纪实风格的长篇历史小说《唐诗传奇》入选

2023年5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公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经初步审核,239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通过初审。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唐诗传奇》入选。

《唐诗传奇》是依据唐诗写成的纪实风格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王国全,责编赵军),由“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一直到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描摹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白居易、韦应物等众多诗人的形象,并浓墨重彩地记叙了两段真挚的友谊和两段炽烈的爱情。两段友谊是李白与孟浩然、李白与杜甫的友谊,前者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著名诗作,后者是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风云际会。两段爱情是李白与妻子许氏,以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前者是伟大浪漫诗人的浪漫而悲怆的爱情故事,后者是皇帝与妃子的宫闱轶事,被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所渲染,并因白居易《长恨歌》而得到升华。

本书是情节连贯、富于整体感的长篇小说,不是小故事的集锦。让感人肺腑的诗篇因真切的情节而更加如歌如泣,让艰涩难读的诗句因融入故事而变得通俗易懂,这便是作者的良苦用心。

《唐诗传奇》出版于2020年7月,正是疫情期间,图书市场低落。而《唐诗传奇》受到读者欢迎,首印告罄,旋即加印。

读者对本书的评价:

●这样一部交织时代背景、人物身世、友谊、诗作内涵的小说,得来不易,也是诠释“诗的本质”的探索。历代诗篇浩瀚灿烂,尤其唐诗,学起来应接不暇,似乎主要是背诵。很显然,诗教需要更多的探索与突破。《唐诗传奇》从小说角度对唐诗进行普及,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在阅读小说时不经意间神交诗人,在品味唐诗时不经意间梦回大唐。

●很久没静下心来读纸质书,这两天读了王国全老师的《唐诗传奇》,以小说的形式串起自初唐起诸位大诗人的名篇和背后的故事,语言通俗有趣,读来毫无障碍,所以仅用两天就看完了。除了重温曾经背过无数次的名篇之外,还对一些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名句所触动,如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来感念与李白的友情,“春树暮云”一词用来表达友人之间的相互思念与心意相通。确实描写友情也可以很浪漫。此外还有一句,“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来自韦应物赠予冯著的小诗,名为《长安遇冯著》。花开、新燕都是生的希望,诗人用以安慰困顿中的友人,其中蕴涵的哲理也令我感叹,虽然看似老生常谈,但如果能真正看透这一点,或许生活会少很多辛苦。所以,也借这两句赠给我的朋友们,望你们也能在一地鸡毛里拾起一些如诗人般的从容。


附:《唐诗传奇》故事梗概(第1~9章)

第一章 天地悠悠

那是武则天称帝的年代,硝烟战火在北方大地骤然燃起。契丹发动叛乱,武则天派兵东征。诗人崔融担任书记,随军出征。好友陈子昂、杜审言赶来送行,二人各写了一首送行的诗。朋友们聊家常,杜审言说,他惟愿将来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孙儿,传承自己的文脉。

大军出征不久,战事就一败涂地。武则天再次调集军队,由建安王武攸宜统领,陈子昂被任命为随军书记。武攸宜不懂军事,吃了败仗。陈子昂请求拨给自己一万人马,就能打败契丹。武攸宜断然拒绝,还把陈子昂贬为军曹。迷茫烟雨之中,陈子昂悲怆地登上幽州台。

一年多之后,杜审言在吉州突遭横祸。他得罪了上司郭若讷。郭若讷向吉州司马周季童诬告,罗织罪名,诬陷杜审言“谋反”,竟要处死杜审言。杜审言的次子杜并到司马府为父申辩,在激愤中刺死了周季童。杜并也被杀死。此事传遍四方,朝野上下都夸杜并是孝子。武则天获悉,召见杜审言。生杀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杜审言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垂暮之年的杜审言催促长子杜闲尽快完婚,想看到孙儿。杜审言去世两年后,杜闲成婚。又过了两年,杜甫出生。

7岁的杜甫会写诗了。而在蜀地,少年李白已经学会了作赋。


第二章 孟夫子巧遇落魄诗仙

长江三峡波涛汹涌的江流中,一艘伴着浪花起伏颠簸的客船顺流而下。25岁的李白乘船出蜀,行囊中放着一把剑,是他仗剑报国的信物。李白来到金陵等地,拜谒达官贵人,寻求举荐,却遭到冷落,四处碰壁。他花光了钱财,病倒在扬州一家小旅馆。幸而,得到当地孟少府的救助,才日渐康复。

