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近年来,我们老师对“惩罚”这个词是五味杂陈。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声音,有的认为现在的教育不能惩罚,也有人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软弱的教育。何去何从?很是迷茫。惩罚吧,怕触犯底线,不惩罚吧,又不能有力的管住神兽,矛盾至极。

王晓春老师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边书里明确的告诉我们:惩罚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育惩罚根本就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更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规模化、具体化、情境化的问题。

原来是我们没有正确的使用惩罚这种手段。说到惩罚,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骂”,觉得对那样一些调皮成性的学生不打不骂不足以有威慑作用,再加上身边“严师出高徒”的范例更是刺激了我们,他们的打骂立竿见影。

同是初一班级,实施“打骂”手段的班级快速进入状态,班级所有孩子整齐划一,令我们羡慕不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实施的所谓的人性化管理是不是错的,隔壁班在开学第一天就听见刺耳的棍子打手的声音不绝于耳,下课路过他们教室看见许多孩子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的手腕,托举着不停的抖动,应是刚才被挨打的吧?看着稚嫩的他们很是心痛。可当第二周看到那个班的孩子明显比其他班孩子要训练有素时,竟不得不佩服打骂这种手段管理班级竟然如此迅速高效。

看到自己班孩子反复出现同一问题,真是气急败坏,抄起棍子“啪啪”就是两下,被挨打的孩子顿时低眉垂首,认错态度诚恳,全班同学也被惊得大气不敢出。我也一时恍惚:太有效的方法了!简单还不用动脑筋。

王晓春老师说“打骂”这种惩罚方式是必须禁止的。但我们却把“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

惩罚和体罚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产生的后果也截然不同。因为惩罚教育以关爱学生为中心,惩罚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教育学生,惩罚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性的批评中扬蹄奔跑。它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春风拂面式的教育,让学生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中走出错误。适度的惩罚远比千百次的说教更有效,更能在孩子们心里刻上印记,这个道理是得到了实践的验证的。

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看到了简单粗暴的“体罚”带给的即时作用,从而忽略了其它影响。

对学生惩罚是一种必要手段,但我们应该学习掌握它的分寸。

你可能感兴趣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