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科教父――钱伯斯
走出弗吉尼亚
中国人好像都比较熟悉美国的弗吉尼亚州。这可是个历史名州,为纪念英国伊丽沙白女王一世而得名。我们中国人熟知的“9。11事件”中被炸的五角大楼也在该州。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历史上有8位总统诞生于此州。而与之相邻的西弗吉尼亚州却没有那么幸运了。西弗吉尼亚州原本属于弗吉尼亚州,可是在1861年从弗吉尼亚州中分离出来。西弗吉尼亚州人崇尚自由,此州的箴言就是:“山地人总是自由的!”每想到西弗吉尼亚州,就令人想到那首著名的美国乡村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 西弗吉尼亚州在美国比较贫穷落后,有点像中国的贵州省。它有着巍峨雄伟的大山和蜿蜒清澈的河流,最适于哺育诗人歌手。当然这种对西弗吉尼亚州的评价已经成为历史,因为一颗商业巨星已经从西弗吉尼亚州冉冉升起,不仅照亮了美国,而且闪耀在全世界。他就是思科的CEO�D�D约翰.钱伯斯。
谁是钱伯斯?如果你发出这样一句问话,而且你又是从事IT的人,那么我劝你打自己一个嘴巴,如果实在不知道钱伯斯,那你也应该知道思科。如果思科你也不知道,那么你的这种知识缺乏是很危险的。
在中国,大家都知道有一个CCIE认证考试,它被传得神乎其神。传说考到这个论证后,年薪就是多少多少万。CCIE就是思科认证的网络专家,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在后面作专题讨论。作为一个工程师,如果你还没有看见过思科的设备,说明你刚从大学毕业,或者刚入行。其实现在很多大学里都有思科设立的网络技术学院,所以学生对这些东西也应该不陌生,但是前提是必须比较上进。对于那些整天躲在游戏室里虚度光阴的家伙,他们对我们生存竞争构成的威胁很小,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无需那么苛刻。可以这样讲,在中国,甚至全世界,任何一个上一点规模的机房里,你都可以看到思科的设备。那高雅的墨绿色(思科网络设备主要色)在工程师的眼里简直就是魔幻色彩。就连中国的网络巨头华为公司的网络中心采用的也是思科的网络设备。
思科的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你是一个网络产品的市场人员,你应该了解思科,因为不管你推销怎样的网络产品,它都是你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你是一个管理人员,你也应该了解思科,因为它曾屡次登上财富杂志,并以其特有的收购运作方式让每一个非思科的管理者爱恨交加;如果你是一个金融从业者,你更不会忘记有一家IT公司(思科)的市值曾经超过微软,达5000多亿美元;如果你是一个其他行业从业者,当你对你的IT朋友的收入感到惊讶,他会告诉你,他正在做思科的产品;甚至对于一个对IT一窍不通的家庭主妇,有一天,她儿子回来对她讲:“妈,再给我几万块钱,等我考过思科的CCIE认证之后,我就会一年挣20万,到时候让您吃好喝好!”几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不论结果如何,这中放长线钓大鱼也足以让她把思科记牢了。知道思科之后,谁是思科的老大,自然就知道了。
全球数得着的网络公司有几千家,为什么只有思科一枝独秀?是因为思科的名字起得好,还是总部的风水好?如果是这样,如果真的是这个原因,风水先生的薪水应该是最高的,谁还去挤破脑袋,挤瘦身子赶考思科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呢,大家都去考“风水大仙”的认证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如果思科的成功并非运气,而是能力,那么思科的CEO――约翰。钱伯斯自然被万众瞩目。
钱伯斯的家乡,西弗吉尼亚州的首府――查尔斯顿,是一个比较休闲的城市,整个西弗吉尼亚州的自由散漫精神在其首府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正西弗吉尼亚人没有太响亮的名声,也就自然没有太多的压力,有点像四川的成都人,人们喝茶谈天打麻将,活的不亦悦乎!查尔斯顿的主要报纸查尔斯顿报(the Charleston Gazette)也是无所事事,整天报道一些无关紧要的饮食娱乐消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一些流浪歌手的花边新闻了。
可是在1994年11月30日,一行大字标题出现在查尔斯顿报的商业专栏上。它写道:本地人执掌加利福尼亚的一家计算机公司。在紧随其后的简短文章中,西弗吉尼亚的人们了解到45岁的同乡――约翰。钱伯斯成为了加州500强计算机公司之一的总裁和CEO。如果做一个对比,西弗吉尼亚是中国的贵州的话,那么加利福尼亚就是中国的广东省。这自然让很多西弗吉尼亚人兴奋不已,仿佛西弗吉尼亚人也像西弗吉尼亚的山峰一样高大起来。这个缺少英雄人物的贫瘠的地方就像处于旱季的非洲草原,万物都渴望着英雄雨露的降临。钱伯斯在西弗吉尼亚人的眼睛里已经有了英雄的影子。
可是,这并不是钱伯斯第一次在家乡的父老乡亲面前露脸。实际上早在1988年,因为钱伯斯荣升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家500强企业的高级副总裁,他的名字就已经出现在查尔斯顿报的商业摘要一栏中。那时人们对钱伯斯还没有太多在意,所以做这样一个公司的副总裁,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当时与这条消息并列的另外一条消息就是一个叫做“护理者”的温柔护理干洗店回到查尔斯顿,该店在一个叫做普里奇的小楼里开张。当时的这个栏目现在看来是不是有些滑稽呢?当然,未来本就无法预料。
在新千年的第一年就要结束的时候,钱伯斯成为他家乡报纸的头号标题。在他身边再也找不到干洗店之类的消息,也不用翻到商业专栏那个版面了。在查尔斯顿报2001年新年前夕的一期头版头条写道:西弗吉尼亚的钱伯斯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公司之一―思科的建筑师。西弗吉尼亚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认为钱伯斯代表了西弗吉尼亚人,是西弗吉尼亚优良传统和自由精神的集大成者。钱伯斯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领袖,虽然他不是总统,可是总统有时也要听从钱伯斯的意见。钱伯斯已经真正成为了西弗吉尼亚人的英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英雄莫问出处,还有一句更为深刻,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英雄和出处还是有一定关系的,王侯将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种”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钱伯斯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依附了西弗吉尼亚的灵山慧水。
实际上,钱伯斯出生在俄亥俄州,这个州也是生产总统之州,前后为美国生产了7位总统,在产量上仅次于弗吉尼亚州。钱伯斯的出生地克利夫兰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许人太多,获取食物困难,在钱伯斯出生后不久,全家就搬到了西弗吉尼亚的首府,可是却小得可怜,特别是和中国的城市相比。它的人口只有57000人,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镇。这座城市依山傍水,美丽的可诺瓦河(Kanawha River)绕城而过,实际上,钱伯斯应该是在可诺瓦城长大的,它与查尔斯顿之间就隔着一条可诺瓦河。
钱伯斯生长在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医生,其中一位祖父是银行总裁,另一位经营一家建筑企业。简单统计一下不难发现,美国当今的商业精英很少有人家境贫寒,因为成功确实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首要的就是不要被生活所累,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不一定都是一些学院式的经典教育,也包括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思想的自由发挥。当然,美国的经济确实发达,好像美国从来就没有闹过饥荒。当然美国内战时除外。
钱伯斯的父亲是一位妇产科医师,他对房地产和卫生保健事业充满兴趣。在他行医期间,他为6000多个婴儿接过生,其中包括西弗吉尼亚参议参议员杰?洛菲勒的4个小孩。他还曾经有过一次作为共和国参选参议员失败的经历。他的妈妈是一位内科医师和精神病医师。她是一位尽责的母亲,每天都会把热乎乎的油炸圈饼带回家给从学校回来的钱伯斯和他的妹妹吃。钱伯斯经常将他在处理人事上的技巧归功于他的母亲――一个热情友好的女人。钱伯斯在商业上的兴趣和天赋来自于他的父亲。他曾经谈到他父亲对发展趋势的洞察力,他总是知道事情会往什么方向发展。钱伯斯经常讲到这样的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他父亲在他的同事之前预见到卫生保健机构即将合并,并且在查尔斯顿的9家小型医院董事的反对声中成功地领导了一次合并。生长在一个充满睿智的家庭里,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应该是件幸事。好的家庭不应该单纯地从钱的角度来衡量,而是身边的亲人都充满生存和生活的智慧。钱伯斯的家并非有很多钱,他继承的是宝贵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但有权利追求平等。这就像赛跑,起跑线也许不一样,好在这个社会变数太多,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以反败为胜。
