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张爱玲,系出名门,孤傲一世。
但有一件事她却至死却也未触碰,那便是为人父母。
她说:「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
还说:「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
张爱玲看待世界一切事物的眼光自有其独到之处,对待为人父母这件事也是目光如炬。
张爱玲对于为人父母这件事是非常慎重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老国度里,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从没落的帝国时代走出来的女子,
敢于不要孩子,肯定是处于某种深层次的考量。
抛开个人经历与思想差异不谈,但从其对父母这一“职业”的重视程度来说,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她在《造人》一文中说:「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
为人父母不易,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的。
而事实上,做父母这一件事,是一件令才女都望而却步的事。一不小心就会落尽陷阱而不自知,
等到与孩子的关系支离破碎,猛然回首才发现,原来为人父母也是要时时警醒、处处留心,许多想当然的事都是错的。
为人父母也只是人,不可能是万能的神。
张爱玲说,「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
她只是揭示为人父母的重要性。
当张三先生和李四小姐变成了张爸爸和李妈妈,
张三和李四毫不犹豫的给自己披上了“父母”的外衣,
他们不自觉的开始进入角色扮演,
李妈妈在孩子面前尽量无所不能。
张爸爸对孩子的问题尽量逢问必答。当然,幸亏有百度。
我相信,目前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做的。
而且这样做的意图是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和赞赏的。
但是他们这些行为,无助于做好真正的父母。
忘记自己是人而不是神,这往往是初为人父母者最容易犯下的第一个严重错误。
原因,很简单。假设是你,你会真心去喜欢一个自以为是神的人么?
我们做过专门的采访,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我爸爸是个假惺惺的人,明明不知道,还骗我说知道,原来他只是在网上查到的,亏我以前那么信任他。」
「我妈妈也是那样,明明就不喜欢我看电视,还非要装作说没关系,装作很大度,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虚伪,小人。」
请记住,孩子不会在乎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真的无所不能,真的无所不知,
他们更在乎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也会犯错,也会道歉,
可以谈心,可以聊天。
把“父母”这一角色神圣化的后果很显而易见。
一开始会让自己变身无所不能的提供者,
而后随着孩子的长大,你不再能全部满足孩子的需求,
为了维持自己长久以来的虚荣心,
你就会迅速转变成凌驾于孩子之上的评判者,对孩子的选择和喜好随意评价,甚至随意羞辱,任意耻笑。
还会变本加厉的发号施令,让孩子做这做那,或者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你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或者是刻意杜撰?
这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和无数咨询者的亲身经历。
其实这种转变很容易可以理解。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身上的职责和重担,一旦到了无法完成或者满足别人的时候,就会发生一系列情感上的嬗变。
这样做的父母,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是在为了弥补自己幼年时,自己父母对自己犯下的错。
故而,他们感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爱自己的孩子,
必须无条件的容忍和接受自己孩子的一切行为,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确保公正,
必须抛开自己的各种需求,为孩子作出牺牲,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变卖豪宅,而到名校旁边买一套逼仄破旧的小房子的父母。
他们把这种行为和心理发展到了极致,从而产生了一种叫学区房的产物。
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给完全束缚住,
为孩子报名各种天价的辅导班、补习班,
为孩子支付超过自己能力的研学旅行费用,
我敢说,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怂恿下,
「学区房」「补习班」「研学旅行」「出国留学」……
商人还会制造一个又一个名目,一次又一次的兜售焦虑恐慌,
让你甘心情愿的掏出血汗钱,为了你的孩子抛弃自己的生活。
这个时候,你已经超出了人的能力和范畴,而完全把自己当神了。
你不再追求自己的正常生活,为了孩子,你甘愿放弃了一个作为正常人的需求。
我想说的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起跑线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然而,你有没有认真的,坐下来,问一下你的孩子,你在他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的父母是人,而不是神。
他们喜欢的是他们的父母作为真实的人,而不是作为演员去扮演某种角色,假装成某个不符合他们本性的人。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眼中都变得一文不值,变得没有人性,
那么你再多的付出,又能换来什么?又能带给孩子怎样的人生?
我们找个问题,始于张爱玲的话,那我们也用她的话作为结束吧。
她说:「多半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都是很平凡的,还不如我们这一代也说不定。」
这一点,你又能接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