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多嚼不烂,看书的方法

书多嚼不烂,看书的方法  2007-1-26
转自ITAA实验室 [url]www.one-tom.com/bbs[/url]
我们做网络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满足实际的通信需求,对应的专业书籍很多,每年都有新书出来,基本
上RFC出来之后1年,厂家就会在软件上加载这些功能,再过2年,原文档就很全面了,之后2年,可能就会
以集结成册的方式出版,原版书和文档都是英文的,再过2年,快的话1年,就会翻译成中文出版,当然因
为技术、市场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书永远不会翻译过来,因为翻译得慢的话,再过2年这些技术就更
新换代了。像我们现在学的很多技术,到后面基本是依靠阅读原文档学习。对付这些技术资料,要有一个
方法上的提升,不断提升阅读的效率,否则就会出现积重难返的情况。一个老工程师看1本书,3-5天时间
就通览一遍,重点、难点可以做到了然于胸,基于能做到以下几点:
1、书上哪些是概述,介绍性质的内容,一眼看透,看的时候很快扫过。对付一大堆废话,能用高度概括
性的理解消化掉。
2、做简化法,技术上的开关很多,先把最简单的组合吃透再说,比如说配置端口协商有6种模式,但是老
工程是不吃这1套,永远只用手动指定的方式,其它5种既然不怎么用,看书也就省力了,不用费力去记。
3、有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见弱,甚至逐步退出,写书的人自身也有局限,有些技术被应用超过,并
不是全部可以预见得到的,另外有些专有的技术,有用得多的,用得少的,也有根本用不上的,看过去之
后,很快知道具体什么内容,哪天要用再查。这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4、技术的核心、重点,细细看透,看过1遍有1遍的效果,看1遍有1遍的收获,看完感觉知识架构更加系
统化。
5、知道哪些技术是连贯的,哪些是独立的,哪些是偏门的,哪些是了解即可,哪些是要精通的。
6、不拘泥于书的章节看书,比如说组播这个技术模块,可以看5-6本书的其中对应的一个章节,完全看透
学透。写书的人总归是要编排章节,但有效的模块化知识,在任何一个领域都站得住脚,拿得出东西,才
是是学习的目的。
7、看书的时候,知道有些细节是要立即记住并理解的,有些细节是可以动手设计个实验测试一下,看看
效果再决定,全部一味靠字面去理解浪费了很多时间,何况字面上出错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一步也能节省
很多时间,带着问题走,回头一次过扫荡个干干净净,记忆很深刻,掌握得很牢靠,而且又节省了时间。
8、遇到问题,该查哪页书,哪一页,哪个图表,书就等于大脑,大脑也就等于书,书装在大脑里,但是
大脑里不需要记住任何具体内容,有需要的时候知道立即查出来,不用担心忘记,不用费力去记东西,但
是又什么都忘不了。
初学者,看书的时候,也有问题,对应的问题具体不用写出来,就是上面这些情况的反面,在上面8点前
面加不知道三个字,就是初学者看书遇到的具体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做,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看书效率呢
?首先,和任何运动是一样的,不去练,有再好的办法也没法提升,跑步,每天都要跑,长期下来才能跑
得远。看书,每天都要看,看完1本,看第二本,看第三本,那么方法才能有所积累,有所提升,刚开始
最上乘的办法就是强迫式,若干本书,从头看到尾,这就是个硬指标。其次,书不是看一遍就能嚼烂的,
但也不是连着看10遍能嚼烂的,反复的真意,在于理解力提升之后再重看,一开始应该以每个章节为攻击
目标,甚至以具体的单个知识点为攻击目标,完全命中之后,再扩大。命中一些知识点之后,理解力就会
有所提升。再其次,书要能越看越薄,但细节要越挖越多,如果细节还没研究透,就把书看薄了,最后还
是不会。最后,对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书上都有说,但要注意,书上的案例一般是很大的,要用想象
法,做加减法,考虑一下小的网络怎么运用这些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