可以说人类是虚伪的。钱伯斯成名之后,所有的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而来,好像他们早就预见了钱伯斯的命运。事实上,他们大部分人不是在夸耀钱伯斯,而是在炫耀他们自己。钱伯斯家的左邻右舍认为小钱伯斯是一个漂亮的、面带笑容的、聪明的小孩;他的老朋友认为他是一个专注的用功的人,一个注重团队的人,一个不相信有捷径的人;老师们回忆他是一个很有纪律、尊重老人的人,应当说是家长的安慰。钱伯斯的老爸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说:“钱伯斯玩过很多运动,但是他从来不是明星。他只喜欢组织队伍而且希望他们能胜利。如果不能这样做他宁愿不玩。”“子之教,父之功”,这个喜欢出风头的老头现在更是满面春风。钱伯斯在一个教会社团里打篮球,他还参加了少年侦察活动。一位朋友说他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在运动中很有竞争性。他说,我们一直是好朋友,但是在篮球比赛中他会尽他所能地击败我。另一位朋友回忆说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不忘记每一次失败的竞争者,他不喜欢失败。大家都在宣扬钱伯斯天赋的竞争性,其实这很好笑,没有能真正与世无争。竞争性本身不是智慧,而只是一种本能。我们可以去一趟非洲大草原,去体验一下动物世界。各个动物都在全力与同类,与敌人进行竞争。竞争的失败者, 就会丧失任何机会,那个敢忙里偷闲?知道什么时候该去竞争,什么时候不该竞争才是人类的智慧所在,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每一个能干的人,几乎都善于享受生活,并且善于从普通的生活中总结出生存的技巧。钱伯斯经常和叔叔、父亲在一起鱼打猎,这几项都是非常锤炼人们生存技巧的运动。钓鱼可以锤炼人的耐性,特别是钓大鱼更需要耐性和技巧相结合,不过钓鱼总体上还是一个“守”字。打猎则不同了,它考验猎手冷静的判断,准确的进攻,总体上还是以“攻”为主的。他们有时捉捉青蛙,权当锤炼如何对会弱小的技巧。钱伯斯有时候也花几天的时间去漂流旅行,体会一下刺激与冒险,也许在他日后风雨飘摇之时能够多点信心和经验。不过在所有的运动中,钱伯斯还是对钓鱼钟爱有加。他认为钓鱼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就如孙子所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当然,这些思想从钱伯斯的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加工过的优雅。他于2001年给纽约时代周刊的文章中回忆了两次给他影响很深的表面差点成为灾难其实让他获益匪浅的钓鱼故事:
我在鲈鱼生长的水流很急的地方钓鱼,我被卷入了急流的中央,我游泳技术不错但仍然不足以对付。我望着我的父亲,他说抓住那根钓竿。我穿过急流然后父亲抓住了我。我紧紧抓住钓竿并感受到了信任和自信。
5年以后,在同样的河里,一根铁管撞了我的头。血流了出来,我开始跑回半英里外的家,妈妈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她把手放在上面说:“这是刺伤,不用缝针,你会好的。”
钱伯斯说:“从第一个事件中,我知道了信任他人的价值以及要用手边的条件及时解决问题;从第二个事件中,我学到了在危险中保持冷静的好处。”我们从中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在他们的父母影响下成就其丰功伟业的。不过每个能哺育后代的父母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技能不高者可品德高洁,品德不高者,可技巧多多,而德技俱高者,则寥若晨星。
钱伯斯一如继往地将钓鱼看成一件严肃的事情因为这有关乎他的生存哲学。据他的同事就,有一次,思科的管理人员在阿拉斯加集中学习的时候,钱伯斯执意要捉到最多的鱼,所以竟然让他的一位副总裁在小船中等了好几个小时,而在这之前,一场暴风雨已经将所以其他的人赶回了旅馆。这件事也许没有这么简单,钱伯斯深谙钓鱼之术,也可能是利用钓鱼之事来考量属下,当然这只是猜测。那位在小船中瑟瑟发抖,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等待着钱伯斯的副总裁,极有可能成为思科中钱伯斯接班人。
荀子说:“天将降大任于苦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钱伯斯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自然无法饿钱伯斯的体肤;钱伯斯家也不种地,当然也难劳钱伯斯的筋骨;苦一苦钱伯斯的心志倒是有可能的。
钱伯斯的父母作为教育的受益者,当然极为重视教育,钱伯斯无疑也是那种乖乖的小孩,即使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努力地实现他们的的希望。但是当钱伯斯8岁的时候,他的学习出现了问题――他在诵读学习上发生了困难。在黑板上,当老师写下W―A―S的时候,钱伯斯看到却的是S―A―W。
对我们来讲,这可能是一件趣事,但是我们也只是愿意一时体验一下,而不是一辈子,所以说钱伯斯的这种痛苦我们是无法想象的。不过还好,他看人并没有什么分别,就像我们看到的镜子中的自己,虽然左右是颠倒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大惊小怪过。别人看他当然就更没有什么分别了。他的老朋友说除了最亲密的朋友知道以外,钱伯斯对很多人隐瞒了自己的诵读困难。他的一位同学曾经回忆说他的困难对别人而言并非显而易见,甚至并没有使他落下任何学校的功课。但是,他当然在不断努力、挣扎。也有人回忆说他也曾经被取笑过,但这都无从考证。
这也可以说上天有意磨练钱伯斯,那些直面困难,并且勇敢去征服困难的人当然是勇士,值得我们去钦佩;而隐藏自己的困难,在没有别人的同情支持下独自去默默承担的人更应该被称为斗士。钱伯斯应该属于后者。可能刚开始的时候,钱伯斯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他要经历一个从普通人到斗士的过程,那些讥笑者就像炼钢时加入的微量元素,为了是让钢的质地更好。
钱伯斯说过他把他的诵读困难看作是一缺点,在年轻的时候从来不愿意提起。他感觉自己经常像哑了一样,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学习成绩会下降。接着,他觉得老师开始特殊对待他。他从老师们的眼睛里看见了他在父母眼中看不见的东西:怀疑。看起来他们对他是否能完成高中都不敢肯定,更不要说大学了。
当钱伯斯陷入困难的时候,他的父母非常坚定地支持他。据钱伯斯的父亲回忆,钱伯斯有一段时间认为自己的不如别家的孩子,但是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惟一的儿子。他们自信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管发生什么困难,他们都不会任自己的儿子功课落后。他们积极地四处求医问药,期待从医学的角度上来治疗钱伯斯。别忘了,钱伯斯的老爸、老妈也是医生,他们那种治病救人的职业热情用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上更加如火如荼。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罗妮。安德森。瓦特,她是诵读问题的专家,在全国享有盛誉。当时的罗妮虽然不漂亮,但是却是非常干练。她写过教科书,发表过新闻文章,作过很多讲座,她的私人诊所吸引了很多的学生和成人。钱伯斯的父亲发现了她并将小钱伯斯带到她那里测试。罗妮对他的父亲说:“他简直不能诵读。而且他认为他的老师说他永远不会诵读是真的。而我不认为是这样,他的老师可能只说过他学起来会比较艰难。在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诵读困难,他们会因为有这样的毛病感到羞耻。”
罗妮检查了小钱伯斯后马上指出这个小男孩非常的聪明(患有诵读困难的人往往比较聪明,不是经常听到这个的话吗,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 ,同时又给你打开一扇门)。然后她告诉小钱伯斯的母亲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最终可以让他学会阅读。据罗妮回忆说,尽管当时诵读困难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羞耻,但是小钱伯斯的母亲对我的诊断表现出了出奇的平静。她说:“小钱伯斯的母亲对我的诊断表示了极强的兴趣和理解,她并没有因为诵读困难这个诊断陷入恐慌。我非常小心地说出那几个字,因为在当时它与羞耻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想到她竟然 对每一个细节那么有兴趣。我很欣赏她态度,所以告诉了她更多的有关的内容,还拿出图表给她看。当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她是医生。”
小钱伯斯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每两个星期去罗妮那儿呆两个小时。罗妮回忆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有决心的小孩子,他丝毫不怀疑他将来一定可以诵读。他总是笑眯眯地走进来,眨着两只大大的眼睛。他非常急于开始工作,并且完成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从不以事小而不为。有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幼稚的,就像对每一个词画线,但是那是为了让他学会从左往右读。值得欣慰的是,他就是乐意做好那样的事情 。”
在钱伯斯成名以后,媒体总是用“轻度的诵读困难”形容钱伯斯的学习障碍,但是罗妮反对这样的形容。她说:“钱伯斯并不是我遇到的最麻烦的病例,但是绝对不是轻度。改变状况依靠的是他自己,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非常有决心。如果不是那样,他的康复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现在钱伯斯在少年时克服诵读困难已经不是新闻,但是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并不是很多人知道。在1995年,思科的员工从一个“让你的孩子去面对”(bring-your-kid-to-work)事件中知道了一切。当一个小姑娘在集会上发言是她不能说出她想问的问题,于是她哭了。她说:“我有学习障碍。”在那时,思科新上任的CEO跳出来安慰她,他说:“我也是。”他对着所有的员工和那个小女孩说:“放轻松,从容一些。”后来在他写给纽约时代周刊的文章中,钱伯斯谈到了那次他因冲动而暴露自己的后果:
