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挑战日更的第20天(充分挖掘内在动机)……

今天是我挑战日更的第20天,今天过后我在昵称后面就会有一个蓝色小图标,上面有个“20”。

想说说我这20天日更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未来可能的走向......

我的20天日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萌发并参与拆书帮哈尔滨索菲亚分舵王辉教练组织的7天读写训练营;二、咬牙切齿地完成了7天的读写任务,自己也确实在其中收获了一些能量;三、王辉教练“得寸进尺”地邀请我们参加挑战20更活动时,我选择的不是“坚持”而是“继续”。


在我看来,“坚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一些阻碍,但“继续”就好像容易很多,有种顺其自然的感觉。这好像就是王辉教练说的“别给自己加戏”,只要做就好。

德西效应:挖掘真正的“内部动机”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他将学生分为有奖励组和无奖励组,有奖励组每完成一道难题后,就得到一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学生在解题后没有奖励。一段时间后,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休息。
德西的研究人员持续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有奖励组在休息时只有很少的学生继续解题,而无奖励组的学生则有更多继续解题。
由此,德西得出结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工作动机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降低。


通俗地说,就是让人们对某件事非常感兴趣(内在报酬)时,如果同时提供了物质奖励(外在报酬),那么,反而会减少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这个理论,被称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的不兼容性,当人们因为兴趣、爱好或成就感等内在报酬而努力的时候,他们相信这件事情是纯粹为自己而做的,最大的价值是取悦自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动机会从取悦自己逐渐变成取悦报酬的给予者(外部评价体系),即使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但这种动机转换会随着一次次的物质奖励而逐渐在潜意识中扎根。最终,从“自驱”变成“他驱”,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跟着消失了。


举个例子: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喧哗,令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请你们继续再这里玩耍,我每天都会给你们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当然很高效,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次处理,这次却只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了。这一回,孩子们有些失落。第 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到了第四天,孩子们依然来嬉闹时,老人不再出来给他们钱了。于是,这些孩子非常生气,他们发誓再也不来这儿“增添热闹”了。从此以后,他们果然没有再来过。
        这个故事里,老人成功地把内在报酬(玩耍的愉悦感)转换成外在报酬(钱),也因此把孩子们原先乐在其中的玩耍变成了一份有报酬的工作——他们失去了兴趣,当报酬没有了,也就没有玩下去的动机了。


原本是处于内心做的事情,一旦外加上外部报酬,时间一久,大部分人们会更关注外部报酬而忘记了曾经的初心,遗失了初始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挑战日更的第20天(充分挖掘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