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一、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物理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比特bit流)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MAC)寻址、数据的成帧(frame)、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三、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IP寻址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四、传输层。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IPX/SPX等。
五、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六、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七、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模型,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