当时我有一些尴尬。但在那个晚上,我收到了一打E-mail。有一封写到;“你不知道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父母和孩子都鼓劲我更加坦然地面对我曾经的学习障碍,与他们分享我怎样克服掉的以及教育年轻人不能把学习障碍当作一无所成的借口。
钱伯斯拥有一种乐观精神,这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特点,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罗妮曾经回忆说:“钱伯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惯常的笑容,他对所有的事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他似乎永远不会失败。通过我在电视上对他的观察,他仍然有这样的精神。至于这种精神是从何而来,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从他的钓鱼经验中得来,也许是从他的诵读困难中得来,也许是从他的善于竞争的精神演化而来,但是更有可能是遗传自他的老爸老妈。实际上,可能除了傻子之外,没有人会整天地笑,因为老让自己保持一种精神状态是一件非常无聊和痛苦的事。如果说与我们没有经济上的联系和利害关系也就罢了,可是如果与他有切身的利益关系,那你就要小心了。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还是非常佩服这种人的勇气。往往正是这样的人能做成大事。我相信,如果钱伯斯一如既往地笑下去,思科也会一如既往地笑下去。”
尽管钱伯斯患有诵读困难(也许正因为这个),1967年他还是作为班里的第二名在查尔斯顿高中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接着他继续攻读了三个大学学位,但是他从来都不喜欢阅读,只要能不读就不读。作为思科的CEO,他要求员工把报告写成摘要。得益于他超强的记忆力,他能用脑子记住会议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他常常脱稿发言。而且他更加喜欢语音信件。
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解释一下钱伯斯为什么非常乐于组织活动了。钱伯斯确实是一个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的人。我们知道,我们知识一般是靠读书得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钱伯斯不能和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去阅读,所以像我们一样独处一隅苦读是不可能的。我们还知道,钱伯斯的智商绝对很高,并且学习非常用功,可是成绩从来就不是出类拔萃的,可见诵读困难确实对钱伯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钱伯斯却绕开了自己的苦难,利用自己流利的语言同样学到了非常宝贵的生存经验,通过最能展现人的性格的体育运动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为他日后成为思科这个商业帝国的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根说过:“在一切伟大的人物中,没有一个是被爱情搞得神魂颠倒而达到疯狂程度的。”可是在一切伟大的人物中,没有爱情的人却少之又少。更有另一种说法相辅相成:“任何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支持。”那么,按照这个标准,就可以给钱伯斯这个伟大的男人作一个爱情定论;第一,他对爱情没有达到疯狂程度;第二,他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美国高中生的生活与我们中国高中生的生活相差太大。美国学生是闲得无聊,而中国学生是忙得根本无法无聊。当时钱伯斯也是闲得无事,经常和他的一位好友吉姆。贝克姆参加一些乱七八糟的活动。钱伯斯在周五晚负责驾驶,而吉姆在周六晚负责驾驶。他们通常会带着自己的约会伴侣去看电影,去听小型的高尔夫讲座等等。吉姆在接受访问中说:“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应该说如果说没有高中时代的枯燥乏味,钱伯斯就可能永远也遇不到他后来的妻子。据钱伯斯的回忆,是吉姆当时的女友把他们拉在一起的。她曾经给钱伯斯介绍了两个,但是都未能擦出爱情的火花。在她简直要绝望的时候,她找到了她的朋友伊莱恩。皮莱特。据钱伯斯回忆:“她找不到她起初想找的那个女孩子,但是她找到了我的妻子。她对我的妻子说帮个忙吧!”而吉姆的回忆又有所不同,他说:“我们在杰克森高中的石墙上,伊莱恩从角落里探出头来。钱伯斯看见了她并看上了她,之后我让我的女友安排他们的约会。”不管他们怎样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确实擦出了爱的火花。钱伯斯带她到正式的舞会,他们几年来不断地约会。毕业以后,钱伯斯在杜克大学工作,但是两年以后,钱伯斯作出了一个比较疯狂的举动,不知道这是否违背所谓大人物的爱情观,他跳到了西弗吉尼亚大学和伊莱恩在一起,她那时正在攻读有关语言障碍矫正的学位。钱伯斯后来经常开玩笑说就连他的老婆也不能纠正他西弗吉尼亚的口音。
后来,当钱伯斯在印地安那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他们结婚了,钱伯斯的父亲作为伴郎。在艾格伍德乡村俱乐部举行的婚宴结束以后,他们去了拉斯维加斯度蜜月。在很多年以后,钱伯斯对访问他的人说伊莱恩是除了他家人以外他惟一说过他爱她的人。钱伯斯说:“我们结婚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亲密。”
其实,只要爱情专一,自然不会神魂颠倒。据研究,从生理学角度上来看,爱情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也就说三个月后,就只能靠道德来进行维持了。它是虚伪的爱情,但确实是真挚的感情。生理上的爱情注定是短暂的,而思想上的爱情却可以是永恒的。钱伯斯受益于这样的成熟的思想上的爱情,有了这样的爱情滋润,他以后事业的茁壮成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业与爱情并称为人生的两大要事。爱情的定义较为狭窄,可是事业的范围却颇为广阔。我们小时候都有很多理想,应该说是梦想,现在看来都已经变成了妄想。特别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所谓的志愿与调剂之间的恩恩怨怨,让很多人随波逐流,到了而立之年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的是什么。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虽然美国的教育制度比较先进,可是钱伯斯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他从小就没立志要当什么大公司总裁。早年钱伯斯曾经想过像父母一样当医生,但上了大学以后,他发现自己走了不同的道路。在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他在他父亲经营的汽车旅馆和饭店中工作过,那个经历使他萌发了自己开公司的想法。他在在本科期间学习商业,又绕道取得了法律学位,最后在研究生阶段重新学习了商业。
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可能千差万别,特别是现在许多的IT巨人们都没有读过大学,或者中途退学,比如说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甲骨文的埃里克松,就是这样的例子。但是也有许多人是循规蹈矩地获得了很多的学位,比如说钱伯斯。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的差异,问题的关键是你有没有一直不停地去学习,并且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善于更新自己的知识。大学只不过给你提供了一个所谓的更好的学习环境,如果你自己能创造这样的环境,并且能保持那种求知的劲头和自由创造的精神,你就可能创造历史。
当钱伯斯到了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时候,他和一个老同学乔?罗斯住一间宿舍。乔现在是牙医。他们都是严肃对待学习的学生。乔以前是学医的,而钱伯斯以前是学法律的。乔曾经说道:“钱伯斯是一个好学生,他学习拼命,玩也拼命,而且特别懂得怎么区分两者。我们都会很专注地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他在事情发生时尽量把它做好,而且他总有很好的做事先后顺序的规划,而很多其他人并没有那么去做。”
钱伯斯喜欢参与组队的体育运动。他最喜欢的是篮球,但是他也组织校内其他的竞赛。他从没有代表过学校出赛,但是曾在很多冠军队里打过。他还会参加充满竞争的USTA级别的网球运动。他的团队精神随着他建立自己的事业的整个过程,也成为他管理上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很重要支持。他经常吹嘘说他只打双人网球,而伊莱恩和他连手就可以对付一般的比赛了。
钱伯斯的努力工作得到了报答。1971年他从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商业和经济专业毕业,1974年又取得了该校的法律学位。随后,他又在印第安那大学取得MBA的学位。钱伯斯的两个妹妹也受了高等教育,其中一个成为护士,另一个当了老师,两人后来都嫁给了CEO。
钱伯斯的一生都对学习充满热情,他信仰网络传播知识和支持学习的功能,这也是他勾画的全球网络蓝图的核心。在2000年,他的一帮朋友在其老上司摩格里奇的带领之下,以钱伯斯的名义捐助了120万美元在印地安那大学的Kelly商业学院设立了一个有关“网络系统”的捐助机构。这还只是专门为促进网络问题研究的一系列捐助机构之一。钱伯斯始终和父母所在的家乡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也是和西弗吉尼亚的传统保持联系。他从生长地的可诺瓦河边学到坚定不移、团队精神,连同与生俱来,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竞争精神和乐观精神,塑造了他的根基以及后来的丰功伟业!