李白在沉睡中,梦见孟浩然《春晓》的意境。醒来时,孟浩然竟就在眼前。孟浩然云游至此,巧遇李白。经孟少府推荐,二位诗人到扬州郊外造访常老翁家。如诗如画的风光中,孟浩然谈起王维蕴含哲理的山水诗,李白啧啧称奇;李白大病初愈不能饮酒,想着为陶渊明送酒的仙人,还有神仙般的元丹丘。

在常老翁家的萱草园中,李白采了一束美丽的萱草,又叫忘忧草,不禁突发奇想。在写给常老翁的诗中,李白动情地吟诵了萱草。

孟少府关心李白,说安陆马都督是爱才之人,建议李白去安陆。李白想到司马相如笔下的云梦大泽就在安陆之南,欣然同意。

离开扬州,李白与孟浩然同游溧阳,拜谒了义女史氏的墓地。李白写了称颂义女史氏的诗。孟浩然感叹:“美好的女人是尘世的天堂。”

孟浩然知道李白不愿受婚姻的羁绊,尚未娶妻,劝说李白考虑婚事,李白有所动心。李白回想起,在常老翁家的萱草园中,采撷了一束萱草。那一瞬间,诗人眼前出现了幻觉,一位萱草般美丽的女子微笑着向他走来……


第三章 李白的新婚之夜

春天明媚的阳光,温煦地透过窗纸,洒满许萱的闺房。许萱是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家是安陆的大户人家。许小姐喜欢读诗,特别喜欢李白的诗。许萱的父亲许员外看出女儿钟情于李白,又得知李白正在马都督的府上,就想为女儿缔结“一生之缘”。

李白与孟浩然分手后,先去嵩山拜访了元丹丘,二人心性相投,相约一同到安陆见马都督。马都督请来李长史,但李长史不打算举荐李白,故意刁难。马都督喜欢李白,想为李白提亲。李白听说女方是前朝宰相的孙女,不愿攀附权贵,竭力推辞。元丹丘无意中说出许小姐的名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李白想起《长干行》一诗,那是别人的爱情故事。他多想有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

新婚之夜,李白见新娘不仅美若仙女,而且对自己的诗倒背如流,是妻子也是知音,平添了爱慕之意。婚后,李白夫妇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许夫人对李白的诗有独到的品评。

度过两年平静的婚姻生活,李白渐生郁闷。他与汝阳来客喝了一夜酒,酒后冲撞了李长史的马车,被捆绑着押进李长史的府衙。

听说新任裴长史即将上任,许员外提议女婿写一封“自荐信”。李白写下《上安州裴长史书》。许萱阅后,指出结尾的一句会触犯权贵。删去还是保留?夫妻二人心心相印,作出了共同的抉择。

“自荐信”石沉大海。李白只得告别妻子,到长安寻求出路。

路上,李白惦念着孟浩然。三年前,他们分手时,孟浩然说是要到长安应试,并说要见王维。他考中了吗?他见到王维了吗?


第四章 故人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踏进王维的宅院,就听到悠扬美妙的琴声,王维在抚琴。看到孟浩然浑身洋溢着乡土气息,又难掩诗人的风雅气质,王维要为孟浩然画像。作画时,听说孟浩然落第了,想返乡,王维要像当年劝綦毋潜那样,劝劝孟浩然。接受了王维的劝告,孟浩然留在长安,到处吟诗献赋,却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他黯然神伤,写下《早寒有怀》,返回故里襄阳。李白到长安时,孟浩然离开已经一年多了。

李白继续寻求举荐,奔走四方,为权贵们写诗,只得到几个赏钱。诗人回到长安,见到街头的乞丐,感觉自己就像个乞讨者!他的情绪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挽救自己,拼尽全部心力写慷慨激昂的诗篇。于是,李白写下了《行路难》。

