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说,和我结婚两年了,才大概知道交互设计是做什么的。(我还经常给她讲我在做什么设计)
老爸前几周把我介绍给他朋友,说我是做人机智能的。(HCI和AI还是有点远好吧lol)
所以,对家人和朋友,做设计的人经常讲不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
以前雅虎的老大说过一句话:
When I worked at Apple, I remember the panic Steve Jobs inspired simply by walking the halls & asking "What are you working on?"
也是这个意思,其实很多人不能用一句话讲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价值是什么。
我觉得设计师一定要在这个点上没有问题,因为简短的语言归纳能力对设计师太重要了。
我之前写过一些设计准则、设计思辨的文章,很多朋友问我,有点复杂,有点专业,能否简单明白地说一下。的确,对于设计师本来的圈子来说,这些思路可能不是难题;但是对于设计师面对的广大群体来说,很多设计的话题需要有一种更简单的说话方式来概括。
试想下这样的场景:
一个技术人员问:这个产品为什么要做专家访谈?
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问:设计中的品牌性到底如何体现?
一个朋友问:你明明是理工科毕业,不是学美术的,为啥要做设计?
一个业务线领导问:这个产品设计的统一性做的如何?哪儿有问题?
一个产品经理问:老听你说Affordance,到底是什么意思?
……
也许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回答方式。我平时也会中规中矩地回答这些问题。周末我想,其实可以用另外一种轻松的方式来回答。就像之前写的一篇关于演讲的文章,用听众熟悉的画面来进行描述。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下如何完成这样的描述。类比、隐喻、幽默,无论怎样,用听众懂的方式讲清楚设计师想表达的重点、逻辑、和思路。
不优雅一把,这次就用公共厕所吧,每个人都进过公共厕所。我假设听众是男同胞,我举的例子是男厕所。所以这里,男厕所是产品,进入男厕所的男同胞是用户。
你进入厕所前对这个厕所的预期,进入厕所后对这个厕所所有环节的使用体验,以及从厕所出来后你对这个厕所的印象。这就是用户体验。
在腾讯的时候,厕所的洗手台是手伸过去,水自动出来;在华为的时候,厕所的洗手台是按一下按钮,水流一段时间。我刚从腾讯到华为的时候,经常伸出双手等洗手台出水,等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个洗手台不是自动出水的。
那再想象下,如果一个厕所有3个洗手台,1个是自动出水,1个是按一下按钮出水,1个是旋转一下按钮出水,用户会不会疯?
另外,从厕所的角度来说,安装3个洗手台用一样的设备方式,也会更省成本。这就是一致性。
产品应该把核心功能做到极致。
一 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厕所洗手台的自动出水功能。这个功能很多厕所都有,很简单,手伸过去,水流出来,洗手。但是,不同的厕所,用户体验的差别很大。手伸过去 的时候,机器的识别敏锐度,水流的速度,水流的量,水流持续的时间,水流提示音等等,都是影响洗手这个场景用户体验的维度。我记得在很多厕所的洗手台,手 伸过去洗手,各种方式都不能触发机器识别,水怎么都出不来。印象最深的是德国的厕所洗手台,手伸过去,机器识别,简单的提示音,水速和水量合适,然后持续 一段时间后停止,刚好是让你的双手可以去使用洗手液的时候,非常合理。
所以在积极拓展新功能新特性的时候,还是得回头专心把核心场景的用户体验做好,做到极致。
你去厕所的时候,厕所一般会有标志,分男女。如果男女标志太抽象以至于你看不懂,你就可能会进错厕所。这就是学习成本。当一个男同胞因为看错标志,进入女厕所,被一群女同胞打出来的时候,你还认为学习成本让用户错一次也是可以接受的么?
我理解很多产品没有办法,必须带来学习成本,例如运维产品这样复杂的。但是从产品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没有学习成本,不让用户犯错是起点,不能以事实作为借口来干扰起点的初衷。
产品的信息架构、界面、元素需要能轻易给出线索,方便用户认知、使用。
去厕所的时候,男女厕所门口的男女标志,能让用户第一时间不用动脑子就能区别开来,就是好的认知过程;反过来,用户要在门口看很久才能看懂,甚至要两个厕所的标志对比才能分出男女厕所,就不是好的认知过程。
设计应该符合自然,符合人在真实世界的使用习惯。
假设你去一个厕所,进大门往左是一片粉红色,往右是一片深蓝色,就算深蓝色的墙面写着很清楚的“女厕所”三个大字,估计很多男同胞也会走错。因为一部分用户会根据真实世界中人们对颜色的定义来区分男女。所以这个时候,设计不配合自然,会给用户带来困扰。
好的产品设计应该传递感情、品牌感,让用户惊喜有记忆点,让用户有品牌烙印。
一个泰式餐厅,就餐区和门面都是非常泰式的,那厕所部分也是按照泰国的风格来装饰,就是一种品牌感。一个餐厅的厕所能让用户聊天中出现,“那个餐厅的厕所很有意思,很不一样,使用起来很好”这样的对话,就是口碑。
用户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生活体验划分。有时是一次体验,有时是看到一则新闻,有时是听一个朋友说的。然后用户会按照这样的经验来选择判断生活。
这合理么?也合理,也不合理。从科学角度来说,样本量不足的时候,结论不一定准确。
例如用户会认为机场的厕所不干净,酒店的厕所不卫生。就算一个七星级酒店把厕所收拾得再干净,也很难扭转用户的偏见。换言之,品牌和用户感情烙印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这里。
设计问题还有很多,都可以尝试用厕所的例子来回答。
只要设计师对专业和生活有一定理解,就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你选择好了你的例子了嘛?:)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