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6)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出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曾任马其顿国王的御医,这使得他后来有机会成为太子的老师,而这位太子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里士多德能够有机会当太子的老师,主要是因为他在柏拉图学院学习了20年。他从17岁到37岁,都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曾给他取的绰号是“阅读者”。


他受到柏拉图的启发与引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思想,他虽然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话,但事实上他对柏拉图推崇备至,认为世间只有柏拉图能以言行昭告众人;凡有德者必有真乐。


因此,在构建哲学系统的大方向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可谓殊途同归,都是想确立人生的至高目标,也都把生命的意义当作爱智者的核心关怀。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担任马其顿太子的老师,直到50岁时回到雅典,在利西翁建立自己的学院。


他与学生们经常在回廊一边教学,一边散步,所以后代有“漫步学院”之称。


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大量资料,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


针对有形可见、充满变化的自然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科有:气象学、动物学、解剖学、植物学、灵魂学等。


针对人的思考方法,他创立了“逻辑”,内容包括范畴论、解释论、分析前论(即探讨真理)、分析后论(即探讨证明及原理)、题论(即探讨辩证法)等。


哲学的核心学科“形而上学”,是公元前1世纪,其后代弟子整理他的著作时,因位置在物理学之后而得名。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有专门谈政治学与伦理学的作品,都是哲学史上的创举。他另有作品涉及修辞学与诗学,可以划分为美学范畴。


以亚里士多德所著,人类的知识结构如下:

科学知识分为生产性的、实践性的、理论性的三个方面。


生产性的知识包括技艺、修辞学等。

实践性的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

理论性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和神学。


其中自然学科又包括植物学、生物学和化学等。

数学包括算术和几何等。

神学包括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等。


生产性的科学知识,是指具有创作的性质,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产品。


实践性的科学知识,则涉及个人与群体的具体生活处境。


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最能符合知识的要求,要以无私的心态去从事研究,所谓的神学一词是广泛的用法,探讨人的心灵或精神能够在“爱智”之途上达到何种高度。


我们来大致比较一下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承启关系。


柏拉图认为人类知识具有统一性,要统一于理型界;亚里士多德同意此一构想,但认为达到统一性应该从经验出发,不可忽略感觉所得到的一切。


柏拉图对逻辑思维与辩证法多有着墨;亚里士多德则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学科。


柏拉图关心真实存在的基础,并以“理型”为其答案;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而上学”,说明变化并非全属虚幻。


柏拉图对“知识”的有效性提出像“回忆说”之类的特殊见解;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著名的“四因说”来响应。


西方哲学有两大系统:一派重理性,另一派重经验,这种过度简化的区分与对立,就源自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的学说,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分由人类生命的两种需求,去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命蓝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哲学,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