这时,一位友人要去蜀地,来向李白辞行,还带了一瓶酒。李白为他写了《送友人入蜀》。友人走后,李白把《行路难》与《送友人入蜀》对比观看,总觉得两首诗之间隐含着微妙的玄机。蓦然间,一道灵感的闪电,在他面前惊心动魄地迸发了……

张九龄复出,王维召唤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孟浩然以为自己离实现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他却因“不才明主弃”诗句惹恼了玄宗皇帝,被赶出长安。

孟浩然想在行旅中消磨余生的岁月,来到江夏,打算乘船去扬州,在黄鹤楼与李白不期而遇。孟浩然得知李白寻求举荐屡屡受挫,建议李白去见贺知章;得知李白离家已经四年多了,催促李白赶紧回家与妻子团聚。

感念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李白要写一首送行诗,但一时想不出绝佳的诗句,只好先送孟浩然登船。看着一叶孤帆消失在天际,李白热泪盈眶,《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如江潮般涌上心头……


第五章 将进酒

李白回到安陆,回到离开4年多的家,才知道岳父岳母都已辞世。深感愧对妻子,李白准备在白兆山桃花岩建新居,过躬耕田园的生活。新居建成后,女儿和儿子相继降生。

元丹丘来信,说友人岑勋跋涉千里到了嵩山,想见李白一面。李白来到嵩山,在“太白楼”与元丹丘、岑勋饮酒。觉得用酒杯不尽兴,李白索性举起酒壶,喝下大半壶,乘兴呼喊:“我为朋友们高歌一曲,你们要侧耳倾听哟!”

一首惊心动魄的《将进酒》戛然而止。元丹丘泪水滂沱:“听了此诗,不枉活此一生了!”第二天,李白酒醒,对于昨天吟出的《将进酒》竟一句也记不得了。幸亏岑勋帮他笔录了下来。

不久后,一个黄昏,李白坐在新居的门前,默默地遥望远方。许萱理解李白的心思,支持他再次前往长安,寻求出路。当晚,许萱与李白一起喝了酒,这是她第一次饮酒。在李白的怀抱中饮酒,飘飘欲仙的感觉……

李白来到长安,见到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乌栖曲》,贺知章大声招呼:“来呀,上酒!上酒!”

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把孟浩然招到帐下。终于实现了追随张九龄的愿望,孟浩然心满意足。然而,两年后,张九龄病逝。失去精神支柱,孟浩然身患重病。王昌龄前来看望,捎来李白写的《赠孟浩然》。孟浩然阅后,感动得嚎啕大哭。晚饭时,孟浩然说:“假如有来世,我还要做诗人。”李白在长安获悉孟浩然的死讯,感伤之中,想起孟浩然的《春晓》……

惦念着妻子和儿女,李白赶紧回家,才知道妻子已经病逝。他在妻子坟前哭了三天三夜,亲手在妻子的坟墓周围种下一片树林,护卫她的坟茔。怀着悲痛的心情,李白带着一双儿女,迁居任城。此时,他已万念俱灰。

李白不知道,也万万不会料到,他命运的转机正在悄然到来。


第六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华清池上,水雾缭绕。刚刚出浴的杨玉环,依偎着玄宗李隆基的肩膀,娇声问:“那位‘诗仙’到长安了吗?”李隆基回答:“已经下诏宣他来长安了。”

李白接到皇帝的圣旨,先是不敢相信,而后欣喜若狂。

玄宗皇帝在御花园召见李白。与皇帝近在咫尺,李白却没有机会讲出心里的话。高力士告诉李白,好好给贵妃娘娘写诗,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李白大失所望。

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召李白进宫。伴着“霓裳羽衣曲”的韵律,杨玉环翩翩起舞。舞曲终止,杨贵妃并没有回到沉香亭,而是向李白这边走过来,坐在了李白对面。玄宗皇帝递来亲手调制的果羹,请李白写一首《清平调》新词。

李白频频点头,无奈脑子里没有现成的诗句。他非常紧张,呼吸急促,手心渗出冷汗。幸而,他从杨贵妃喝甘露时留在唇上的水珠和洁白的衣裙获得灵感,吟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

此后,凡是玄宗皇帝出游,都让李白随行,吟诗作赋。倘若是皇帝没有征召的日子,李白除了喝酒之外就是读诗,打发时光。他读到了杜甫的《望岳》。这首诗给了李白极大的触动,感觉不是在读诗,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意识到自己在皇帝面前做“弄臣”的无聊,甚至是龌龊。李白忽然产生了强烈的念头,他要见杜甫,一定要见杜甫!

