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入门体验-使用DiskMan屏蔽损坏的0磁道
DiskMan界面:
方 法:
1、首先你需要到网上下载集成了DiskMan的
工具软盘的ISO镜像刻成光盘,个人
推荐“无忧启动”。
2、将BIOS
设置为光盘启动,让
系统通过“无忧启动”盘引导启动。
3、启动DiskMan,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参数修改”,如下图。
4、看到出现的参数修改对话框之后,双击“起始柱面”,如下图。
5、将其中的数值“0”改为“1”
6、选择“
硬盘”菜单,选择“存盘”,现在0磁道就被屏蔽了!
第二讲:硬盘基础知识
1、硬盘外部结构
(1)接口
电源插座接口插座:用来与主机电源相连的接口。
数据接口插座:硬盘数据与主板控制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交换的通道。
如图:
下载 (39.86 KB)
2009-1-13 15:05
数据接口分类:
IDE:
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接口,PATA接口(并行ATA接口,并口)。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SCSI接口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设备,传输速度比ATA高,CPU的占用率很低,一般应用于服务器。
Serial ATA:
Serial ATA称为串行ATA接口(SATA接口),这是相对于IDE的并行接口来说的,与IDE接口比SATA接口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只用在高端服务器上。
(2)控制电路板
大多数的控制电路板都采用贴片式焊接,它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
如图:
下载 (10.21 KB)
2009-1-13 15:05
(3)固定面板
固定面板即硬盘正面的面板,它与底板结合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了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
2、硬盘内部结构
(1)磁头组件
磁头组件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有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
(2)磁头驱动机构
磁头驱动机构由声圈电动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有那个盘还有搞笑的防震动机构。
(3)磁盘片
磁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硬盘的盘体有一个或多个重叠在一起并由垫圈隔开的磁盘片组成。
(4)主轴组件
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承和马达等。
如图:
下载 (28.33 KB)
2009-1-13 15:05
3、硬盘逻辑结构
(1)盘面
硬盘的盘片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做基片,高速硬盘也可用玻璃做基片。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side),即上、下两面,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都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面,也有极个别的硬盘盘面数为单数的。每一个这样的有效盘面都有一个盘面号,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从“0”开始编号。在硬盘系统中,盘面号又叫磁头号,因为每一个有效盘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读写磁头。(如图一所示)
(2)磁道
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track)。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编号。(如图二,每个黑色的圆都是磁道)
(3)柱面
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为柱面(cylinder),柱面和磁道一样,由外向内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读/写操作,依次向下直到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都读/写过数据将柱面读完/写满之后,才移到下一个柱面。(如图一,红色部分组成的就是柱面)
(4)扇区
操作系统以扇区(sector)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在磁道上,按照一定的数据位长度截取的圆弧就是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包括512B的数据和一些其他信息,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的读出或写入。(如图二,红色的那段圆弧就是一个扇区)
图一:
下载 (18.77 KB)
2009-1-13 15:05
图二:
下载 (17.1 KB)
2009-1-13 15:05
4、硬盘数据结构
硬盘在存储数据之前,需要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化这三个步骤之后才能使用。作用是在物理硬盘上建立一定的数据逻辑结构,一般将硬盘分为5个区域,为主引导记录区、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文件分配表区、文件目录表区和数据区,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1)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磁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总共512B。包括MBR(Main Boot Record)、DPT(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盘分区表)和结束标记。MBR,即主引导记录区,存放引导程序,占用主引导扇区的前446B(偏移0-偏移1BDH),随后的64B(偏移1BEH-偏移1FDH)为DPT,最后的两个字节“55 AA”(偏移1FEH-1FFH)是分区有效结束标志。
小知识:“一个硬盘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加在一起只能有四个”是为什么那?因为每个分区都要用开始扇区,结束扇区,引导标志,分区类型等这些参数来描述,每个分区都要用16B来描述,而我们的DPT只有64B,所以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加在一起只能有四个。我们平时说的D分区(D盘)、E分区、F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中划分出来的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描述也不存在于DPT中,所以你可以划分若干的逻辑分区。
(2)操作系统引导扇区 OBR(OS Boot Record)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是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DOS系统的引导扇区叫做DBR(DOS boot record)】,通常位于0柱面1磁头1扇区。它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成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Windows系统的引导程序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Command.exe程序。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的大小等重要参数。
