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移动第五屏?

移动互联网让手表这一传统工具被重新定义,屏与内容交替创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2012年5月,一家名为Allerta的公司开始预售其叫做Pebble的智能手表。虽然被称为手表,但这个产品怎么看都已经是另外一种终端:它可以通过蓝牙和iOS、Android设备连接,借由智能手机进行通话、短信查看和邮件的收发;提供多种运动比如跑步、骑车的程序下载,让手表成为运动时的监控和即时信息查看装置;经由测距程序,在手表所支持的高尔夫球场,你随时可以轻松查看到自己所在位置和球洞之间的距离。

如果说这一切还不算什么,那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有趣的:Pebble手表开放了API(需要达到一定预购门槛),开发者通过并不复杂的过程,就能让自己智能手机上的App和它打通,并且将通知信息直接推送到手表屏幕上。也就是说,在很多状态下当你收到信息,不管是社交网络上的一条更新或者一封新的来信,你只需要抬起手腕,它就会提醒你并将内容显示出来。

这岂止是一台手表,它分明已经是手机的延伸,一种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新型移动终端。

在Kickstarter网站上,Pebble手表这一项目截至关闭,总共收到了来自近7万名赞助人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助。在产品还没有任何样品的前提下,已经卖出了10万台。

对“智能手表”这种新型终端来说,玩法还在慢慢摸索,一切才刚刚开始。可是,它广阔的发展潜力已经初露端倪。

第五屏

Pebble并不是Allerta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表,在此之前,它还有一款在国外颇有名气的手表inPulse,只不过那是为黑莓平台和信息推送服务度身制作的。

在这一领域,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家伙——那就是苹果第6代iPod Nano,只不过它是从另一个方向杀入的。以随身音乐播放器为起点,融合了多点触摸等技术,Nano 6取消了苹果惯用的圆盘操作方式,变成了一个方形的“表盘”。在明显的提示之下,众多配件厂商发现了商机,纷纷推出为Nano 6定制的“表带”,让它成为了真正可佩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并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iWatch。它与Pebble最大的区别是定位于独立的超小型便携终端,而非智能手机的延伸。

除此之外,索尼爱立信的新款智能手机也曾搭载名为Smart Watch的手表配件,能与自家的手机共享资源,但它并不开放,只能被视作对手机的一种配件服务。佳能也推出了运动手表Forerunner7(FR70),专注于与其他运动器械的打通和运动数据的获取与通知。

这些逐渐成型的产品都有着不少共同点:佩戴在手腕上——无负担随身携带的最佳方式;在方寸之间拥有自己的存储、计算和显示能力;不只提供时间,而且还有在各个场景日趋丰富的信息;与其他终端信息互通。因为人看手腕的方便性,它们都能充当一部分“通知器”的功能,很多时候不用再去与其他终端如手机或跑步机进行信息交互。

虽然还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但这些“智能手表”正在彼此交汇并向着相同的方向前进。在传统的四块智能屏幕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电视之外,人们生活中第五块屏幕正在越来越显示出其力量,这就是智能手表的手表屏。

“第五屏”虽然不可能具有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和显示能力,但因为手表佩戴的随身性更胜手机,它比手机显示出更强的移动性。这正是为什么大部分智能手表都将“运动”列为自己最重要一项功能的原因。

在Pebble的官方网站上有这么一句话:在你的手表上轻瞥一下,即可看到手机通知。看似只是方便一点,可在很多场景之下你可能并不适合随时掏出手机,这时候它就能派上大用场。

在无线传输技术成熟、移动互联网内容越来越丰富且移动终端日渐普及的前提之下,智能手表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它只需要有能力将人们需要的信息显示到手腕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离人最近的、最能与人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

重新定义手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具有现代意味的战争中,“更加准确的时间”成为了战略战术执行中的关键要素。几乎在同一时刻,多个国家的军方都意识到了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在很多场景下,戴在手上、随时可以掌握时间,比从胸前掏出怀表更方便。

军事需求迅速演变成了大众需求,作为新兴事物,手表因为其便捷性,很快成为了人们最主流的承载时间的产品。

如果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来看待手表,它最初的“内容”或说主要应用只有“时间”而已,人机互动的界面是表盘与调节时间的转轴,而计算能力则交由一系列复杂的机械齿轮来完成。

