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似春雨 润物细无声

图片发自App

<序言>

人生天地间,幸福是心之所往,心之所系,

幸福若能绽放,哪还有痛苦,愁云惨淡万里凝呢?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富裕,物质越来越丰富,可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了呢。

答案是: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方法是短暂且浮躁的。

少时,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快乐往往来源于对物质和金钱的获得,

为了家里添置了电器而欢欣雀跃,也会因为获得梦寐以求的自行车而兴奋不己,或者是吃到一顿垂涎已久的饭菜而开心良久。

那种快乐的满足感留在了大多数中年人的人生相册里。

物质资源的丰富,使得我们想要得到某种物质不再是件难事,甚至可以说触手可及,让我们的欲望即刻满足。

于是我们不停的买、买、买,买别墅,换宝马,各种名牌包包买到要剁手。

对物质的追求我们一直以来抱着一种心态,那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的生活似乎完全被物质和各种欲望绑架了。

但是,轻易获得的物质、轻易满足的欲望,并不能延长人们的幸福感,

反而让人们更焦虑,更没有安全感。于是烦恼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图片发自App

<2>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近几年调研机构发布的世界各国“幸福指数排行榜”中显示,排在前位的是北欧。

北欧人摈弃了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简单生活方式。

林语堂曾经说:“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幸福其实很简单,富足代表不了幸福.

我们都有疯狂消费的经历,无法控制自己,无法控制欲望,买了一件又一件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幸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我们囤积的已经不只是物品,而是一种给自己带来负担和精神压力的物欲。

有句话说的好:“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我们是时候该思考一下生活,给生活做做减法了。

这种做减法的生活方式就叫断舍离。断舍离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

而早在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墨子提倡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尚俭节用".

真正会生活的人是懂得为生活做减法的人。

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降低物欲,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该学会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丢掉多余的物品、无效的社交,注重于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就会有令人清爽、轻松,不被束缚、轻装上阵的生活之道。

赏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幸福渡余生。


图片发自App

<3>幸福似春雨 润物细无声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飞屋环游记》

一直以来,我们的关注度放在了拥有上,什么都想要,总觉得拥有的越多,就越幸福。

幸福并非拥有一切,而是活在当下。

罗伯特·波西格在《父子的世界》中说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马拉雅山,虽然他最年轻,但和僧人比起来,他爬的最累。因为他的注意力只在山顶,而僧人们在享受他们的路途。

我们的人生目标也许是登上山顶的顶峰,

我们要学会的是,在登上顶峰的路途之中,随时都能享受到沿途的风光和快乐,

幸福永远在此刻,在路上。

从春秋到冬夏,从熹微到暮色,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一次感动.......

每一次的小确幸都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幸福不是一种长久的状态,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瞬间。

穷人希望有钱,富人希望有闲,农民希望丰收,病人渴望康复……这些都不能叫做幸福,它叫欲望或希望。

幸福不是得到,不是功名利禄,幸福是一种体会和感觉。

幸福是无数个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快乐和愉悦带给人的满足感。

幸福无处不在,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发现。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幸福就在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处!

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你就能够拥抱自己的幸福。

愿幸福像星星,照亮你的未来前程,

愿幸福像花儿,芬芳蔓延往后余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似春雨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