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牛神车之Tesla Model S”谈创新

最近微博上很火的现实版的钢铁侠Elon Musk

http://tech.caijing.com.cn/2013-05-12/112768934.html

和他公司最近推出的神车: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2357-19690039-1.html


从“最牛神车之Tesla Model S”谈创新_第1张图片

然后我看了水木社区的一些讨论:

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AutoWorld/1936440496?p=1

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Musk做了不少事情,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是成功的,包括paypal,spaceX,甚至于今天的Tesla。

为什么他能成功?

paypal的成功可以理解,国际版的支付宝么,在因特网上第一个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支付类服务,非常基础。这个点子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但像Musk那样在上大学第二天就决定退学做paypal这样的人很少。

spaceX的成功有点费解,但放在奥巴马大幅削减nasa的支出的背景下,也可以理解。美国有很多航天工程师,他们在nasa找不到工作,于是到spaceX做一些航天技术低成本化的工作,也可以理解。可以说,spaceX并没有引起航天技术的质变,spaceX也没有让我们能瞬间到达太阳系外,spaceX降低了航天的成本,从而让更多人能航天,从而或许有一天能让陷入僵局的人类航天技术进行破局。spaceX的成功,是构建在美国几十年对于航天领域的投入上。

那么Tesla呢?Tesla在商业上非常的聪明,从高端开始,以高价提供高质量的跑车,然后打算从高价高质的车子作为突破点来进行低价车的进化。

从上面这三个故事中能看出,Worse is Better,很多时候降低一项技术的成本,能反过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苹果PC,到IBM PC,到组装机

从OS360,到Unix,到Linux(Lisp不幸死在路上,但亡魂还一直在飘)

从普通手机,到智能机,或者到google glass

Musk能否将他在IT、航天领域的成功复制到电动汽车Tesla上呢?

我的答案是——不。

Telsa目前最优秀的电池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对电池的布局和充放电管理来达到长路程续航的目的。

IT技术这三十年的成功的大厦,是建立在摩尔定律这一规则之上,摩尔定律的起作用,说白了就是一点,我们不断的用小的机器来制造更小的机器(费曼语),把集成电路通过种种工艺做的越来越小,而凝聚态物理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凝聚态物理目前是各种经验的拟合,并未超出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的范畴之外。也就是说,只要在芯片制造领域堆积海量的资源和人手,拿着量子力学的原理去套,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作出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目前IT领域的繁荣,是从二十世纪初就打下了基础,那些量子力学的大师们已经把前面的大路指了出来,在肖克莱;巴丁;布拉顿发明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后,后面的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后面就是一个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让商业来扩张技术的使用,降低成本。

但是在电池技术这一方面,这个世界的基础研究非常的痛苦而缓慢。从早期的铅酸电池到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仅仅提高了7倍多。http://xueqiu.com/3278948520/23645234

也就是说,在电池领域,没有——摩尔定律!也就是说,雪崩式的大发展目前不可能像IT领域那样复制到电动汽车领域。当然我不是说Musk做的事情毫无意义,至少那些软的东西,电池的管理和控制是可以复用的。实际上,我的感觉是,目前人类在能量存储领域点错了科技树(用化学电池来存储能量)。这个分支或许会有发展,但不可能达到几年内性能翻一番的地步,先天不足。当然我还是非常佩服Musk,他是个有实践精神的企业家。

最后我想说说创新,创新有两种,量变的创新和质变的创新。Musk这样的企业家,能做的是量变的创新,但是在目前的电池领域,人类更需要肖克利这样的科学家,能作出质变的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最牛神车之Tesla Model S”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