醉酒后的李白让高力士为他提靴,高力士怀恨在心。满朝官员对李白多有微词。玄宗皇帝不得不“赐金放还”,让李白离开长安。

李白像出笼的鸟儿一样畅快,他迫不及待地要去结识杜甫了。


第七章 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

杜甫在汴州,住在祖母家中。他仰慕已久的李白竟“从天而降”,感觉像做梦一样。李白看出来,杜甫性格内向、温文尔雅,而自己性情张扬、桀骜不驯,他很喜欢与性格有反差的人做朋友。杜甫坦诚地说:“太白兄,我是读着你的诗长大的。”

杜甫把李白来访告诉了祖母卢氏,老祖母很高兴。能见到杜审言的遗孀,李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老祖母一手拉着李白,一手拉着杜甫,慈爱地说:“在我眼里,太白与子美就像兄弟一样!”李白情不自禁:“我要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对待子美。”杜甫热泪盈眶:“我也要像敬重亲哥哥那样敬重太白兄!”

当晚,李白与杜甫长谈。杜甫讲了叔叔杜并的悲怆往事。李白深情地拥抱了杜甫,二人抱头痛哭。

李白、杜甫开始了梁宋之游。他们游历吹台,醉舞于梁园之夜。

游历宋城之后,李白与杜甫即将分手,他们彻夜长谈。杜甫看出李白有心事。李白坦言:“我一直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坚信不疑,现在却有了疑问。我究竟是为何而生?今后要为何而活下去?我要去探求人生的真谛,让自己活个明白。”

知道杜甫生活困窘,李白要给予资助。杜甫急忙摆手,他要自强自立。李白拍拍杜甫的肩:“你想自强自立,这很好。你要成为卓越的诗人,要有生活的历练。”他们相约,次年再见。

第二年秋天,杜甫如约来到兖州,在沙丘城与李白重逢,举杯共饮。李白喝了酒,心绪激昂起来:“我找到了人生的归宿,诗就是我的归宿。我要为诗而生,为诗而活。”杜甫声音颤抖:“太白兄,我也要像你那样,为诗而生,为诗而活!”杜甫还告诉李白,他想探索写诗的新路径……

李白与杜甫都喝醉了,他们手拉着手,相互扶持着,回到李白的寓所。二人懵懵懂懂地进入居室,倒在床榻上,拉起被子盖上,酣然入梦。第二天早晨醒来,才发现两人竟盖了同一床被子。杜甫叫道:“哥,我有了一句诗:‘醉眠秋共被’,哈!”

与李白分手之后,杜甫来到长安,寻求出路。他参加了玄宗皇帝诏天下“通一艺者”的考试,却遭遇李林甫导演的“野无遗贤”闹剧。

困居长安的杜甫,在贫困与饥馑中苦苦挣扎。

而此时,一个巨大的灾难,几乎是灭顶之灾,正悄然逼近大唐王朝。


第八章 国破山河在

三月三日那天,杜甫陪一位富家公子出游,在曲江水边遇见风姿绰约的杨氏姐妹。想到杨氏家族的专横霸道,杜甫要写一首《丽人行》,暗含嘲讽。急于写《丽人行》,他没有拿到公子的赏钱,也就没了饭辙,饥肠响如鼓……

目睹“车辚辚,马萧萧”的情景,杜甫把中年役夫请到自己住所里长谈。了解真相之后,他感觉身体在震怒中颤抖,热血涌上头顶。

杜甫自长安赴奉先探望妻子儿女,路上见到夹着冰块的滔天洪水,摇摇欲坠的桥梁,仿佛预示着天崩地陷般的灾难就要降临。联想到华清宫里王公贵族们穷奢极欲的享乐,诗人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夫人杨氏把头贴在杜甫胸前,喃喃地说:“子美,我喜欢听你的心跳,清清亮亮的,就像你的人品。”杜甫温情地亲吻了妻子光洁如玉的额。

