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故事。
道光年间,湖南湘乡县有一个读书人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回一篇文章绝不睡觉。
有一天黄昏,他坐在书桌前背诵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
结果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怎么也背不过,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醒来一看,他还在那里背着呢。“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听来听去,连小偷都背会了。到后来,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小偷实在是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这个年轻人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笨样子,还读什么书?”
你听我给你被一遍,然后从头从头背到尾,一字不差,最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在这个年轻人,目瞪口呆。
大家知道这个读书人是谁吗?曾国藩。
这个故事当然是个传说,但起码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曾国藩确实很笨,二是曾国藩确实很笨。
又过了几年,道光十二年,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和曾国藩有一次踏上去往长沙府考秀才的路上。
他两都背着几十斤的考蓝带着全族人的希望,走在考学的艰难历程之中。
这已经是父亲曾麟书第十七次参加秀才考试,前面十六次都落榜了。这也是曾国藩第六次踏上考场。整个湖南湘乡县都读书人,都把他们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
还考什么什么考,我看老曾家家就没有秀才的命,祖上就是个大佬粗,还笑话曾国藩,大有和父亲一样的结局。
这一次考试,曾国藩压力也是巨大,父子两个都拼了命,两人如果再考不中,实在是丢人丢到家了。
压力带来动力,曾国藩觉得发挥的不错,精神非常振奋。
到了发榜这一天,曾家父子满怀期待的去看榜。这一次父亲曾麟书的名字赫然在列。老曾家的遗传基因确实一般,56百年了,也许是老天爷可怜他们,老曾家破天荒出了一个秀才。
可是,曾国藩在榜上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第六次落榜了。不过曾国藩却在榜旁边的告示牌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曾国藩不但落了榜,还被考官严厉批评。“文理欠通”,这文理欠通,就是最重的批评。这下子,曾国藩等于在全省都出了名。
这对曾国藩来说,是极大的刺激。曾国藩后来回忆,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挫折。
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让曾国藩承认一个事实,他虽然有着极大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他一个和进取心匹配的大脑。
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太低。
但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天生的韧劲。他不但很快认清了残酷的现实,依然没有放弃继续苦读,并且找到了办法,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差距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超人的努力。
为激励自己,他给自己又取了个名字。叫做涤生。重新洗心革面。这一次的“文理欠通”的耻辱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要破釜沉舟,再一次发奋,挽回自己的颜面,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反复思考,我到底差在哪里。
道光十三年,曾国藩继续考秀才的路上,这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考上了秀才。紧接着,第二年考中举人,第四年又考中进士。
为什么考秀才这样艰难,考更难的举人和进士如此轻松呢?
原来曾国藩的基础打的非常扎实,艰难的科举之路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天下之拙,等能战胜天下之力。
曾国藩这一生,全靠笨功夫,读书不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了他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吃苦精神。
笨拙看起来很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的越快。他后来带兵打仗讲究:“结硬寨,打呆仗”。表面简单笨拙,实则大气磅礴,所想披靡。
这就是曾国藩一生成功最重要的秘诀。越笨拙,越努力。今天我把这个秘密分享给大家。从今天开始让他们去做聪明人吧,我们一起做个笨人,越笨拙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