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控设备最终测试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
,
现根据设备的实现机制、功能等方面测试,现把测试结果总结如下:(各厂家暂用A、B、C代替)
各厂家设备产品规格:
A:
协议流控网关
吞吐量
2GBPS
(单向
1GBPS
,最大
2GB
)
;
可支持连接数
4194304
,
IP
用户数
102400
,设备端口配置为:
4
×1000Base-sx(千兆光口)1×1000Base-Tx RJ45网管口 本地通信接口 Console1,一个管理端口
B
:协议流控网关吞吐量
2GBPS
;可支持连接数400万,最大应该协议数1024,端口数配置为:4端口 10/100/1000BASE-TX 以太网,管理端口连接服务器。
C:协议流控网关吞吐量 2G ;可支持连接数200万,最大应用协议数为1000多,端口数配置为:4端口 10/100/1000BASE-TX 以太网,无管理端口。
设备的基本性能:
各厂家流控设备的可能实现的功能总结如下:
1.
全网流量分析统计功能;
2.
灵活完备的带宽管理功能;
3.
内网IP统计、查询功能;
4.
单IP限速
5.
根据不同的策略阻断、限制非关键业务:
对网络内的P2P流量、QQ、MSN等非关键流量进行限制,以保证用户的正常流量
6.
策略可以基于时间、IP地址/IP地址组、应用三大元素灵活组合,实现多种手段进行流量控制,达到优化客户网络的目的
7.
详细的系统概况监控功能;
8.
实时准确的应用统计功能;
9.
全中文WEB管理功能;
10.
自定义报表功能;
各厂家不足总结如下:
A:
1
.由于该设备的实现机制问题,该设备没有服务器所有功能都由硬件设备实现,所以只能看到最近一周或者最近一天的网络流量,无法统计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网络流量。
2
.建立完策略后需要建立策略应该的时间段,但是同一时间段只能执行一个策略组。要想建立不同的策略
,
只能在同一时间段内的策略组内添加策略
.
3
、如果想实现对内网
IP
的统计,必须把内网
IP
流量统计功能打开,如下图所示,但是如果打开这个功能会影响设备的处理性能,更有甚者打开此项功能后,仍无法对内网单
IP
做统计。(与技术沟通后得知)
4
.该设备只支持一条链路,针对我们现在的两个出口带宽来说无法完全监控,但是他们还有更高端的设备可以达到我们的需求。具体功能没有测试。
5.
该设备通过
LICENSE
控制带宽的处理能力,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带宽处理能力为
300M
。
B
:
1
.该设备的采用
B/S
架构,所以流经硬件的数据都通过服务器采集,然后以
WEB
的方式展示给用户,这样如果服务器出现问题,那么任何流经网络的数据都无法展现给用户。
2
.在统计用户的带宽时只能显示前十名,针对某一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分析时,必须针对其做策略,这样随着用户的增加,无疑增加了网络管理员的负担。
3
.对内网用户做策略统计后,不会立刻看到统计报表,必须等待随机时间。
4
.如果针对某一内网
IP
做数据分析时
,
需要建二级主分析
,
此设备的一缺点就是建立二级主分析时
,
该设备不支持太长的定义名。
5
.生成的报表只能以
HTML
的格式展式给用户,无法生成
PDF
、
JPG
格式的报表。这也是其局限性之一。
6
.在对
P2P
协议限制下载的时候,一些伪
HTTP
协议无法识别,因此无法做到完全限制。
7
.该产品某些功能的实现,必须依据
C
:
1.
针对某一用户无法统计网络流量报表(既各种流量所占总体流量的百分比),只对看到某一用户时时的数据流量,并且对各种数据流量没有排名,对于问题用户不好排查。
2.
该设备没有管理端口,对于我们现在的网络架构有影响。针对其测试的产品无法监控两路线路,其技术支持说可以通过加一个插一个模块来实现。
3.
对于内网的用户,网络应用没有排名,因此对某一内网用户有突发流量无法统计。
4.
对于带宽预留,是通过带宽限制来实现,但是测试他们的这个功能无法实现,无法实现带宽预留,也就无法实现带宽保证功能。
针对以上三家的产品各有优缺点,但是一些主要的功能一定得可以实现。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