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硬盘

  我的电脑是两年前买的,配置为:AMD ATHLON64 X2 3800+,1G DDR2 667 *2,160G,7600GS。硬盘只有160G,当时感觉这么大的硬盘,什么时候才能装满啊。可是今非昔比,短短两年时间,就感觉硬盘已经越来越不够用了。而且500G的硬盘现在也降到400元以内,可以说是白菜价了。于是就想买块500G的硬盘继续下载教程,电影之内的东西。
  首先上网查了一下现在什么品牌的500G硬盘性价比最好。我经常去的网站就是太平洋,中关村在线。经过查询就大概定了两个品牌:WD和ST。WD的硬盘性能没有ST的好,但是ST前一阵出了固件门,导致品牌大受影响。所以一直在犹豫,到底是看重性能,还是看重稳定性。由于我前面两台电脑都是配的ST的硬盘,其中一台ST80G的ATA硬盘用了6年多到现在还依然在服役,所以相信ST应该能处理好产品品质的,而且出问题的硬盘都是11代的,现在已经升级到12代了,单碟500G,性能更强劲,发热量也低了。所以最终决定购买ST的了。
  决定了品牌型号以后就该考虑怎么购买了。有的人会问,这还要考虑吗?直接去电脑城买就好了啊。可是我们这里的电脑城,不但价格高,货还不全,所以我购买IT产品基本上都是上网淘,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过JS,买到的东西质量也都不错。在网上比了下价格,发现比太平洋和中关村的报价也低不了多少,在加上运费,就又高了一些了,又考虑到后期的保修,想想还是先到电脑城去逛逛再说,要是贵的太多了再网购吧。
  于是今天早上就跑了趟电脑城,问的第一家就报375,不过是散装的,想想和网上差不多啊,这下心里有底了。就借口要盒装的,去下一家询价,结果接下来的两家又把我打击了一下,全都是395,而且一看就是从别家调货的。没说的继续走,又问了一家貌似忠厚的商家,报盒装375,想想反正也转了这么多家了,就这家吧。先叫商家拿了块出来看看,没错,12代的,16M缓存,而且发现其实盒装的就比散装的多了个盒子,多了个光盘(内有金山毒霸2008含一年的授权,雨过天晴含序列号等等一堆没用的软件。)让商家开个收据,交了钱,拿好硬盘就准备开路了。走到公交站牌,突然想起来没有sata线,那回家不是白忙活了,于是又二进电脑城,去了以前经常些杂七杂八小东西的商家,买了根线就坐车回家了。
  回家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机箱,将新硬盘装上,当然先把SN,PN号之内的先抄好,一会上网查查看。现在的JS让人防不胜防,还是小心点好啊。装好硬盘,开机,bios正确识别出硬盘,进系统,先查了下保修,一开始显示错误,吓我一跳,以为遇到JS了。如图:
st1
  仔细一看,是无效的国家,可能是网址有错误吧,选择的不是中国。随后进了ST中国官网,在上面发现了查询地址: http://support.seagate.com/customer/warranty_validation.jsp;将我的SN和PN号输入进去以后,终于看到了保修信息:
st2
  保修到2012年6月23日,呵呵,还有三年。
  然后就是测试了,发现果然速度快很多,但是质量很让人担心啊,刚买的就两黄了,不知道命运如何了。接下来就是测试图了:
500G_3 160G_1
  500G和160G对比图
  500G_2 160G_2
  刚买的500G就两黄了,用了两年的160G才一黄(通电1468小时)。
   500G 160G_3
  速度对比,500G很强啊。
  测试了以后,尤其是看到500G的平均读取速度达到105MB/S的时候,我就决定了要用500G做主盘了。接下来就是备份160G上的文件到500G了,我用的fastcopy,速度真是快啊,不过也用了我将近1个半小时。备份完毕以后就是将160G的C盘ghost到了500G上的C盘,当然不能这样叫了,应该是第一个分区,然后将160G格式化分为一个区,做为我download的基地。
  至此,硬盘的升级终于完成,过程很平淡,只要小心注意就好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备份数据。俗话说的好: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平时就要养成经常备份的习惯,才不会到硬盘挂掉的时候欲哭无泪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盘,升级,st,希捷,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