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小游戏开年抢先发力

文/张书乐 原载于2月11日《中国文化报》 

 

    每年的春节都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力的最佳时机,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以及数码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影同样具有娱乐功能的网络游戏,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春节的娱乐行列中来。

 

    今年春节期间,基于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平台的小游戏成为了网络文化市场中的又一大亮点。各大网络游戏运营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推出各种小游戏新品吸引各路玩家。由小游戏所滋生出的碎片式“休闲经济”成为春节游戏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这股热潮也为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开了个好头。有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将是多平台小游戏大发展的关键年。

 

    一只“小鸟”刮起的“旋风”

 

    《愤怒的小鸟》是一家芬兰游戏外包公司在空闲时写出的小游戏:小鸟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以自己的身体当做武器,去攻击肥猪的堡垒,砸到全部肥猪即可过关。这个游戏设定听起来并不怎么引人入胜,不过事实是,这款名为《愤怒的小鸟》的手机游戏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称为2010年最不可思议的流行文化狂热符号。“小鸟”的出现也意外刮起了一场游戏行业的小旋风,并快速刮入了中国市场。

 

    今年春节期间,除了看电影、逛庙会,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小游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最爱。“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发现这款游戏的,设置很简单也很容易上手,游戏随开随玩,可以把所有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但却相当令人兴奋。”这是北京的玩家小渔玩《愤怒的小鸟》的感受,据介绍,以前在大学期间偏爱大型网游的她,毕业上班后,随着大块闲余时间的日益减少,已经越来越倾向于玩休闲小游戏了。

 

    和小渔一样,时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游戏玩家开始不再仅仅局限于在电脑上玩游戏,众多小游戏通过成功嵌入多种手持数码设备平台,而逐步打开了另一片消费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将是多平台小游戏大发展的关键之年。

 

    小游戏隐隐间逐步形成和大型网游分庭抗礼的局面,也引起了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关注。有消息称,此前在“开放”口号下兴起的腾讯小游戏开发者平台将在春节过后正式上线运营。相对来说,百度和盛大则走得更快:百度在节前正式对外开放了一个基于百度贴吧搭建的百度社区化小游戏平台,首批入驻运营的游戏包括了联众、游戏中国、7K7K等游戏厂商旗下数十款游戏;盛大游戏则通过收购美国最大的小游戏分销平台麻球游戏,试图以此来寻找进军小游戏市场的切入点。

 

    互联网大佬如此重视小游戏并启动布局,与小游戏所具有的强大市场潜力分不开。与早前流行的“偷菜”“买卖奴隶”之类的休闲交友类网页游戏不同的是,这些小游戏更加偏重游戏性和趣味性,即使是联机对战,也会偏重于竞技性,而不同于传统网页游戏那样单纯以消磨时间为内核。这一切都带给了网民完全不一样的新鲜感。

 

    同样,小游戏也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快感”。以《愤怒的小鸟》为例,其开发成本不过10万美元,却在全球被下载超过5000万次,在美国iPhone版的《愤怒的小鸟》售价为99美分,仅此一项就为开发商带来了超过800万美元的收入,而在中国,这款游戏同样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多平台为小游戏 创造广告卖点

 

    iPad、智能手机等手持数码设备的流行为小游戏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起点。“不管是iPad还是安卓系统的手机我都在用,它们让我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游戏。”“游戏迷”刘京向笔者展示了她目前所使用的iPad,各种应用和游戏占据了平板电脑大半个桌面,“我差不多下载了50多款游戏,前后花了至少800多元。”

 

    不少白领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和手持设备“绑定”,加上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高速下载,更让小游戏能够自由进入到各个平台,并让用户更高地黏合在其中。于是,小游戏的商业逻辑就是:不在传统电脑上和网游争夺客户,而是充分利用了网游所难以触及的空隙,见缝插针,以小游戏的小容量、小乐趣和多样化,直接嵌入用户最细微的应用层面,从而真正做到贴身游戏、贴心娱乐。

 

    小游戏“金矿”一个更加引人瞩目的卖点就在于其受众层面的高度精英化,如同美国Hulu网站的商业模式打开了视频网站的收益瓶颈一样,由于多平台状态下,特别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为主攻方向,更好地将受众范围主要集中在了白领和中高收入人群层面之上,从而为游戏内置广告的实现创造了可能,这方面,国内也已经有了先行者,如盛大收购的麻球游戏平台,就是通过内置广告进行盈利。

 

    有业内人士据此认为,小游戏平台完全可以依靠这样精准投放的内置广告盈利,进而刺激全平台游戏下载免费化,而如果小游戏能够在多种游戏设备上通行无碍,其市场潜力将得到更为强大的释放。

 

    开放模式将打破同质化瓶颈

 

    对于互联网产业特别是游戏行业来说,同质化竞争一直是一块心病。而小游戏平台的出现完全有可能打破这一瓶颈,令游戏行业的竞争别开生面。

 

    无论是传闻中的腾讯小游戏平台,还是已经初见端倪的百度社区化小游戏平台和盛大麻球游戏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开放。以百度小游戏平台为例,百度自身并不组织游戏资源,现有的25款游戏来自于游戏中国和联众两家开发商,游戏中国是SPIL GAMES旗下的网站,联众更是老牌的游戏厂商,都有自己的开发力量和原创游戏,按照百度方面的说法,百度小游戏平台将以开放的思路,广泛吸纳第三方游戏开发者,并将这些开发者所提供的应用程序进行推广,同时对每一款已上线的游戏,百度都会同步推出成绩排名系统,并展现到用户的“i贴吧”中。

 

    而国内其他几个游戏平台的模式其实也大同小异。这种广泛吸纳第三方开发者的方式,灵感大多来源于苹果公司的应用软件商店的成功经验,而且这一方式目前也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运营商所广泛采用,依托用户付费下载第三方应用的方式,实现运营者和开发者之间的双赢。相对来说,目前国内通讯运营商的应用软件商店中的小游戏应用还不丰富,并过度集中在手机应用之中,而苹果的应用软件商店中,尽管游戏产品比较丰富,但目前采取美元结算和信用卡付费的方式,还很难切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这都给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力小游戏市场,留下了充足的市场空隙。而且这些互联网企业有大量的游戏运营和研发经验,并和各中小游戏研发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可以极大地刺激游戏应用软件的丰富,而开放式平台上传无门槛,下载越多收益越高,且主要依靠口碑传播无需大笔资金投放广告的方式,则可以极大地刺激第三方游戏应用开发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极大地丰富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打破同质化瓶颈。

 

    今年刚刚开始,春节档期过后,紧接着的“五一”档、暑期档、“十一”档……又将有怎样的好游戏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职场,小游戏,休闲,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