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储蓄?

中国是社会主义,以公有经济为主,私有经济为辅,这是主调。国民经济的命脉仍掌握在国家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所有权的股份制,物资流通市场化。国有资产持股人变成国资委。许多领域放开,允许私营企业参与竞争。像银行,以往是国有四大银行,如今有更多的商业银行。WTO后还允许外资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国有企业上市后,民营资本间接的进入国营企业。但国家仍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和命运仍在国家控制之中。

另一方面,国营股份公司,在硬实力方面,资本的数量级,民营企业与之比较,是小巫见大巫。不等量级虽同一个市场竞争,谁输谁赢,未决先知。所以许多民营资本未想参与这场胜算较少的竞争。而且电信网络、公铁路网、军工装备、烟草、石油等等领域,民营资本是无法独资进入。仍在国营企业垄断之中。

在软实力方面,国营公司有着先天的优势,实力雄厚,又有国家撑腰。在银行贷款,土地使用、政府公关等等方面先天的胜过民营公司。在员工福利待遇,稳定性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使得国营企业的能聚集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国家财政还会拔给国营企业科研经费,项目启动资金等等。国家机关,如税务机关,工商,公安,城管等等对国营企业的干扰比民营企业少的多。不像民营企业那样,三天一查,五天一稽。这些都是看不见的软实力。

国营企业经过股份改造后,在公司治理方面较以往传统的国营企业有着较大的改善。以前,一提到国营企业就会想到吃大锅饭,想到爹爹婆婆,想到了亏损,想到财政补贴。90年代末,朱总理重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关掉了那些老旧过时的企业,下岗的下岗,买断的买断,分流的分流,一些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单位。至今存下来的国营企业,总体还是健康的。

但国营企业的性质摆在那里,他们有那么多先天优势,不用在市场上拼死活就能赚到钱。有些安逸,有些奢华。君不见媒体时常爆光国营企业的天价酒,天价烟,百万豪车吗?缺乏竞争,缺乏监管,缺乏效率,仍是国营股份企业的通病。这是它的体制造成的,人说,国家的钱,不是你的,不是我的,花了就花了。

另一面,民营企业跟在国营企业之后,捡些芝麻。捡到芝麻还很困难,还得挤破头的抢着捡,拼命的捡,否则就什么也捡不到,只有饿死。在企业数量及企业就业人数上,民营企业都占70%以上。而利润,国营企业占得70%以上。不对称的国营与民营,在扭曲着中国经济。一边是占据着大量的国有资本,却赖散行事。一边是大量的从业人员,却只能拼命的捡芝麻。

我们可以数一下中国的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石油,中石化,中铁,航空,路桥,中建,中远,中粮,上汽,东汽,一汽,联想,中兴,大唐,邮科院,电视台,报纸报社……,你不数不知道,一数才知晓,只要是成了气候的,都是占了“国”字边的,都是国家队。这也难怪,毕竟30年前,中国只有国家队,民间队也才在近30年才生根发芽。民间队里,现在长成树的,也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立的一些公司。

尽管我们国营企业改制了,上市了,但那一件外衣,其实际控制人仍是国家。尽管我们有许多合资公司,外资公司,但外方出的是不是真金白银?有没有假外资?前段时间,阿里家族的马云捅破协议控制这张纸,让潜规则大白天下。据说这是种方式既是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要求,又遵守中国法律。比如在香港,在新加坡,在美国注册公司,这些公司再回协议控制着中国境内公司,在中国它是中资公司,在国外它是有外资参与的外资公司。

