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我只是一个兵。

一部经典的电视剧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通过典型角色的塑造,特定场景的再现,不同价值观及人生经历的碰撞,直击观者内心。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士兵突击这部军旅剧并不亚于国外大火的《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十年后再看,竟有了很多新的感慨。


首先,我们来谈谈目标性。许三多是一个典型的阿甘式人物,看似老实憨傻,却是一个有智慧的角色。三多为许家老三,从小便不受人待见。父亲许百顺生了三个儿子,但一个比一个窝囊。他是父亲口里的“龟儿子”;同村眼里的“傻子”,”呆子“,被打了就跑,从来不知道反击。比起阿甘身体上的残疾,此时三多更多地是精神上的不完整。他从来没有被人肯定过,对于同乡乃至与父亲的打骂,他更多的是去承受,忍耐。父亲想让他去当兵,那他就去,即使他还想继续读书,但他无法反抗父亲这一权威。他就是许家乃至上榕树村那个多余的人,那个茶余饭后的能够用来调笑的窝囊废,他活得太真实了,太努力了。


聪明人是在创造机会,傻子才是碰到机会。比起世上那么多聪明绝顶的人,三多这样的角色一定会遇上很多贵人。史班长就是他第一个贵人。在三多的家,史班长问他:“到底想不想当兵?”三多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时候他还不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也没有目标。他只知道他不想当“龟儿子”,他想保护父亲,保护这个家。是的,史班长发现了他,即使众人反对,觉得他是个孬兵,班长也不抛弃他。因为班长在三多身上看见了自己,知道如果三多失去这个机会,只会一辈子孬下去。史班长就是三儿的第二个父亲。许三多太真实了,他来自农村,继承着那片土地所赋予他的一切单纯,善良以及热爱。


由于实力不够,草原五班是他军队里的第一个家。当成长已经开始拿枪打打靶的时候。三多在五班连实弹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反差可想而知。草原五班是本剧里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具有十分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方圆十几里除了驻守士兵,一个人也没有。在这里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被看见,因为无人看见,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这里是所有底层的一个缩影,人们都太寂寞,太无聊了。就是好兵到了这里也会马上被同化。因为一旦被孤立,那真的是一个人了。但这里同时也是一个救赎,净化之地。正是因为无人看见,大家才可以真正正视自己的内心,就算堕落了,孬兵一个,谁又会在意呢?在这里,连英雄也开始学会看人颜色。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生活。三多在这里把新兵营学到的东西都发挥到了极致。他极力找寻目标,保持着自我。三多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好兵。最后成功地修了一条路,在孤独中开出了花。五班只有4个人,但处处展现着人性。有消极有利益有自私也有真情。很值得再细细去品味。


修路修到了钢七连,这里是三多的人生的转折点。不抛弃不放弃刻进了他的血里,肉里,骨子里。高连长,史班长,伍六一都是三多的贵人。为了让三多成长,找回自信。班长几乎废掉自己一只手,不得不复原回家。在这里三多完成了自我蜕变,300多个腹部绕杠让他证明了自己。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兵。遇事不再说我不行,不再逃避问题,不再在意众人的眼光。他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了连队最优秀的兵。最动人的地方是三多在最后一刻仍然守着连队,看着队友们一个一个的离开,这是何等的痛苦与寂寞。一个人的连他也守住了。他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兵,一个好兵。


袁朗来七连见三多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一个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没得到,怕寂寞。我喜欢不焦虑的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三多,我只是一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