推销梦想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特色,特别是CEO,一般都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或技术高超,或管理铁腕,或长袖善舞,或挣钱有方。那么钱伯斯的过人之处在哪里呢?一个有着诵读困难的幼年钱伯斯正在钓鱼,一个少年钱伯斯正在高中时代和女友约会,一个青年钱伯斯正在西弗吉尼亚大学攻读法律,一个而立之年的钱伯斯正在IBM讨论当年的销售计划,一个不惑之年的钱伯斯正在王安实验室进行裁员,一个已近知天命之年的钱伯斯正在思科宣布思科新的发展宏图……无数的影像在我们眼前晃动,无数的文字从我们而前闪过,可是他最大的才能还是推销。是的,钱伯斯是个推销员,并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一。笔者无意为钱伯斯歌功颂德,可是他的这个特点确实非常突出。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与否,都非常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推销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过程。幼年的时候推销自己,以便获得父母的疼爱;学生时代推销自己,以便使得自己获得更好的教育;青年时代推销自己,以便获得意中人的青睐;中年时代推销自己,以便获得财富和地位;老年时代推销自己,以便获得下一代的尊重;暮年时代推销自己,以便获得上天堂的权利。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的威力,一件事物,换一种说法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认识。
思科的产品确实是很不错,可是其他公司的产品也不错,可以说他们各有千秋,思科的产品并不存在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可是为什么它的产品具有如此高的,甚至可以说与它的产品性能不太相称的市场占有率呢?这与思科高超的销售策略息息相关,当然其首席推销员――总裁钱伯斯功不可没。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安德鲁?库珀在所有有关钱伯斯的报道中使用了最简练的话语形容他的性格特征。他在财富杂志1998年的人物评点中这样形容49岁的CEO钱伯斯:“他始终都是超负荷运转的,在他的工作中,有关销售的电话从来没有间断过。”
当然,勇气是一回事,智慧又是另一回事,光凭“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就一时,但是不可能成就一世。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匹夫之勇”的典范,最后演出了一场经典的“霸王别姬”。很多推销员都很勤奋,可是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别说像“海菲”那样成为巨富,有的连维持温饱都困难。也就是说做事更重要的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钱伯斯对这一点理解得非常透彻,不但推销起来孜孜不倦,而且极富个人魅力。由于天生的缺陷,钱伯斯放弃了读写,专练听说,所以博闻强记,口若悬河为其所长。并且深谙“人性中的弱点”,特别善于动之以情。最为重要一点是,钱伯斯的一切行为中皆充满了“爱”。也就是说,在任何人的眼里,钱伯斯都是一个“好”人。这可是销售圣经,羊皮卷之二的主要武功。对于钱伯斯的这些特点,前任美国通信委员会的主席里德?哈迪,一个认识钱伯斯多年的人,形容最为贴切。一句是:“有史以为最具魅力的技术推销员。”还有一句话是:“钱伯斯总是在推销!”
CEO钱伯斯就是推销员钱伯斯。客户和同事都形容他为天生的推销员。他的事业是从推销开始的,同时在这里面找到了通往成功之路。可是这并非他的初衷。事实上,在IBM的招聘人员找到他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去干推销。那是在1976年,他刚在印地安那大学读完了研究生的课程,他在班里是班长,拥有MBA和法律的双学位,所以他认为自己的可以做点更好的事情。他多年后回忆当初时说:“我当时没有做销售员的意愿,我为什么要把我受过教育浪费到那个地方?”
钱伯斯原来是想自己开一家公司,他对商业的兴趣早在他为父打工的时候就被激起了,这也是他从来没有进入法律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也搞不懂当时为什么钱伯斯去学法律,从资料中也找不起任何依据。看来伟人也有找不着北的时候。现在只能作这样结论:试想,如果钱伯斯开一家自己的小公司,即使他善于推销,也很难达到他曾经工作过的任何一家公司的规模。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良好的外界环境支持下,才能如虎添翼。“海阔凭鱼跃”,即使你是一条大鱼,可是如果待在小池塘里,你能跃到那里去?如果赶上旱季,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可能都变成死鱼了!而我们很多中国人却不一样,他们宁愿做小鸡的脑袋,也不愿做大牛的屁股,这反映了中国人的所谓的一种气节,恐怕应该说是一种虚伪的面子观念。现在我们知道,钱伯斯选择了“牛后”,可不是因为钱伯斯事先有多高的思想境界,但是IBM的招聘人员十分善于说服,给钱伯斯来了一个“痴人说梦”。那位招聘人员说:“那是一个完全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行业。了解了这个行业,你就能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帮助经理解决电脑故障,帮助企业盈利。它不是沿街叫卖,这是一个推销梦想的职业,梦想的内容是有关企业的商业流程和策略。”梦想对人引起激动是超过理想的,俗话说:“女人天生爱做梦”,其实男人也是。因为梦想极为美好,以难以实现 ,所以惹得人们升起无限遐思,耗尽精力去追逐!
如果他为IBM服务,那么他将会卖电脑,而电脑终有一天会改变这个世界。然而那个时候的钱伯斯,即使做梦也想不到,他以后还会卖路由器,不过不是在IBM,而是在未来的另一场由他自己指挥的改变世界的战役中。你说,人要是能知道自己的将来,那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好像是很矛盾地感觉到,那样人就没有将来了。为什么呢?人生奋斗的真正动力不是贪婪,就是恐惧。如果我们的将来绝对不是预知的那个样子,除非上帝改变人的本性。不过人的贪婪和恐惧也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主要力量。那个时候,贪婪在钱伯斯的思维里面占了上风,他觉得这位招聘人员勾勒的画面很诱人,所以他签约了。这以后的6年时间,他的命运都和IBM紧紧相连。在1977年的1月,他和太太搬到了纽约。钱伯斯换上了代表着IBM的著名服装:黑色西装、白色衬衫以及一条式样保守的领带。
尽管钱伯斯最终发现IBM与他最初的想象不一致,因为IBM保守木讷的气氛有违西弗吉尼亚人的“自由的山地人精神”,但是他接受了当初那招聘人员对他的勾画的蓝图。现在,他对自己的下属说他们并非在推销技术,而是在解决问题。他告诉他们:“你们是在推销梦想!”
我们虽然不知道IBM的那个招聘人员现在在哪里,但他循循善诱的巧嘴却启蒙了一代网络天骄。这让我想起余秋雨写过的一篇短文《三十年的重量》。一位大学老师曾经是余秋雨三十年前一个涂鸦之作的评判者,而三十年后,余秋雨竟成了这个老师教授职称的裁判者。这让人感觉白驹过隙,世事无常。余秋雨文章的历史感太厚重,那些活得不耐烦的人读读颇有好处。那些生活正常的人最好少去招惹,免得弄得满肚子感慨,满脑子凄凉。现在,那位负责招聘的IBM工作人员应该非常高兴,因为搞人事工作主要成就是选拔出好的人才,钱伯斯就是他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作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IBM就是生产电脑的公司,一直到钱伯斯加盟的1976年都是如此。在那个年代,公司越大就意味着越好。IBM被别人称为“蓝色巨人”,当时主要是一家生产大型计算机(当时又叫 “大钢”)的大公司(公司的绰号得于早年该公司大型计算机淡蓝色的机壳)。当钱伯斯加入IBM的时候,个人电脑还没有出现。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滋尼克于一年前刚刚成了苹果电脑公司,而第一台苹果电脑还在乔布斯家里停车库的制图板上。而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也不过刚刚注册了一家叫做微软的小软件公司。
当时有很多征兆显示变化即将来临。几年来“个人电脑”一直以成套装备的形式被爱好者们使用。当时的Scelbi是建立在英特尔8008微处理芯片上的,该芯片设计初衷是为了控制红绿灯,它有1K可编程的记忆量,卖565美元;MARK-8是组装电脑,也是以8008为基础;还有那个著名的先个人电脑时代的计算机Ed Roberts’s Altaire曾是“流行机械”杂志的封面,在那里它被誉为是“世界首个可以对抗商业模型机的小型组装电脑”。它可以运用一个8080微处理器,256字节的随机存储器,和一个新的Altaire Bus设计生成上千条命令。以上共计400美元,当然购买者需要自己的把它们组装起来。
30年前的IBM并非像今天一样做事谨慎,它就像非洲草原之上的百兽之王――狮子,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想睡就睡,没有其他的动物敢来摸它的屁股。因为当时的IBM在大型机市场是一枝独秀,而不像后来的PC机市场,大家相互杀得人仰马翻。那时IBM是通过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销售和服务系统将商用电脑和打字机卖到名个公司去的,结果当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桌上型电脑成为商用电脑主流的时候,IBM爱到了重挫。
钱伯斯目睹了IBM背负着落后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过时的技术蹒跚前进,并且被充满活力的PC机时代的启动打入低谷的整个过程。对这一切,他深感焦虑,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化作悲愤的牢骚和抱怨。他说:“你能看见管理日复一日地脱离消费者,却还一再地说他们比消费者更加知道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
蓝色巨人IBM1975年为了打进新的个人电脑市场,使用IBM5100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但是失败了。IBM用了两年的时间以“水银计划”为名打造出5100这个型号,这是该公司第一部可移动的电脑。虽然不及现代膝上电脑那样方便,但比起它的祖先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它被形容是一个初级的系统,正好对上那些对Altaire蜂拥而至的爱好者的胃口。但是考虑到每台10000美元的价格,“初级系统”不能不说是种误导。消费者就像饿极的狐狸,望着树顶上肥美的鹦鹉,只有淌着口水眼馋的份。当时也有一些企业和学校购买了5100,但是它高昂的价格和一般的功能还是注定了它昙花一现的命运。