在此后手表的演进中,从自行上弦提供动力,到瑞士人将怀表的主流应用——计时和日历——微型化后放到腕表上,再到1952年电子表、1967年石英表乃至之后光波表的诞生,可以说手表的基本功能都没有太大改变。技术改变的只是它所提供的唯一内容——时间——的愈加优质,以及整个产品的使用体验。

内容层的穷乏,使得当有新的终端也能提供时间服务之时,整个世界的手表业开始无可避免地衰落。人人都有手机时,手表逐渐从重要的时间工具,变成了一种装饰品。

可是回顾手表的百年历史,在提供时间之外,手表置于腕上的移动便捷性、即与人最接近的人机互动方式,这一优点却始终无法取代。“从胸前掏出怀表”和“从裤兜里掏出手机”,这样的动作何其相似。

手表所欠缺的,只是内容而已。

为了让手表完成向移动“第五屏”的革新,新一代“钟表匠”们,或者说新型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们可谓殚精竭虑。它要有移动终端的能力,要有很强的可拓展能力,可同时它最好还能继承以前手表“待机”时间长、全天候适应等种种优点。

因此,现在逐渐主流的智能手表,多半采用电子纸(e-Ink和e-Paper)屏幕,这让它更加省电并且能适应烈日等大多数移动场景;为了让它待机更长,在加入其他信息的同时,Pebble等都不约而同地取消了手表秒针的模拟设计——因为秒针每走过一秒就意味着屏幕必须刷新一次,而是只显示时针和分针。这也让智能手表的待机时间远远超过手机,达到了一周甚至更久(当然,苹果iWatch不算)。

除此之外,智能手表加入了内置震动马达、三轴陀螺仪甚至是GPS等传感器,打下了新的硬件基础。

而在这些基础之上,以Pebble为首的智能手表通过开放API数据接口的方式,将已经非常繁荣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与手表对接,并不断挖掘各种适合于智能手表的垂直应用。

当充分且可控的内容涌入“第五屏”,再也不是单一显示时间的工具,手表必将重燃生命力,并以新移动终端的形式继续成长。

九屏时代与硬件驱动的创新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现在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的“三屏时代”,在智能化普及的过程中,智能电视将成为第四屏,而在未来的世界,屏幕将无处不在。

如果再深一层思考,这样的转换要完成并不简单,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不同的屏幕在不同的场景下被使用,而要让每个屏有用,其中的内容至关重要。

在西方,台式机最初普及的重要动力是办公软件这一内容,在商务办公这一场景。而在中国,家庭宽带及娱乐则是普及台式机与笔记本的主因。

而当下正火热的移动互联网,无疑像微博这种快速消费的轻便信息,以及大众点评网App这样彰显移动特性的内容服务,还有正在大量产生的移动产品及投身其中的移动开发者们,是智能手机屏普及的重要动力。

如果粗略划分,在社会中当下常见的有9种屏幕,除了已经智能化的三屏,正在智能化的电视屏,刚刚露出萌芽的手表以外,还有平板、投影、大荧幕、眼镜这四种。其中,电视应对的是家庭客厅场景、手表应对的是个人超移动场景、平板应对的是有限移动场景、投影应对的是会议室等多人协作场景、大荧幕应对的是大型活动场景、眼镜应对的是个人浸入式体验场景。

每一个屏幕,所在的场景都需要有专属的内容,就像手表那样。

在这个过程之中,硬件会首先完善,其次是带宽与通信能力(网络),而当标准化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搭建好之后,大量的内容就会循着进入。每一个屏幕所需要的内容,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网络已经越来越完备,而内容方已经成长起来了许多的互联网企业和成熟的开发者,在这个智能化越来越加速的过程中,真正能让机会变成现实的,首先是在九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硬件,比如与以前全然不同、更强互动与更互联网化的大荧幕、投影乃至眼镜。

硬件驱动软件、软件驱动内容、内容反哺硬件,尤其当台式机、笔记本、手机都已经进入缺乏突破性创新的平台期时,在新的屏幕上,以新思维所创造出的创新、开放的硬件至关重要。

这就是在手表上正在发生的事。

相关文章:

  • 电视正在失宠?
  • CES 2011:移动互联网的“英雄联盟”
  • 草根撑起第五媒体
  • 科技改变商业 创新赢得未来
  • 互联网第三次上市潮
  • 乐Phone的另一种路径
  • 中移动的不确定未来
  • 创新工场到底是个啥?
  • Facebook值1000亿美元吗?
  • 互联网营销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变量,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科技,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