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故事中的历史:先秦最大国之楚国序篇(上)——楚国的战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作为一个地道湖南人,一直想写点楚国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楚国在春秋战国时囊括了湖南这一大片地界,还因为楚国实在是一个极有性格的诸侯国家。

  我们了解一个人,往往是从外在表现和内在涵养两个方面去了解。对于其他事物乃至楚国这样一个诸侯国家,其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楚国的“外表”,下图是春秋后期的地图。

春秋版图


再来看看战国时期的楚国。

战国版图


 看到上图,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心中惊叹,楚国真大啊,真大啊,真大啊……

显而易见的事情要说三遍,以示惊叹。

  楚国号称“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独占南方150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几乎和中原各国的总面积平齐,在那诸侯林立的春秋战国,它就是一个巨无霸!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相当于,中国当时只有两张座椅位置,一张给了楚国,另外一张座椅位置上却屁股挨屁股地挤着其他诸侯国。

  最初的楚国,开国时只有五十里地,它是如何把中国南方这一整张座椅位置抢过来的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主要的两件大事,就是祭祀和战争。统治阶层基本上就忙活着这两件事情。因此要看国家行为,主要就是看这两件事情。

大军攻城

  楚国从五十里地的小国发展到地方五千里的超级大国,它的对外扩张史必定充满无数刺激。

  《礼记》记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

  《史记》记载:“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

  西周初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约莫1000个左右,这个数字不会太离谱。

  到了战国末期,变得只剩七个诸侯国了,那就是战国七雄。

  由千国变成七雄,这中间必定伴随着剧烈的吞并与灭国战争。

  而楚国,应该就是灭国最多的诸侯国。

  从西周开始,楚国就启动了战争机器,开始对外疯狂扩张,依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楚国吞并了约莫4个诸侯国,春秋时期达到对外扩张的顶峰,灭国60个左右,然后在战国时代又是孜孜不倦灭国16个左右。

  不吃掉这么多国家,楚国如何发展成后来的世界第一大国?亚历山大帝国覆灭后,楚国就已经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可以说,楚国几乎是统一了中国南方,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

  楚国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搞扩张?它的扩张历程,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楚国在商周时期一直被认为是蛮夷之邦,就是南蛮。楚国人则认为自己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也是中原华夏民族的后裔。中原王朝则不认同楚国的中原身份,楚国则偏要认,就如同两个人吵了架,然后开始搞冷战。楚国则干脆不再向周王朝进贡了。

  周王朝顿时怒了,嘿!小样,敢挑战我?周昭王立刻率领集结了全国兵力的六师大军南下攻打楚国,但是面对只有两万兵力的楚军,周朝军队在汉江边几乎全军覆没,周昭王更是直接落水而死。

  楚国人由此意识到,呦呵!原来自己这么牛逼,自己动动手脚,老迈的周朝就得浑身颤抖。

  从此以后,楚国开始了不停地打仗。

一般而言,中原国家养尊处优,军队没得到太多大战锻炼,战斗力退化严重。反倒是居于四夷位置的国家,战力爆棚。

  就比如,在南方经常与南蛮作战的楚国,在北方经常与北戎作战的晋国,在东方经常与东夷作战的齐国,在西方经常与西狄作战的秦国等,这四个国家,便是春秋战国时最为强大的四个国家。

  而楚国,一顿扩张猛如虎,势头最跳,成了中原诸国尤为恐惧的国家。春秋争霸时期,各国互殴,大多时候有个基本的套路,谁揍赢了楚国,谁就能称霸。

  比如齐桓公率领各国联军打怂了楚国,最终称霸。宋襄公也想称霸,就去打楚国,结果失败,称霸梦碎。晋文公也是同样的套路,以“退避三舍”之计打赢楚国,这才独霸中原。接下来,晋国与楚国就是互相打来打去,打了一百多年,堪称晋楚版的“百年战争”。

  楚国如此的战争行为,便是它的外在表现。

  下一篇文章,我们再来聊聊楚国的“内在涵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俗故事中的历史:先秦最大国之楚国序篇(上)——楚国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