1980年,IBM第一次会见了从一家小软件公司“微软”派出的代表。这个代表的名字叫做比尔。盖茨――一个心情忐忑,想为巨人提提鞋子的莽撞青年。蓝色巨人和微软达成协议,将微软的DOS操作系统装在IBM新一代名为“ACORN”的桌上型电脑上。IBM以ACORN(现在叫做IBM PC)为主打于1981年重返个人电脑市场上。这是桌上电脑第一次被称为PC机,这也是该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第一次出色的表演。这回,巨人发挥了胳膊粗、力气大的优势,IBM的兼容机立马成为了该项产业生产个人电脑的标准。
这次动作是IBM 历史上的生死攸关之作,如果IBM不生产PC机,那么这个蓝色巨人可能正在吟唱“往事不要再提”了。不过这次行动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微软公司。可以说微软是寄生在蓝色巨人身上长大的,待长到一定程度后,便离开“宿主”独自发展。如今双方狭路相逢,微软厮杀起来毫不念旧情,将蓝色巨人杀得丢盔卸甲。IBM是典型的养虎为患,不过巨人终究是巨人,东方不亮西方亮,蓝色巨人的产品线很长,就像百足之虫,断了一两只脚,依旧能照常前行。在这一点上,还是毛主席悟得最透,其两句诗便道出了真谛:“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美国总统老布什就没有这种高度,害得最后不得不靠其儿子小布什,打第二次海湾战争。
IBM 生产的个人电脑使用的部件在市场上都有供应,之后便有很多“克隆”产品的出现,这种现象差点埋葬了苹果电脑公司。苹果电脑公司的技术至今保持封闭,虽然由于其出色的性能,个别人对它青睐有加,可是大多数人都对它的“贵”族身份望而却步。IBM兼容机使用的是4。77兆赫兹的英特尔8088微处理器,16千字节的内存,一个或两个160K的磁盘驱动器。该电脑售价1500美元多一点,并通过第三方分销商出售。
20世纪60年代主宰电脑市场的企业渐渐地淡出了,但IBM最终还是赶上了这一拨潮流,让毫无生气的蓝色巨人重又容光焕发,而且它生产电脑的技术也给很多其它生产电脑的企业提供了挤入该市场的契机.这种新的生态环境,让每一个涉足其中的企业都生机勃勃.IBM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电脑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软件和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提供商之一.而其他的企业如戴尔、康柏、惠普占领了绝大部分的PC机市场。
钱伯斯在IBM期间,曾在印地安那波斯、匹兹堡、辛辛那提的销售部工作。钱伯斯的竞争精神以及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销售激情使他非常适应IBM的需求.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员工之星”。他学会了怎样把顾客从对技术的讨论上引入对商业话题的讨论。他喜欢他的工作,并在IBM逐步被提拔。
钱伯斯不是搞技术的出身,所以对技术知之甚少,可是如何销售充满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产品呢?这就需要技艺与策略。就像钱伯斯所做的那样�D�D“把顾客从对技术的讨论上引入对商业话题的讨论”。对外宣传总有欺诈的成分,不管是声名显赫的大公司,还是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无不具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是大公司的内幕鲜为人知,而小公司无所畏惧罢了。而有深厚技术背景的销售人员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实力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故吹嘘起来很难面不改色。而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销售人员,因为对技术可以说只一知半解,故“无知者无畏”,描绘起来绘声绘色。有很多种情况就是,销售人员把单拿下来了,可是凭公司的技术实力,根本做不了。更有甚者,以当今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实现。因为那些不懂技术的销售人员销售起高科技产品来反而可能做得更好,思科的CEO钱伯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钱伯斯这个精力充沛的推销员感觉到蓝色巨人保守而结构严谨的销售系统对他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目标的远大,而是IBM越来越低矮的天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钱伯斯认为IBM缓慢的步调和保守的文化使人很不适应。雅虎的创始人之一杨致远曾经也是IBM的推销员,与钱伯斯英雄所见略同,他曾这样说明相同的情况:“IBM会迫使最聪明的人缓慢行走,每个工作用两年的时间。”
钱伯斯天生的超越自我的品行以及永远为自己设定艰难目标的性格使他与IBM的价值观产生了裂缝,IBM认为只是皮肤上的自然纹理,如果个别人觉得有问题,纯属庸人自扰。在他的一次业绩考察中,钱伯斯的上司马发现他为自己设定了10个目标,但是最终只完成了9个。于是那个上司建议他只设立3个目标然后把他们都完成。;在那时,钱伯斯听到了这个蓝色巨人沉重的鼻息,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留在IBM了。
当钱伯斯1982年从IBM离开的时候,他手中掌握了官僚主义以及一味服从是如何阻碍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市场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让钱伯斯知道了经营一个企业的危险在哪里,这些都是很难检验的宝贵经验,因为验证的代价太大,也许就是整个企业的生命。钱伯斯对IBM失望,所以他离开了,但是他对自己并没有失望,他是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的。他用6年的时间学习了IBM最骄傲的有关推销和客户服务的理念和哲学。IBM的销售队伍是令人骄傲的组织,是个不容忽视的组织,钱伯斯喜欢并留恋那里和谐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的环境。他认为,那也是IBM尽管有其缺陷,但是仍然有着很强发展势头的原因。
这一段经历也加深了钱伯斯对顾客的重要性的理解。多年后,钱伯斯根据他在IBM的经验在思科树立了顾客至上的哲学。在1997年,他对《电脑世界》杂志说:“最使我愤怒的是思科员工对顾客发火而且说自己比顾客更知道顾客的需求,要知道那才是我们真正的麻烦。”说到这,也许思科在网络时代的“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IBM也是论剑者之一,剑客虽多情,但剑却无情。IBM的网络设备原来在金融、证券方面还有一些市场,但是因为思科的打压,如今日渐枯萎,原来的产品也逐渐被淘汰,偶有一两个幸存者,躺在机房中阴暗的角落,自言自语着命运的不公,感受着世态的凄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至少5000年的文明史,可是现在,我们那些得以自豪的文明确实已经成了历史。我们被自己总结的四大发明束缚了几千年,火药用来制作精美的焰火,造纸和印刷用来传播糜糜的诗词歌赋。最有用的就是指南针了,可惜是被外敌用来打进我们的家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重文鄙术,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也间接导致了当代高科技的落后。现在偌大的一个中国,竟然找不出一个世界级的IT名人,难道龙的传人都变成蛇了?在这一领域里,如果必须给中华民族的智慧找到一个证据,只好把眼光投向全球的华人华裔,而王安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王安领导的王安实验室差一点接近当时IT技术的最高峰。
1982年,王安实验室已经声名显赫,钱伯斯离开IBM后就加入了王安实验室。当时该实验室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罗尼尔,它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生产小型计算机的机构。钱伯斯有幸在王安实验室里找到了自己尊崇有加的导师�D�D王安博士。
王安是早期计算机产业的先驱之一。他是中国江苏�成饺耍�1945年从上海来到美国,在哈佛大学读书。1940年他在国立交通大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后在哈佛获得了应用物理的博士学位。他的名字列于美国发明家纪念馆,成为继爱迪生等人后的第69位大发明家,并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的殊荣。直到现在,王安的身体虽然已经“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逝),但其声名犹存,如今的波士顿用王安的名字命名了的几个剧场依然生意兴隆。
在哈佛求学时,时刻关注着计算机发展的王安就知道,当时那些电脑、存储器所采用的都是效率极低的水银延迟线装置。他也曾在图书馆里读到过一篇介绍德国人研制软磁性材料的报道,这也许能为存储器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以后三周的时间,王安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潜心探索磁性材料的奥秘,终于用铁氧体材料制成了一种直径不到1毫米的小磁芯。磁芯带来了电脑存储器的一次大飞跃:假如在磁芯按两种方向磁化,以磁场形式储存信息。在1948年,王安发明了电脑磁芯存储器,这当然是电脑存储器的一次飞跃,也给王安那个不安分的身体插上了一对翅膀。
兼有中国人的坚忍和美国人冲动性格的王安,隐隐地听到了一个召唤,让他产生了创业者的渴望。他毅然放弃在哈佛大学的工作,带着自己娇小的妻子和年幼的小孩,开始了“下海淘金”的历程。
在美国开办公司极为简单,尤以开办独资公司最为简单。需办的事情有二:第一,到市政厅交点登记费;第二,给公司取个名字。起个什么名字呢?“实验室”这个名字高深莫测,所以就叫做王安实验室。王安的创业资本只有区区的600美金,一开始极其简单,老板和工程师加起来只有一个(王安兼任),销售人员也只有一个,桌子、椅子、电话都只有一个,当然老婆也只有一个。
1952年,王安的专利存储磁芯技术得到蓝色巨人IBM的青睐,蓝色巨人挥了挥手甩给王安50万美元,买下了这个专利的使用权。王安拿到这笔钱后,感觉到喘气也粗了一些,于是将王安实验室改成了王安电脑公司。实验室毕竟不像个公司,而电脑二字在当时又是极其流行,一如前几年的�qcom。
那个时候,王安年富力强,头脑清醒,开发出了适合市场需求的对数计算器和300系列可编程计算器,同时也关闭了磁芯的生产。1967年,发财的机会来了,王安电脑的股票上市,公司的资产总值达到了8000万美元。接着王安电脑最重要的时刻也来临了,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文字处理机的电脑,用以取代古老、效率低下的打字机,这种文字处理机具有编辑、检索等功能,于1975年正式推出。可以这样说,当时整个美国都在使用这种机器,包括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当然,不尽的金钱滚滚流向王安电脑公司,王安趋势扩大了产品线,开始生产小型机,其中的VS300型非常畅销。那时王安电脑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员工超过3万人,销售总额达到30亿美元。面对这样的业绩,王安发出了在90年代超过IBM的豪言壮语。
