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好父亲,胜过100个好校长;论爸爸陪伴宝宝的重要性。

1个好父亲,胜过100个好校长。这句话道出了爸爸在育儿道路上,爸爸的重要地位。在我生宝宝之前,我曾和我老公探讨过这个话题,我当时和我老公说,如果我们家生的是男孩,你一定要多陪伴宝宝,要不然我担心宝宝会太娘。

传统观念,大家都认为,妈妈是育儿道路上的主要承担者,都忽略了父亲的力量,忽略了宝宝可以从爸爸身上得到很多不同的东西。

我老公家一个远房亲戚,妈妈特别强势,孩子什么都得听从她的安排,而一直在中学考试成绩很差的儿子,一直从她这里得来的是否定与批评更多。不断的批评与否定,加上她不断安排的辅导班,闭门培训班,孩子成绩没有任何起色。从与她儿子相处来看,她儿子没有主见,唯唯诺诺,基本就是她的强势,爸爸的缺席导致。那会,我真实感受到有个强势的娘,就必然有个懦弱的儿子。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就是因为这个远房亲戚的案例,此外,还有以下两大重要原因。

1、爸爸陪伴,会让宝宝模仿,得到更多宝贵品质

在宝宝心目中,爸爸往往是力量、权威的化身。爸爸陪伴宝宝,会和妈妈完全不同,让宝宝得到的东西也完全不同。像宝宝跌倒了,妈妈会急着去扶起来,问哪里痛,有没有伤着。而爸爸则会鼓励宝宝自己爬起来,让宝宝勇敢。像妈妈陪伴宝宝,总会担心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几乎大包大揽。而爸爸会撒手不管,只要孩子不磕着碰着,就会让宝宝自行玩乐,这样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像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出什么事情,都是爸爸负担和做决定,会让宝宝学习和模仿到责任的意识。甚至于日常生活中,爸爸能扛起重的东西,宝宝也会模仿去推动更重的东西;爸爸在妈妈受委屈哭的时候安抚得抱着妈妈,宝宝也会过来抱着妈妈,学着宝宝拍拍妈妈的后背;爸爸在开家庭会议,确定一个事情,宝宝也会模仿,挥挥手说,就这样定了。

2、爸爸的陪伴,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确实,我们有个亲戚的宝宝,一直是妈妈在老家带,爸爸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不仅宝宝和他不亲,而且因为爸爸长期不在家,很多同龄小朋友耻笑他,甚至说他没有爸爸。这个导致他心灵脆弱、内心缺乏安全感,甚至易暴易怒,经常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最后不小心重伤了一个小朋友,爸爸才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把宝宝和妈妈接了出去,一家人一起生活,有空就陪着宝宝,宝宝的性格才有所改观,越来越自信,也没有再和别人打架斗殴。像明星成龙和房租名,成龙因为拍戏,鲜有机会陪伴房祖名,甚至在儿子读中学,他还在小学门口等放学,才会有后来房祖名吸毒自毁前途的事件。

那爸爸怎样才能做好高品质的陪伴呢?

现实中的爸爸,不是一到家就手机不离身,就是忙到三更半夜不着家,好像带宝宝是妈妈的天职,与爸爸无关。

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有高达77%的父亲因为各种忙碌,而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仅仅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仅不到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过3个小时。

那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爸爸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陪伴宝宝才最有效呢?

第一,陪伴宝宝阅读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每天工作非常忙,但是他坚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亲子阅读,因为他知道阅读对于小孩的重要性,并且他也享受这样的亲子阅读时光。有一对夫妻,爸爸和妈妈在家里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每天都会抽2-3小时,带上女儿在阳台读书,女儿不到四岁就会背诵四书五经。阅读,是爸爸给宝宝最宝贵的礼物。

第二,陪伴宝宝做游戏

明星邓超就是一个超级会陪宝宝玩游戏的高手。宅在家里,他会把自己的手臂给孩子当画布,而且无论孩子怎么玩,他都不生气,而是秒变“邓三岁”,让孩子沉浸在游戏的气氛当中。我堂妹的老公特别不错,每天回家就陪宝宝在家里玩捉迷藏,还有积木比赛,宝宝的智力发育特别不错。我老公最喜欢陪我儿子玩水,一大一小在阳台拿着水枪,嘁嘁嘁,玩的不亦乐乎。

第三,陪伴宝宝去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我一个特好的闺蜜的老公,在这个方面特别用心。基本每个月都会带着老婆,宝宝周边旅游。而且旅游之前,他会抽时间给宝宝读这个旅游城市的风土人情,还会打印图文出来,圈出重点,给宝宝做成一份寻宝图,旅游结束后,再和宝宝重温下寻宝图的内容,让宝宝加深对旅游城市风土人情的理解,并得出自己的感悟。现在他们宝宝10岁,基本把周边城市跑完了,眼界也特别开阔。

你可能感兴趣的:(1个好父亲,胜过100个好校长;论爸爸陪伴宝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