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单位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开发软件

       甲方希望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开发软件,乙方希望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经过配置、剪裁而形成系统,这种现象在企业信息化的项目中普遍存在。推荐江苏威特集团王甲佳先生在第二届中国企业信息化用户论坛上的演讲《再说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附后。
  已有的产品技术架构可能比较合理,具有开发成本低,稳定性高、实施周期短等优点,在实际业务与产品功能相近的情况下,建议采用这种开发思路。
  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合适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他们对信息化的要求往往不是现成的软件所能满足的,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凸现出来,近两年来也开始得到开发商和企业的重视。 (中国软件工程网)
  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可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我的意见是,与其低价购买不适用的软件,不如增加投入,定制符合需求的专用软件系统,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标。
        本案例的对策: ( rjgc.com.cn
  1、根据合同的约束,要求乙方项目经理按照公司的实际要求开发软件系统。乙方项目经理与开发团队关系不够紧密,管不住人,是他的管理能力问题,可以向开发商反映,要求加强管理。有可能的话,公司应该派一名控制力强的人员作为甲方项目经理,主导项目的开发。
  2、如果因为要满足需求而延长项目开发周期,应说服公司的管理层,需求满足程度与开发周期,对于公司来讲,当然要取前者。
  3、如果乙方项目经理不能按照要求改变开发思路,则要求乙方更换项目经理。
  4、如果乙方坚持现有的思路,我认为宁可赔款中止合同,也没有必要去开发一个不合用的软件,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总之,软件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即使软件开发成功了,项目也是失败的。
  附:《再说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江苏威特集团有限公司CIO 王甲佳
一、什么是主动权?
  ● 主动权首先必须是自己能控制的;
  我们的论坛是用户论坛(注:第二届中国企业信息化用户论坛)
  展现了一种来自用户的声音
  很可能就此从卖方走向买方
  ● 在合理分配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战略目的;
  分包、外包将控制在一个相对专业的范围之内,也就会实现对需求分析、系统规划、技术实现等方面的专业分工。逐步淡化软件公司提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 主动权来自多重挤压下的旺盛需求
  商业包装使人们对管理软件的认识处于朦胧与不对称状态
  用户的旺盛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对主动权的渴求
二、主动权的尴尬?
  还是要拿自己公司的事情做例子
  刚刚过去的3月份,我们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泛CRM项目。其中的境遇让人感慨万千。
  ● 需求方的信息化战略与战术“十二字”方针
   ▲ “大市场”就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最高追求,我们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它细化,透析出具体需求,形成订单,以客户为载体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引导需求;
   ▲ “小生产”则是把自己的生产功能精致化,通过很好的秩序控制在产能最大化和客户需求满足最大化之间形成平衡,这个方面是信息化有很大作为的领域,也是传统ERP最具有价值的MRP部分!
   ▲ “广协作”主要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认识的,从原料供应商、辅料供应商、工装工艺合作方等等伙伴那里取得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信息化在这个层次的功用主要是为了让过程信息得到有秩序的交换,为多方所共享,以提升我们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
   ▲ “深情报”是上述三个层面有效运行的成果,也是指导三个层面高效运行的灵魂。是一个在企业文化上协同、业务逻辑上严谨、资源结构合理、合作伙伴信任基础上的神经枢纽。
我们期望形成一个覆盖企业经营性活动与非经营性活动的资源管理与控制体系,让信息系统与企业实际完全贴合而且与时俱进!
  ● 我们定义CRM是满足客户需求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市场、销售、客户、订单、生产过程、商务过程等为管控对象的管理信息化。
  ● 供给方的管理软件提供方案
  3月中旬我们接洽数十家软件公司,同许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就我们所需要的软件结构来说,满足度一般要60%以下,现实需求满足度50%以下,但是能提供出我们公司的要求的软件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要求一种平台化的软件结构是很不容易。选择成熟软件公司,他们软件刚性较强平台性较差,平台软件公司则是相反,他们缺乏成熟的行业经验。
  根据实际情况最后还是要在软件公司里面选择具有一定平台化特性的管理软件,一方面满足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后续的维护提供及时便后的支持,同时便于进行边规划边实施的操作,尤其有利于将来MRP范畴,SCM范畴以及BI范畴的信息化项目实施。
  大部分管理软件公司希望在他们已经进入市场的多种软件中选择。然后提供较高成本的二次开发,以满足对当前的泛CRM需求。也有公司愿意提供完全定制服务。也有个别“领袖公司”对我们的需求提出了质疑,认为非常不专业,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还做什么需求规划。
  ● 双方差异所在:
  (1)软件公司希望在他们的ERP、CRM、OA、SCM等软件群组里面选择功能模块;希望在他们的软件逻辑里面进行需求定义。
  (2)企业希望从实际需求出发,在一定的基础数据前提下实现客户导向战略,同时进行战术的协同。至于软件到底是什么名称,什么范畴并不特别关心。
  在软件公司面前,企业用户的信息化主动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三、主动权的回归?
  ● 回归要义之一:
  企业成长特性和优秀的同时又很幼稚的成功特质不容漠视。
  信息化是优化企业生态的崭新载体和因子,不是生态链条的羁绊。
  ● 回归要义之二:
  客户导向流程与功能导向流程的本质区别就是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本质区别。对软件公司也一样。
  ● 回归要义之三:
  信息技术将回归到它固有的势力范围,从前台走向后台。对企业业务的把握是一切竞争力体系的核心。
  信息化革命才有刚刚淅沥的春雨。
  信息化的主动权是企业的生命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