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韧日记(3)

2018年6月21日      周四      晴

今天,从主管部门到社保局,跑了一整天,终于将周、余、王、钟4位同事的退休养老待遇办妥了。

傍晚,华梅、秀平来小座。

夜闷热。一盏灯,一台风扇,一前一后,侍奉着我这“躲进小楼成一统”者。前者给我光明,后者送我凉意,让我在这闷热而岑寂的夏夜,读书写字,或看看简友们的锦绣文章。偶尔,我也会在评论栏里,写几句赞许或以商量口吻所下的评语。

凡发现简友行文中有佳句者,我便微笑,窃喜,乐也陶陶。发现文章中有错别字的,我会发简信与之商榷。或许我这人待人做事一向较为谨慎,不想涉及“面子”问题,引起别人的不快。

这种教训源于读过孙犁先生的《耕堂文录十种》之后,因为其文就曾明白记载着这种事。

就是自己,又何尝没经历过这种“好心遭雷劈”的事?初入微信朋友圈,见某友一篇千字短文有28处笔误,按我现在的想法,就应私微他。可当时考虑不周,直接指明,加上另一友的附和,这朋友以为我有意踩他。结果可想而知,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我交友,无论是才高八斗者或白丁,均能以诚待之,来往数十载而无间。唯一“绝交”者,就是因为自己好为人“一字师”,造成此遗憾。

可见,文字这把软刀子,有时伤了人还不自知。行文之前,真得再三斟酌,谨慎考虑。一旦发出,犹如泼出去的水,很难收得回来。

我正这样想着,明女从学校下晚自修归来,同我说起她一个学生的故事,让我既难过,又感动。

北部湾畔一渔村,有一户人家,有一位精神有点儿抑郁的男子,婚后不久,其妻便带着五个月的身孕,外出打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生下一女儿。女儿刚满周岁,这作母亲的就离了婚,别了亲人和故乡,去谋求她的新生活。一去多年,如今女儿已上中学,成了豆蔻年华,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那作母亲的,却从不归来看看这女儿。那女人也许有其隐情或苦衷,我无意用笔墨伤乎一个无奈的灵魂,关于她的故事,就此打住。

这女孩,从小缺失母爱。女孩的父亲,离婚之后,精神愈抑郁,根本无法关爱女儿。前年,这男子默然谢世。这女孩,也就缺失了父爱。

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女孩,在祖父祖母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下成长,亲情的滋润和温暖,让她得以健康成长。

明女说,这女孩特别懂事,在班级中,无论是品性,还是成绩,都是最棒的。

明女为她的学生自豪,我却被这女孩的励志故事感动。

在人间,如这女孩般的故事,并非个案。从小就缺失父母之爱,无疑是人生的一种苦难。

这女孩有众多亲人的关爱,从生活上说,虽不算苦难,但心灵的苦痛所造成的阴影,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许的。而她终归咬紧牙关挺了过来,认真做人,努力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有了这一良好的基础,我相信她会愈加努力,在此后的日子,越发懂事,能凭她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她美好的生活、欢乐与幸福。

女孩,我为你缺失父母之爱难过,却又为你的励志感动。

女孩,在这沉寂的夏夜,我默默地祝福你,愿你在人生的历程中有所作为,愿你快乐,愿你幸福!

女孩,愿你幸福      雁韧摄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雁韧日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