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漫谈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我是西域老范,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新疆奇趣历史文化,中考历史干货。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域,即西边的地域,指的是从阳关、玉门关往西,一直到地中海东岸地区。狭义的西域是从阳关、玉门关往西,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以东的区域,就是今天的新疆。

作为中华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的全世界唯一交汇点的新疆,作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长期碰撞、交融的地域,作为祖国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西域文化在很多时期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文物和遗迹,对此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先秦时期:彩陶文化和玉石之路

新疆彩陶与甘肃彩陶

新疆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新疆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彩陶,造型、纹饰与中原地区的接近,说明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很久以前就发生着联系。

妇好墓出土的和田玉与玉门关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32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挖掘出756年玉器,经过检测,基本上是新疆和田玉。古人专门设置了玉门关。

商周以来,中原大量的玉石取之于昆仑山。玉石之路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域的联系线。汉武帝时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坦途,揭开了中原文化远播西域的新篇章。

中原文化对鄯善的影响

前凉西域长史李柏文书

古国楼兰后迁移至伊循(米兰),更名为鄯善国。汉通西域,楼兰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密切联系。楼兰王屡派王子入汉朝为质子,后来大多归国,成为楼兰王,深受汉文化影响。加上汉朝将士来伊循开发、经营,鄯善受汉文化传统熏陶日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由于鄯善国是汉文和佉卢文并用,中原汉文化和健陀罗移民文化并行的一个特殊的西域文化圈,因而在其文化艺术中必然反应出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斯文赫定和斯坦因从楼兰发现了数量可观的汉文目前和纸文书。日本探险家橘瑞超在楼兰发现了李柏文书更是有力的佐证。

王侯合婚千秋万代宜子孙锦衾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织锦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鄯善及其西境精绝(尼雅)出土大量来自中原的织锦,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完全是汉地式样。考古工作者在尼雅汉墓中发现了许多带有“万事如意”和“延年益寿,大益子孙”字样的织锦。特别重要的是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尼雅遗址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纹彩锦,这件令世人注目的文物,显然为中原王朝的赠赐品。有力地证明了,汉晋时代善善与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原文化对于阗的影响

传丝公主图

在丹丹乌里克出土的几幅古代于阗绘画中,一副《传丝公主图》传递出的中原绘画信息是耐人寻味的。《传丝公主》描绘的是中原蚕丝西传的故事反映了于阗蚕业是由中原传来的这一事实,体现了汉地丝绸文化对于阗的深刻影响。从画法上来看,主要人物的刻画、景物设置以及叙事性的描述方式,表现出中原特色,中原绘画艺术的观念和技法显而易见。

敦煌李圣天画像

唐末五代中原纷争,西域与中原联系受阻。但于阗国王李圣天,一直与中原保持密切联系,遣使向开封中央朝廷表示达归之诚意,后晋王朝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李圣天与北宋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世为姻亲,结成密不可分的骨肉关系。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画廊里,这位“境控西陲,心驰北阙”的“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的巨幅画像赫然在目,他头戴王冕,一身汉装,向我们叙述着汉文化深入西域的历史。

中原文化对龟兹的影响

舍利盒乐舞图

享誉世界的龟兹乐舞也从汉文化中汲取了营养。龟兹乐舞中常用的笙、筝、箫、鼗鼓(拨浪鼓)等,都是来自中原的古老乐器。在龟兹昭怙厘寺出土的舍利盒乐舞图中,歌舞的人们使用的乐器中有大鼓和鼗鼓,与中原形制完全一样,这其中的将军扮相和装束,一个个颇似我国古代戏曲人物造型,整个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化色彩。

舍利盒乐舞图

中原文化对高昌的影响

高昌出土汉文经典文本

高昌是历代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门户,西汉在这里设戊己校尉,东汉设西域长史,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内地汉人纷纷由河西地区前往西域,高昌就成了汉人最集中的地方。后又出现了汉人割据的政权,这注定了汉文化的主导地位。这里的人经常阅读的典籍有儒家经典,吐鲁番出土了大量汉文典籍的抄本。

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图

在高昌墓葬中,大量出土了麻质或绢制的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图,这种两汉之际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女娲伏羲形象是华夏始祖和远古文明的象征,它不仅证实了高昌普遍盛行汉代葬俗,而且强有力的说明了当地汉人要求从母体文化中得到精神寄托的强烈渴望,他们世世代代秉承中原文化传统。始终使高昌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汉文化气氛。

弈棋仕女图

高昌墓葬中出土的许多绢画,显示出鲜明的汉地绘画风格。如阿斯塔纳墓葬出土的《弈棋仕女图》,面正中为二贵妇对弈,也是高髻云立,眉心抹红,宽袍广袖,体态丰满的中原贵妇形象。画面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体现出盛唐绘画的水平。

家务劳动女俑和骑马仕女俑
文武官吏俑

吐鲁番出土的大量陪葬泥俑和木俑堪称雕塑艺术的精品,如骑马女俑,就是中唐盛行的贵妇打扮,宦官俑袍带威严,唐人丰采;文吏俑则是一副公事繁忙的神态。这些泥俑和木俑虽是殉葬品。制作上很精细,气韵生动,富有美感,俨然是唐代汉地社会的众生相。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如同众水之源,西域各民族文化如同万千条支流,西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这一主体,西域文化无论所在地域有什么不同,都与自己的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学者羽田亨在其《西域文化史》中说“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们(汉人)进入这里。这从近来东西方探险队所获许多属于汉文化的资料可以看出,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从古以来就已集于此地的事实。”

正因为如此,西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一体多元的关系。中华文化是西域各民族的主体文化,所以在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次文化联系的暂时中断,而新疆统一于中国却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参考资料: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王嵘著《西域文化的回声》

新疆教育出版社《简明新疆地方史读本》

百度百科

百度图片


作者介绍:西域老范,80后西域文化爱好者,资深中考历史研究者,专注新疆历史文化写作与中考历史教育干货,相信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范漫谈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