从长远来看,成功并不总是一件好事。“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却失败了”,也许这种话学人很难理解,但是对那些曾经辉煌过,并且是由于曾经的辉煌而犯下错误的人来说,这种理解不是他们惟一的财富.王安电脑的这种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太长久,小型机和文字处理器面临着PC机的重大威胁。
其实,从王安文字处理器过渡到PC机可能是最容易的事。有PC机将大兴于天下这种远见卓识者不只是乔步斯一个人。早在1979年,王安曾受到下属不停的建议,说他应该生产个人电脑,就连王安的儿子王列都看出了这个趋势,对这个意见加以支持。但是王安被文字处理器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知道为什么以他的智商,他竟然认为个人电脑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因此错失千载良机。
待到有一天,老迈的王安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打开窗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个人电脑已经遍地开花,而小型机和文字处理器却像飞机喷出的白烟,越来越淡。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王安终于下定决心开发个人电脑。可是在这个关系到王安电脑生死存亡的关头,不知道是王安太自信,还是太没自信,王安又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王安生产的个人电脑和IBM生产的兼容PC机不兼容。王安一错再错,让曾经强悍兴盛的王安王国日渐衰落。虽然三年之后,王安又修正策略,开始生产与IBM兼容的PC,但是为时已晚。此时的王安电脑已经日薄西山,无论在财力和技术力量上,已经今非昔比,一个强盛的王朝只能看得到影子了。
可以这样说,在一般的介绍王安电脑的文字中,你很难看到钱伯斯的文字。这不是说钱伯斯在王安电脑的职位低下,而是王安电脑的兴衰与销售的策略技艺关系不大。钱伯斯在1982年加入王安电脑,那个时候,王安电脑表面看来正值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安的文字处理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小型机的销售也是势头良好,对他的老东家IBM构成了巨大威胁。那个时候钱伯斯的职位是主管美国地区的副总裁,后来升任美国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高级副总裁。他自然过得逍遥自在,但是丝毫体现不出钱伯斯固有的销售才华。随后,文字处理器的销售每况愈下,小型机的销售也步履蹒跚。这个时候,不知道是钱伯斯没有对PC机革命的洞察力,还是王安根本就不理会他的意见,反正,在这个关系一个电脑公司生死的问题上,钱伯斯好像参与力度不够。王安电脑是一个家族氏企业,有着强烈的排外倾向。对于那些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公司元老,王安也未能真正以真心相待,当他们与自己无能的儿子产生冲突时,王安还是站在儿子这一边。钱伯斯作为一个后来者,王安虽能对其委以重任,但是却不能让其进入决策层。其实,王安公司的决策层就是王安本人,钱伯斯是没有资格影响固执的王安的。
钱伯斯也曾经作过努力,想通过销售上的手法来改变王安电脑的窘境。例如,他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让这个合作伙伴在生产的兼容机上印上王安电脑的名字,加快王安电脑进入市场的步伐。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被广泛采用,并且后来又被钱伯斯在思科中升华,即通过收购来保持自己技术的领先性。但是,王安电脑犯下的违背历史大潮的错误,已经不是靠简单的销售策略能弥补的了。大厦将倾,没有人有回天之术。
也许,对于钱伯斯在王安电脑的经历,他的裁员一事最为人们津津乐道,当然也是钱伯斯成名之后。钱伯斯在80年代末的时候,一直在负责王安电脑海外的业务。所以,在王安电脑本部一片糟糕之时,钱伯斯倒也落得个耳根清净。可是在1990年末的时候 ,他突然被召回总部负责美国的业务。那个时候,海外的业务已经成为名存实亡了。钱伯斯以为会在第二年接受新的业务,可是他的任务竟然是裁员5000人,而且是刻不容缓。在1990年的最后几天,其他的公司都在欢度圣诞节与新年,可是王安电脑公司却是一片愁云惨淡,谁也不知道厄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钱伯斯这个深谙人情世故的人,当然知道这次裁员会给那些被裁掉的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很多员工都是跟随王安电脑很多年的老员工,裁掉他们不仅切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更主要的是打碎了他们的一个梦想,甚至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也许以后他们不再相信爱与忠诚,当然也不会再相信他。钱伯斯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来安排裁员的事情,不知道什么原因,裁员结束后,他病倒了。
钱伯斯后来也经常提起王安电脑裁员的事件。1999年,在ABC的一个访谈节目中,钱伯斯谈起他的有关经历时说:“基本令人伤心的是,当你裁员的时候,也往往是工作最难找的时候。所以当你注视着那些员工的眼睛,发现裁员会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灾难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要杀了我。我以后再也不会做样的事情。”他的父亲也对主持人说;“他其实非常可怜。他会打电话回家,然后我们探讨这件事,对我或者他母亲说,解释他的处境有多么的困难。”
其实,我一直认为钱伯斯在惺惺作态。因为裁员这种事,对任何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来讲,都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并且更算不上什么丑闻。为什么钱伯斯对此一再强调呢?惟一的原因就是他可能性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一个字�D�D爱。真的,一个充满爱的人是无敌的,或者说是“仁”,仁者同样无敌。而这种仁,不是妇人之仁,而是一种男人之仁。在杀死对方后,还要对着对方的尸体说声抱歉,甚至痛哭失声,然后再去供养他的老母和孩子,但是当他举起刀的时候,却毫不留情。
也许这样评价钱伯斯确实残忍了一点,但是这种裁员的悲剧在思科又重演过,钱伯斯依旧每天精力充沛,丝毫不见痛不欲生与羞愧的影子。也许我是真的错了,钱伯斯把自己的的余生全部给了思科,思科的荣辱成败绝对驾于他人之上,而不管如何,他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在裁员之后,王安任命前通用电器的执行管理查德?米勒为最高管理人,并将自己的儿子撤出公司。不过王安1990年去世后,他的儿子还是掌管了该公司。在那个时候,钱伯斯已经忍受到了极限,他对公司的领导不再怀有任何信心,他认为王安电脑的未来是令人怀疑的。1990年12月,钱伯斯在未来并不明确的情况下离开了王安电脑。
钱伯斯又走了,如果他离开IBM只是因为IBM的保守文化让他感到郁闷的话,他离开王安电脑却是因为窒息。钱伯斯是满怀雄心壮志进入王安电脑的,可是在这8年时,他好像做了一场梦,他梦见王安电脑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钱伯斯用尽全力奔走呼号,想阻止这一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奔不出效果,喊不出声音,他们好像察觉不到他的存在,一切依旧照常前行。钱伯斯这个时候情绪应该非常低落,这个经常对生活微笑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流着泪的脸。这只矫健的西弗吉尼亚山鹰也有些倦了,一会儿梳理梳理羽毛,一会儿迷惑地看一眼曾经让他翱翔的天空。
不管是IBM的忧郁号角,还是王安电脑的暮鼓晨钟,对钱伯斯来说都是一场洗礼,好像它们都是为钱伯斯设。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一次演出,这个演出的主角就是钱伯斯,而钱伯斯注定要红遍世界。
执掌思科
尊敬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套用一下,可以这么说:“其实这世间本没有故事,说的人多了就成了故事。当人们不出名的时候便没有故事,可是一出名之后故事就来了。因为出名以前没有被重视,所以疏于记录,后来需要讲述的时候便只能靠大家的回忆了,并且可能当事者本人也记不清楚从前,所以说法就可能有好多种。不过那些名人的经历大部分也只有娱乐价值,版本多一点也无关紧要。
1990年底,钱伯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王安公司。他对王安本人从来没有过什么怨言,所有的评论全为褒义。王安将钱伯斯当成一个后生晚辈,故说话多语重心长,令钱伯斯受益匪浅。王安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今日的钱伯斯也难于与其比肩。王安有点像比尔.盖茨,在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都有着玩与伦比的造诣。盖茨曾经幸灾乐祸的地说过,如果王安不在个人电脑上失误的话,执电脑操作系统牛耳的就不会是微软了。钱伯斯对王安电脑公司的发展,钱伯斯却插不上嘴。当时因为一时义愤,没有来得及玩弄我们经常说的“骑着驴找马”这种伎俩,所以钱伯斯失业了。
钱伯斯拥有IBM和王安两大IT巨头的工作经历,也就是我们说的经验丰富,并且拥有法律和MBA的学位,学历也不低。可是1990年左右,虽然网络的大潮暗流涌动,但是计算机业却很不景气。钱伯斯的经历表面上看是比较大气,可是一细看却都是担任败军之将。举个例子,一个人正在找工作,他的简历上写着曾经亏过10个亿,你说这样的人能找到好工作吗!人家可能非常客气地说:“我们公司全部的资产加起来也只有7个亿!我想您是大材小用了!”钱伯斯的情况和这个有些类似,但是只要略懂计算机历史的人,也应该知道那不是钱伯斯的错。说起来,这个错还算是种荣耀,因为有几个人能有机会犯如此的错误呢?心情平复后,钱伯斯这个人久经沙场的老推销员开始推销起自己来。他首先是大量地发送简历,就像我们经常找工作所做的一样,可是每一封简历都如同一块石头沉入了大海。而今思科已经成为当今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公司之一,这一切应该说:“钱伯斯于有力焉”,所以当我们想找到一份工作发过无数封简历,也曾经焦急地等待着面试的机会,当然也可能被老婆训斥:“笨,无能!”