安禄山反叛,玄宗出逃,杨贵妃被缢死。肃宗即位。杜甫想投奔肃宗,在半路上被叛军抓住,成了俘虏。王维也被叛军关押。

安禄山在凝碧池畔大摆筵席,大唐乐工拒绝演奏助兴。王维目睹了惨烈的杀戮,又遭受奇耻大辱。回到关押处,王维想一死了之,但担心无人为其证明清白。幸而,好友裴迪前来探望。王维用手指在裴迪手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写下了《凝碧池》。

杜甫在关押处,看到一轮明月升起,怀念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咏叹“今夜鄜州月”。想到亲人,杜甫又想到李白……

李白与续娶的宗夫人隐居于庐山,欣逢杜甫的表弟卢虚舟。李白要给卢虚舟写一首《庐山谣》。

永王李璘“东巡”,称要讨伐安禄山,三次派遣信使请李白加入幕府。宗夫人坚决反对,劝李白安心在庐山吟诗作赋。李白说:“碌碌无为的李白,愧对庐山啊。”诗人下了山,前景扑朔迷离。

杜甫潜出长安城,来到曲江边,追念已逝去的杨贵妃。他想:杨贵妃是冤枉的,大唐的祸乱岂能让一个弱女子承担全部罪责?富于悲悯之心的诗人,竟站在曲江边哭了起来。

杜甫冒着危险逃离长安,投奔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房琯领兵出征,打了败仗,被免职。杜甫上疏替房琯鸣冤,丢了官。可怜巴巴的杜甫啊,只当了十几天的左拾遗。不过,由于杜甫是肃宗亲自提拔的,肃宗准备再给杜甫一次机会。

大唐军队收复长安,肃宗重整朝纲。王维、杜甫和岑参在贾至宅邸中雅聚,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题写和诗。不久,杜甫、岑参被贬谪离开长安,诗人的雅聚竟成绝唱。


第九章 春树暮云

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洛阳探亲回华州的路上,他遇到凶神恶煞般的石壕吏,还有无家可别的悲惨男子。百姓蒙受的苦难促使诗人写下“三吏”“三别”。不幸的是,战乱造成的创伤远未平复,一场严酷的旱灾降临关中大地。杜甫带着妻子儿女加入逃难人群,跋山涉水,来到秦州。

生活刚刚安顿下来,杜甫就听到噩耗,说李白已经死于流放途中。这夜,杜甫梦见了李白。梦中,李白的魂灵从西南那青黛色的枫树林飘然而至。写了两首《梦李白》之后,杜甫依然忧心如焚,又写下《天末怀李白》。杜甫不知道,此时李白已经在远方的白帝城,吟咏出快乐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在流放到达白帝城时,获知被赦。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引吭高歌了,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李白来到岳州,与贾至泛舟洞庭。他们谈起贾至的《早朝大明宫》以及诗人们的和诗,自然而然就谈到了杜甫。李白回味杜甫“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诗句,对“春树暮云”的深情厚谊怀着深深的眷恋。

杜甫在秦州的生活过不下去了,再次长途跋涉,来到成都。朋友们帮助他在浣花溪畔搭建了一座草堂,一家人终于有了安居之所。那天,杜甫和家人到浣花溪对岸,观赏黄四娘家的满蹊鲜花,吟出赞美的诗句。黄四娘喜不自禁,邀请杜甫一家留下吃饭。杜甫和杨夫人说自家的饭已经做好了,告辞而归。次子宗武还不想走,被杜甫硬拽回来。回到草堂,宗武大哭大叫……

李白再次来到庐山。他要倾尽全部心力,写《庐山谣》。

恰如李白所期待的那样,卢虚舟收到《庐山谣》之后,誊抄一份,寄给了表哥杜甫。读到《庐山谣》的结尾,杜甫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看出李白诗句中有诀别的暗示。

宝应元年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李白与世长辞。此后,杜甫又走过了八年的人生道路。在夔州,杜甫步履蹒跚地登上高台,看到滚滚而来的长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千古绝唱从胸臆间奔涌而出。

杜甫去世后,过了30多年,一位年轻诗人传承了杜甫的诗风,还把杜甫对玄宗皇帝和杨贵妃情感故事的咏叹,演绎为一首感人肺腑的长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纪实风格的长篇历史小说《唐诗传奇》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