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DB用户手册之 Cluster和RecordID的概念

【这篇是官方用户手册的第三篇。比起之前翻译的那些,这篇字多,几乎无代码,又很多长句子,翻译起来很痛苦,有些实在看不懂的话直接贴原文了,基本上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无伤大雅】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启动了OrientDB;这里将深入DBMS自身的概念:RecordID和Cluster。对于我们尝试使用控制台视图在上一节中。查看一个类的所有记录,用类名浏览命令。例如:
> browse class OUser

在本例中我们展示了这个数据库的所有用户,而且深入OrientDB的安全系统,但是现在OUser只是一个普通的类(跟其它类一样)。对于每个问题,控制台总是向我们展示结果集的记录数和Record ID。

首先它用作标识符来展示详细信息,展示记录的详情必须用display命令(display <#>    #是记录编号):
> display 0

OrientDB中的每个记录都有自己的self-assigned ID,而且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由<cluster-id>: <cluster-position>两部分组成。什么是cluster?

cluster是指一个记录分组。在关系世界的等价物可以是一个table,but a cluster can also record heterogeneous group, so the same type(说的啥玩意)。每个数据库可以拥有最多32,767个cluster(2^15),而且每个cluster可以处理9223372035000000000(2^63)个记录。The maximum size of a database to record and then record of 2 78, ie 302231454903657000000 records。Probably not even come close to these numbers,所以我们唯一真正记住的是cluster数量限制。

cluster有三种类型:
physical cluster(physical或local),直接写入文件系统
logical cluster,需要physical cluster支持,速度较慢,更沉重,但有不创建文件的优势。在多数情况下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在对逻辑使用文件数有限制的系统中,应首选这个cluster。
Cluster memory(memory):在这中类型的cluster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不稳定的,and therefore will be lost to the termination of the process or the server if the database is remote。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physical cluster是首选,因为它更轻量,更有效率。当我们想保存临时数据(比如缓存或应用程序?such as cache or application),内存cluster是好的选择。一个好消息是,默认OrientDB总是创建physical cluster,所以现在我们不用担心太多。

可以在控制台中执行命令显示所有cluster:
> clusters

在OrientDB的面向对象模型中,所有类的实例都保存在clustered ad hoc。按照惯例cluster的名字和类相匹配,但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改变这个模式。因此如果你想通过OUser(前一个例子中的)搜索cluster,由于OUser类和OUser cluster相关联,我们将得到相同的结果。
> browse cluster OUser

查询数据库,大多数NoSQL产品有自己的语言,它们或多或少有些复杂。OrientDB, however, between the various supports just a subset of SQL with new entrants to exploit the potential of the graph schema-less and not in the relational world。尽管这种选择可能看起来违反直觉,但却是仔细考虑过,因为考虑到现在很多人使用SQL DBMS,those who approach certainly has a background OrientDB relational,并且SQL可读性更高,也是一个简洁的脚本Map Reduce。

下一节我们将看到如何操作数据库中的记录(仅使用控制台和SQL linguagggio  o(╯□╰)o什么啊)。同时,将这些行输入控制台:
> select * from OUser
> select * from cluster:OUser
看看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orient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