(3)文件分配表区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同一个文件的数据不是一定完整的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往往会分成若干段,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这种存储方式成为链式存储。
为了实现链式存储,硬盘上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经被文件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经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一个簇的簇号,对一个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无后继簇,这些都有FAT表来保存。
由于FAT对于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所以,FAT有一个备份,即在原FAT的后面再建一个同样的FAT。
文件管理系统:如DOS和早期Windows使用的FAT16(在文件分配表中以16位表示一簇)和FAT32(在文件分配表中以32位表示一簇),WinNT开始使用的NTFS。当然Linux等其他操作系统也有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统。VISTA使用的WinFS是一个服务。
(4)文件目录区 DIR(directory)
DIR(directory,也称文件目录表FDT,fail directory table),是根目录区,紧接着第二FAT表(即备份的FAT表)之后,记录着根目录下每个文件(目录)的起始单元、文件的属性等。定位文件位置时,操作系统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确定文件在硬盘中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5)数据区(DATA区)
数据(DATA)区,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的地方,位于DIR区之后,占用硬盘绝大部分的空间。
第三讲:硬盘工作原理以及容量和容量限制
1、硬盘工作原理
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操作正好相反。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
由于硬盘的结构复杂,所以硬盘的格式化也比较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2、硬盘容量
(1)位
计算机只能二进制数字。一个二进制数,简称为“位”(bit),她是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有0和1组成。0可表示“关”、“假”或者“否”;1可表示“开”、“真”或者“是”。
串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以 b/s 表示。级每秒传输的“位”的个数,一个传输速率为56k b/s的调制解调器每秒能传送或接收56000个“0”或“1”。
(2)字节
计算机里信息是以数据包或指令包的形式传送的,这种包叫做“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8个信息位构成,例如:00000000或10101010。目前大部分用户的硬盘容量单位还是以2的多少次方表示,比较符合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即以KB、MB、GB、TB、PB、EB为单位,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硬盘的容量由盘面数,柱面数和扇区数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512B)
3、硬盘容量限制
硬盘最初引入PC时硬盘的容量仅为20~40MB,经过发展,硬盘的容量逐步提高,而当时一些设计上的失误造成了出现硬盘容量限制问题。所谓容量限制,就是系统无法完全识别或正常使用超过一定容量的硬盘。
(1)容量限制问题
IDE接口硬盘工作方式:
IDE硬盘驱动使用在DOS-BIOS(即磁盘操作系统-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分层结构上。其基本工作模式就是操作系统(特殊的应用程序绕过操作系统)通过中断INT 13请求转换为硬盘IDE(ATA)接口请求,继而在硬盘上进行数据的读取(如下图),要使用硬盘,就必须提供硬盘的地址信息,早期的硬盘与BIOS磁盘服务程序一样都是通过CHS(即柱面数、磁头数、每柱面扇区数的缩写)来寻址。
下载 (17.96 KB)
2009-1-13 15:12
①文件管理设备
其负责文件及其在磁盘上存储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过需要通过磁盘读写中断INT13执行读写命令来存储、调入文件。当新文件被保存时,文件管理器决定它在当前目录里的存储位置,在文件分配表中为这个新文件添加文件目录项,并把文件写入磁盘。当读文件时,文件管理器在FAT中找到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接着调入。
②IDE(ATA)接口
IDE(ATA)接口是寄存器驱动式的并口总线。要传输数据,BIOS首先往IDE(ATA)里特定的寄存器写入数据的开始地址和数据传输的长度,再把有关的读/写命令往特定的寄存器里发送从而开始数据传输。
现在的硬盘一般都支持逻辑块寻址(LBA)和柱面磁头扇区寻址(CHS)
以CHS寻址方式举例,数据传输的开始地址是写到4个8位寄存器里的,分别是:
● 柱面低位存储器;
● 柱面高位存储器;
● 扇区寄存器;
● 设备/磁头寄存器;
因此,柱面地址是16位[柱面低位寄存器(8位),柱面高位寄存器(8位)]。扇区地址是8位,但扇区寄存器里的第一个扇区是1扇区,而不是0扇区。磁头地址是4位,没有完全占用8位。
因此,硬盘柱面的最大数是65536(即2的16次方),磁头的最大数是16(即2的4次方),扇区的最大数是255(即2的8次方减1 )。所以能寻址的最大扇区数是267386880(65536*16*255)。1扇区又是512B,如果以CHS寻址方式,IDE硬盘的最大容量为65536*16*255*512B=136.9GB
LBA寻址方式,将总共28位可用的寄存器空间(16+8+4)看做一个完整的LBA地址,因为包括位0(CHS里的扇区不能从0开始计算),其能寻址的扇区数是268435456(65536*16*256),这时IDE硬盘的最大容量为65536*16*256*512B=137.44GB
③INT 13管理
INT 13管理也是按照寄存器的模式来设计的,它的高层即文件管理器层发布数据读写命令和有关参数给CPU,然后触发INT 13中断的进行,激活BIOS的磁盘管理服务来执行数据传输。数据的开始地址被写到3个8位寄存器里,分别是:
● 柱面低位寄存器;
● 柱面高位/扇区寄存器;
● 磁头寄存器;
柱面地址是10位(柱面低位寄存器占用8位,柱面高位寄存器占用2位),扇区地址为6位(共8位,已被计算过的高位寄存器占2位)。磁头寄存器为8位。
因此,柱面的最大数是1024(2的10次方),磁头的最大数是256(2的8次方),扇区的最大数是63(2的6次方减1)。所以,通过INT 13管理能寻址的扇区数是16515072(1024*256*63)。1扇区是512B,也就是说,如果以CHS寻址方式,IDE硬盘的最大容量为8.456G。LBA寻址方式能寻址的扇区数是16777216(1024*256*64),这时IDE硬盘的最大容量为8.601GB。
源地址:
http://www.ixpub.net/thread-8953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