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被扭曲成对象系统

最初的Ontology强调的是概念模型。

对这个“模型”的理解以可借助柏拉图的“在的世界”来达到。虽然我并不意味着这个模型就等于柏拉图的在的世界或位于他的“在的世界”中。

柏拉图的‘在的世界’更多注重的是对所谓“知识”的来源性的分析。这个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已经被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纠偏:柏拉图所谓的在的世界作为一种先验主义,是一种对人类认识方法的非常不到位的分析---逻辑实证主义极力反对形而上学的一个原因。

他们认为人类不可能从分析命题中得到任何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可以认为逻辑实证主义跟柏拉图的观点其实又是一致的---先验主义认为东西早就在那里,只是等着人们去发现。这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区别其实已经很小,只不过逻辑实证主义虽然也认为东西的确早就在那里,不过它们并不是你一睁开眼就立刻可以发现的。你需要去分析!)。

至于知识是怎么来的,知识到底在哪里,这些不是现在要讨论的东西。

但是“在的世界”对于帮助我们找到“概念”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帮助我们将思维从现实拉回我们的大脑(这是柏拉图最大的历史功绩。并且,我想,,,很可能是后人之所以能记住他的一个原因)!

所谓概念其本质上只是人类大脑内部的东西。将它与现实世界分离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概念才能够脱离瞬息万变的真实世界而独立存在(于“在的世界”也好,于大脑中也好)。

这一点如果联系计算机的话会更好理解一点。

比如我刚写了一篇贴子。但是如果我不把它存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存在。也不会有人承认它的存在。看美国的电视剧经常有一句话:No body, no murder!-----里面其实就藏着很深的认识论逻辑。Murder在这里其实是一个非常独立的概念,它并不随着谋杀事实的发生而自然地发生。它的发生,是由人类主观建立起来的。

所有其它的人类概念都是经历同样的过程被“建立”起来的。而且一旦它被建立起来以后,它便以一种完全独立于现实的状态存在于人类的知识体系或大脑中。

或者说,存在于蒯因的“信念之网”中。

而Ontology的概念模型,就是用来构建这张信念之“网”的基本元素。 

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信念之“网”。这张网有时候当然也是会改变的。但这种改变或者说发展,它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人脑并不是对世界的自然反映。否则的话,那人们对同一事物便将永远持有相同的观点了。因为只有一个世界。所以对它的自然反映便也会只有一种。

这就是Ontology对概念的定义:它是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的。

关于Ontology的其它三层含义其实很容易理解:Explicit, Formal, Share。指的是共享概念基础的对事物的明确的形式化说明。

可见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描述。

但是象任何其它事物一样,都将最终被曲解(或正解)。Ontology最终被解释成与面向对象非常相近的语义。这意味着其被从描述的层次一下提升到了对象的层次。

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在哲学上犯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Ontology被扭曲成对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