我们别忘了,钱伯斯是一个伟大的推销员,他会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推销员,应该最会推销自己。钱伯斯眼看这样误打误撞的方式没有效果,于是就厚起脸皮,向朋友诉说他的不幸。关键时刻还是朋友好使,有很多公司想要与钱伯斯共创未来,可是有着几次“失败婚姻”的钱伯斯,对“再嫁”也是小心翼翼。其中他对一家叫做思科的公司很感兴趣。对思科感兴趣,不是因为它现在肉美汁甘,思科的年销售额只有7000万,还不到王安公司亏的几分之一,思科的员工只有几百个,而钱伯斯一次曾经裁过5000人。他是靠这几年的惨痛代价换来的一个预感,思科是一条可以变成鲨鱼的小鱼。给他牵线搭桥的人叫做特瑞?艾格,是他以前在王安电脑时候的一个同事。还记得这个家伙吗,他就是和思科的创始人之一个勒娜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个人。他是思科的第一任销售经理,这个家伙也是同样善于推销,所以在给钱伯斯介绍的时候,也把思科描绘得明天无比辉煌。于是,钱伯斯收拾起心情去思科面试去了。主考官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约翰?摩格里奇,另一个是唐?瓦伦丁。钱伯斯应聘的是一个高级销售职位,他对这十几年来积攒的信心与智慧作了标准而不加修饰的袒露。两个世界顶级公司的文化熏陶让他讲起话来高屋建瓴,对两个公司缺陷的切肤之痛更让他的语言充满深度。钱伯斯本就口才流利,推销起自己当然更是不遗余力。面试的结果是,两位思科的元老对钱伯斯非常满意。并且,摩格里奇的眼里还闪现出了一中异样的光芒,因为他的一个心愿似乎就要达成。摩格里奇那时的年龄已经五十有七,不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老的CEO了。所以他在考察任何一个新人时,都暗藏着一个希望,就是这个人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继任者。通过这次面试,他隐约觉得,钱伯斯似乎可以。
钱伯斯之前从来没有去过硅谷,这当时可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搞IT的人如果没有到过硅谷,就像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没有到过麦加一样,没有到过硅谷的人就不会领会IT文化的精髓。钱伯斯15年前离开了西弗吉尼亚,以后由于工作关系到过很多地方,包括纽约、波士顿以及日本和东南亚等,可以说是经历比较广泛。可是虽然他曾经工作过的两个公司都可以称之为IT巨头,这两个IT巨头的总部却都不在加州。波士顿附近的129号公路也曾经是IT的圣地,可是斗转星移,IT圣地现在是硅谷。
硅谷从地理上来说就是一个东南挨着旧金山湾边缘,西南靠着太平洋和山特克鲁滋山的一大块儿平地。那里的太阳特别多,即日照时间较长。但是硅谷的人可能不持有这种观点。因为如果公司倒闭了,即使太阳高照,他们也觉得硅谷的天空无比灰暗。硅谷的气候也比较宜人,太阳很少火辣辣的时候,也几乎没有刺骨的北风,有点像我们渴望的地中海气候。
硅谷可供渲染的地方太多。硅谷中的好多人都是被硅谷外面的人认为精神不太正常,或者有先天的人格缺陷。我们以另一个标准来衡量,它是每平方英里博士的数量最多的地。人们说,有人破产了,从楼顶往下一跳,砸死了三个人,死的博士有五个,有两个人是双博士。硅谷的很多地方都引起那些深得当代文明精髓的人的惊奇。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在硅谷一个破旧的车库里;那些不修边幅、站在纽约街头都有路过人给钱的人竟然是百万富翁。硅谷也是一个忙碌的地方,人们都像蚂蚁,忙得不知疲惫。一般的人每周的工作时候都在80到100小时之间。硅谷里的人种类齐全,皮肤的颜色当然各异,他们的职业迥然不同。有程序员、市场人员MBA一年级的学生,还有并无多少经验的创业者。那些怀里揣着美抄的风险投资家,更是经常在这里招摇过市。在硅谷如果你不开的公司,也不帮他人开公司,或者至少不打算开自己的公司,就会被别人认为没有出息,那么一些好心人就会指给你一个地点,那里有一棵著名的歪脖子树,如果运气好的话,绳子都不用自带。
硅谷虽然奇异,但是钱伯斯也不是没有石棉的人,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种感觉。其实,钱伯斯原有的那种西弗吉尼亚自由的精神与硅谷的文化氛围很是接近。这里很少有规矩和束缚,你可以不用穿鞋就去上班;你也可以不把领带挂在脖子上,而把它挂在腰上;你甚至可以带一只狗去上班,把狗当作同事,但不能把同事当作狗。成功的概念在硅谷改变了含义。一个人外表好像农民,可他就是个博士,并且是百万富翁。他们对那些古老公司(如IBM)的古老文化不屑一顾。而钱伯斯在外表上的文化已经被IBM先入为主,深色的西装,白色衬衫,保守的领带,钱伯斯就像标准的IBM职员。在硅谷里面,钱伯斯的穿者就像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绅士。一看就不是靠技术吃饭的主,而是靠这狡黠与圆滑跑到硅谷来淘金的。不过在硅谷,那些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员的穿着还是很体面的,你可以不穿鞋去自己的公司去上班,可是,你总不能不穿鞋去别的公司跟人家谈生意吧!
