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一流会议的论文收录规律

    总结了一下国际一流会议的论文收录规律。(1)质量不够高的论文肯定是不中的,无论在Clarity, Novelty, Significance, Soundness, Citation哪方面有缺陷。(2)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论文中与不中也有很大的随机性。(3)特别创新的论文第一次或在同领域往往会被拒。

 

    第二种情况证据:Bruce Croft介绍说,他们组每年都投几篇SIGIR论文(Bruce是有最多SIGIR论文的学者)。常常发生的结果是,他认为应该中的论文不中,他觉得不太有希望的反而中了 。Bruce讥笑地说“you want to say what is that!”。Ed Hovy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多年前,他有一个朋友投论文到AAAI,第一年被拒,第二年一字不改,又投AAAI,得了最佳论文奖。

 

    第三种情况证据:现在机器翻译主要是基于统计的,但是Peter Brown等IBM小组的第一篇关于统计机器翻译的论文屡投不中,后来才登在了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上。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的著名算法PageRank投SIGIR不中,是WWW把它收了。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故事。Thorsten Joachims的关于click through的论文,引用率很高。他跟我说,那篇论文先是被SIGIR踢出来,改投KDD才发出去的。John Lafferty在MSRA讲演时曾说“我们应该写被人拒的论文”。他说的就是这种论文。

 

    其实,第二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同一个领域的专家意见未必相同。通常一篇论文只有三个人审稿,三人的审稿结果很容易有很大的差异。再者,国际一流会议由于会场、时间等限制,收录的论文很少。其结果是有许多好的论文在一起竞争,好论文难进去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理想的模式也许是邀请更多的专家来审稿,但代价太高,也不太现实。

 

    有人会觉得发生第三种情况很奇怪。但如果读一下同时期的论文就会发现,那些革命性的论文往往提出不同的问题,或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确实非常与众不同。这样的论文往往一时难以被大家接受。

 

    如果不幸论文不被收录也不必要气馁。认真读一下评语,研究一下论文被拒的原因。如果是第一种原因,论文会存在审稿人指出的不足之处,论文被拒,自己也会心服口服。不要紧,把别人指出的问题都解决,再投稿就是了。唯一的例外是创新性(novelty)的问题。如果审稿人认为创新性不够,自己也觉得如此,那就应该尽快终止这项工作,投入到更新的下一个工作中去。如果是第二,三种原因,往往会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认同审稿人的意见,那就再投别的会议或下次会议。说不定还能得个最佳论文奖呢。总之,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