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落地”

  全球知名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规模将达到40ZB(泽字节),这意味着人均将拥有10多个500G硬盘。这摸不着、数不清的大数据究竟该如何使用?对新闻出版业的变革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9月6日,“大数据时代内容产业的跨界创新峰会”在京举行,旨在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落地应用。

  

  “十动”与“然拒”

 

  “十动然拒”,是网络用语,指的是非常感动、激动,有热情,然后——却拒绝了。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九如看来,传统媒体和出版社对于大数据的态度就有点“十动然拒”的味道。


  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冤枉——“大数据,我们一直在做呀。”其实,对于大数据,人人知晓,但对其理解上的偏差却是“一箩筐”。


  对此,曾经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多年的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郭全中深有感触。他认为传统媒体在做大数据转型的时候存在3个大的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仅仅把大数据当成工具和手段,而这样的思维一定会导致失败;第二个误区是把数字化当成数据化,比如将纸媒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就认为是数据化了;第三个误区是把新闻可视化当成数据化,毕竟,这只是数据化一个初始形态而已。


  或许正是因为如上种种原因,想找出一两个国内传统媒体、出版机构“玩转”大数据的案例,绝对需要绞尽脑汁——尽管大家都声称已经发力大数据了。


  更为可怕的是,当传统媒体还没有真正和大数据成为“朋友”,大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敌人”了。传统媒体现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焦虑:一个是话语权萎缩,一个是赢利模式难以为继,而这两种焦虑恰恰与大数据有一定关联。


  在南都全媒体网络科技公司总经理苟骅看来,话语权萎缩源于此前许多报道信奉的“差不多先生”模式,即常常基于对事实模糊的描述或者了解下结论,而大数据正在倒逼新闻的精准化。同样,很多广告主也是因为“不知道广告费的另一半浪费到哪里了”而与传统媒体渐行渐远。在这一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刚刚进行优化升级,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念和口号:“过去我们在生产新闻,未来我们一定要生产数据。”


  是的,生产数据,因为数据背后蕴藏着影响力,也蕴藏着变现能力。例如,《金融时报》开通免费专区供注册的读者阅读,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读者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于是实现用户的付费阅读,目前,《金融时报》的订阅收入已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再如,亚马逊通过自己研发的被业界称为“鬼打墙式的推荐”的精准推荐系统每秒卖出的商品达72.9件,这种精准推荐系统就是跟踪客户的所有消费习惯,不断进行优化。


  那么,目前传统媒体和出版机构对于大数据的运营开发存在哪些症结呢?“第一症结是思维定式”,国广星空视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明轩原来也做传统媒体,现在融入新媒体之后有一个感觉,就是传统媒体和出版业思维过于陈旧。他打比喻说,目前大家做的是产业链——内容生产、运营、广告、销售……就像农耕时代的从耕地到卖粮再回来耕地。但在大数据支撑之后,这条产业链裂变成一个产业生态圈,传媒人、出版人不能再线性思维。


  除了思维,还有什么地方也出了问题呢?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认为是行动。他指出,这两年所有传统内容出版社都在思考怎样利用新技术、大数据转型,但更多的是把技术当做内容的搬运工。“过去我们帮很多传媒和出版商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凡是在内部孵化新媒体事业部、数字事业部,几乎都没有做成的。”在他看来,能够主动“革自己的命”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必须有这种魄力。这一观点正如《人民日报》在一篇短评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敢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媒体产业如果不自我革新,就可能被推向边缘。

 

 

大数据如何“落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如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