情况有点不妙的是,钱伯斯是推销员出身,这些硅谷人的眼里很少有伟大的推销员的概念。好像推销艺术对于高新技术来说,显得不是那么太重要,比如说钱伯斯在王安电脑工作的经理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也是好多硅谷人的一大缺陷。他们只重视发明创造,他们中的明星是一些工程师和程序员。不错,在产品的研发阶段,那些工程师确实是很重要,可是在硅谷研发同类产品的公司决不只一家,绝对需要推广的技巧,如果产品卖不出去,那些程序员的功劳也就化为了乌有。思科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如果还让思科的创始人来掌管思科的话,思科的今天可能就剩下了一具尸体了。那些技术人员的傲气就让他们保留着吧。他们其实也很可怜,他们过多地和机器打交道,他们很少和人打交道,他们不懂人生的百味百态,他们过着非人的生活。面队思科的那些有深厚技术背景的斯坦福精英,钱伯斯的MBA学位和法学学位丝毫没有亮点,但是他们没有对钱伯斯表示不敬,因为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没有钱伯斯。
非常碰巧的是,思科当时的CEO――摩格里奇也是推售人员出身,但是他却从来没有遭受过任何偏见。当然,摩格里奇一进入思科就担任老大的位置,其地位应该是其没有遭到偏见的原因之一,多少有点理性的人都不会和老大为敌。但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摩格里奇经常主动出击,现身述说具有销售背景的好处。他常常说:“推销人员常常最终成为公司总裁,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总裁,那么推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也许是摩格里奇与钱伯斯同病相怜,所以他对钱伯斯非常钟爱.。
在钱伯斯和摩格里奇身上还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虽然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两人都是在郊区长大的。摩格里奇30到40年代在威斯康辛州度过自己的童年(在密尔沃基东南的一个叫乌瓦图萨的郊区),他的童年不怎么愉快。两人都有MBA学位并与高中的女友结婚。摩格里奇在乌瓦图萨东部高中读书的时候,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弗朗科弗丝。像钱伯斯夫妇一样,他们两夫妇一起进了大学。毕业以后,摩格里奇夫妇搬到麦迪逊去加入威斯康辛州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他们1955年一起毕业并在那个夏天结了婚。钱伯斯的夫人成为了语言障碍的医师,而摩格里奇的夫人成为了特殊教育的老师。毕业后,摩格里奇在空军服役3年,在服役期间,一个IBM的销售员向他灌输了推销这样的职业。(相同的事情20年后发生在钱伯斯身上)服役期满后,他又到另一家公司干起了销售代表的工作。
估计,当钱伯斯和摩格里奇见面的时候,一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这就是缘分,也可以说是命运。如果说钱伯斯没有摩格里奇的支持,不但可能没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就是在思科站住脚也许都很难。可是摩格里奇不支持钱伯斯也难,因为钱伯斯就象从前的摩格里奇。摩格里奇把钱伯斯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人性中最低级也最真诚的地方,就象一头大狮在培养一头小狮,义无反顾,不是因为道德,而是因为本能。
钱伯斯刚进入思科的时候职位是主管美国地区销售的副总裁,他把从IBM和王安电脑中练就的销售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摩格里奇的重用下,钱伯斯在思科中的声望随着思科销售额的迅速增长而同时迅速增长。三年之后,他被提升为行政副总裁,负责研发、生产、世界范围的销售以及市场和客户支持等等。这个时候的钱伯斯在思科中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并且,钱伯斯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思科的各个部门,与摩格里奇以及其他高层人员的合作程度也与日俱增,为以后夺取思科的最高领导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正当钱伯斯甩开膀子,脱掉汗衫,在思科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摩格里奇却突然宣布将在两年内退休。这个宣布对董事会来讲非常突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连继承人都没有。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从外面找一个进来吧,那样做的风险性也太大了。这些董事会成员对钱伯斯不是太了解,并且他们此时也不清楚摩格里奇的想法。于是他们极力挽留摩格里奇。唐?瓦伦丁甚至说过,只要摩格里奇能留下来,他愿意做任何事。他愿意天天为摩格里奇洗袜子么?当然摩格里奇也不会让他这样做。摩格里奇之所以受到如此殊荣,一方面当然是其能力出众,另一方面则是其品德高洁,深受思科员工的爱戴。
但是这位虽老却意志坚强的CEO激流勇退之意已定,并且有意让贤给钱伯斯。董事会对钱伯斯推销员的背景有所顾虑,深为担心他看不清技术发展的方向,把思科带向歧途。但是董事会对钱伯斯的其他才能非常肯定,尤其喜欢他谦逊的处世作风。钱伯斯从他的母亲那里学来并且一直刻苦训练的技能终于发挥出了效力。钱伯斯对摩格里奇极为顺从和尊重,这也可能是摩格里奇选择钱伯斯作为其继承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从尊重的角度来讲,尊重别人是人性一大优点,而喜欢别人的尊重是人性一大弱点。任何人都喜欢别人尊重自己,但不要让人感觉言不由衷。从顺从的角度来讲,但凡有点成就的人,欣赏自己超过欣赏别人。别人的对自己顺从,就是对自己的认可,认可自己当然就是知己,故而投桃报李也当属自然。钱伯斯好象真的和摩格里奇心有灵犀,他对于摩格里奇的商业计划几乎从来都是十分认同,而且从不会没事找事,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这一点深得董事会的认同。也是由于董事会对现任CEO非常认同,而这个CEO也曾经是销售员出身,所以董事会最终打消了对钱伯斯出身的顾虑,同意摩格里奇的建议,立钱伯斯为摩格里奇的继承者。
钱伯斯很幸运,撞到了摩格里奇这个伯乐,并经常联想到自己曾数次怀才不遇,凄凉之情顿生于心。可是如果钱伯斯本身不是一匹千里马的话,摩格里奇给与钱伯斯的也只能是一个“叹息”,并且最重要的是,钱伯斯要让摩格里奇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膘肥体壮的蛮马,而是一匹日行千里的马。所以他首先对摩格里奇极尽尊重和顺从,然后把摩格里奇的商业计划执行得锦上添花。不要老怀疑别人的眼光,傻子也知道肉的味道要好过青菜,不要怨天,更不要尤人,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自己“出卖”出去。要想把自己更好的“出卖”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你的买主。老孔头说的颇有道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喜欢别人,别人才能喜欢你。当然,这些道理用在两性之间好象不太管用。
不过不知道是摩格里奇老奸巨猾,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当一位记者在1994年的一次采访中问到他的退休计划时,他很反常地含糊其词。当记者问到他打算再在思科呆多长时间的时候,他非常外交地回答说:“10年呆在一家公司真的是太长了一点,我并不想呆得很长。硅谷最好的方面之一就是我们不是一个单独的文化,而是多元的文化。变化甚至混乱对于保持这个公司鲜活的血液十分重要。”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公司为了争权夺位搞得很混乱,所谓多元的文化就是多股势力,当时的思科在网络界已经初具雄狮形状,其CEO的宝座当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向其垂目兼垂涎。这可能是思科的机密,现在只能猜测。当问及他有没有选好继承人的时候,他说:“我们最近在帮助钱伯斯拓展他的各项能力,或者这个能向你说明什么。”这句话也许很明确讲出了钱伯斯即将作为摩格里奇的继任者。
这个本不该有悬念的悬念没有维持多久,在1994年的7月,离这个会计年还有几个月的时候,钱伯斯主持召开了一个财政分析会议。虽然他只是二号人物,但是他主持了会议。非常明显,他即将作为新的思科继承人上任。看来在不甚激烈的权力斗争中,还是摩格里奇和钱伯斯这两个销售员出身的人占了上风。销售员确实在推销起自己来得天独厚。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在1995年的一月,钱伯斯终于光荣加冕成为了思科的CEO。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失意之下,竟然忘形,发出谣言诽谤钱伯斯,说钱伯斯如何处心积虑,谋权篡位。整个就是一个君子剑―岳不群,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摩格里奇立刻暴起,护卫钱伯斯,说钱伯斯这几年为了思科呕心沥血,劳苦功高,当然他是这样讲的:“在过去的4年中,钱伯斯的职责越来越多,特别是他最后那18个月的工作,在思科执行分权计划和收购计划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些计划正是公司长期增长点和并购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伯斯确实应该对摩格里奇感恩戴德,因为他不仅把钱伯斯扶上了马,而且又送了一程。摩格里奇对思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管理之下,思科成为了最大并且最赢利的世界级网络公司。在他的任职期间,他带领公司上市且员工从34人增长到了2260人。当他把接力棒传给钱伯斯的时候,思科已经是一颗商界的恒星。
思科也真的应该感谢上帝,思科的高层领导之间总是相互敬仰,相互帮助,相互提携,相互谦让。别忘了,摩格里奇也是在唐.瓦伦丁的支持下战胜了勒娜,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并且瓦伦丁对摩格里奇更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摩格里奇从CEO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却在瓦伦丁一再怂恿下担任了思科的董事会主席,不知道执意要退休的摩格里奇为什么会接受这个位置,也许无法拒绝瓦伦丁的信任,也许还牵挂着钱伯斯。而瓦伦丁成了副主席,把思科中最有权力的位置拱手相让。应该说瓦伦丁也是一位伟人。
钱伯斯受到摩格里奇的很大的影响,他会保留很多原有的政策和痕迹,但是不用多久这个从别处移植过来的西弗吉尼亚小子就会在思科里刻下自己的痕迹。钱伯斯就象是一头刚成为狮群之王的一头雄狮,肩负起捍卫自己领地的责任。同时,这头比前辈更加雄心勃勃的万兽之王,它要带领着狮群,拓展它的疆域。它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处,眼光投向整个草原,一声长啸,预示着草原上将要上演更多的杀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