中国加入WTO10年了,但美国,欧洲却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为什么?我们不是市场化了吗?!大家都知道中国房地产,近年价格疯涨,泡沫隐现。有崩塌的危险。中国政府几年来不断通过行政手段调控,最近初见成效。这是最直接的行政干预市场。按理说,市场经济下,房价涨就涨嘛,让市场自由调节。涨高了,需求少了,不就没人要。万一有泡沫,就让泡沫自然破灭,投资是有风险的嘛。像美国次贷一样,倒下就倒下,遵从市场规律,不好吗?!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不也是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破灭吗?但中国不行,中国必须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控制起来,让泡泡慢慢的消破,一个一个的破,不要一下子全破,全破了,就突然塌下,中国人承受不起,社会就要动荡,经济就要萧条,或要再付几十年的代价重振。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我们看看这三匹马在中国跑的怎么样。首先年出口,近年我们一直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20072010年,三年分别是:2954.6亿美元,1961亿美元,1831亿美元。呈下降趋势。2011年三季度贸易出现逆差。自20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由7.3升到6.3,相当于出口降价达14%,出口企业微利,导致大批企业关闭,或由出口转内销。一直以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差,出口的多是原材料,粗加工产品,价格低廉。进口的却是高附加值产品,价格高昂。这样走下去,出口创汇政策行不通,出口这匹马是跑得不欢了。

再看看国内消费这匹马,中国老百姓一直都很谨慎,保守。有了结余习惯把钱存在银行。除了生活必须品,很少有过多的消费。更不用说超前消费。这其原因很多,除了人们传统观念影响外,中国人确是有很多后顾之忧。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等等都是致命之忧。年轻时拼命的挣钱就存起来,防急时之需。不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就提不起来。消费这匹马是一匹跛腿马,永远别想它跑起来。

投资这匹马,到是跑的还可以。中国人喜欢固定资产投资,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论是中国企业,中国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有这个习惯。特别是中国政府主持着市政,公共设施,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等等一直是高投入。通过银行借贷,地方债,财政支出,进行着大量的基础投资。其它2匹马不行,只有靠这匹马拉一拉了。但这匹已经全速奔跑,已使出全部的力量。再也无发挥的余量。而且疲于奔命的马终要倒下。目前中国投资已过热。近几年,中国高速公路公里数猛增,但汽车流量却不够,运营成本很高。要还贷就得高收费,中国高速公路收费是世界之最。重复建设工程也很常见,去同一个地方,甚至出现2条几乎平行的高速公路。2者之间还搞起抽奖拉生意的事来。而另一面,地方债高举,总量规模巨大,风险极高。

消费: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

出口: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13.9%

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1%

收入: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比上年增长9.8%

19902005年,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我国平均投资率为39.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左右,这表明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外贸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进出口贸易中,货物贸易比重过高,服务贸易比重过低。二是近几年出口增长持续快于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我们再看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情况:

产业分布

行业细分

金额

占比

备注

第一产业

 

3370.2

10.73%

 

第二产业

工业

12911.2

41.1%

 

建筑

1707.1

5.4%

 

合计:

14618.3

47.45%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658.9

5.2%

 

批发和零售业

2310.0

7.3%

 

住宿和餐饮业

662.4

2.1%

 

金融业

1681.65

5.3%

 

房地产业

1272.0

4.0%

 

其他行业

4463.5

14.2%

 

总计:

12048.45

41.82%

 

GDP合计:

30036.95

100%

 

GDP中第一、二产业占比58.8%,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占比4%,但它不含括原材料(钢材等归到工业)、建筑等,其实房地产业在GDP比重中占比很高。基本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主指地产开发,设计,营销等地产服务。

投资已过度,外贸收缩,消费未提起来。

国家比如有3个家庭,A家是种植黄豆,B家是豆腐作坊,C家工厂工人,D家是美国人。首先A把黄豆卖给BB把豆腐卖给C(内销)、D(出口)。直到有一天D不从B作坊买豆腐了(外贸下降)。豆腐只有卖给C(直内销),可C需求少,消不了那么多豆腐(内需不旺)。造成豆腐滞销,B作坊的豆腐只有存储起来。由豆腐没卖出去,就没钱购时黄豆了,作坊只好停摆。作坊停摆后,A家种植的黄豆也就没有人买了,A家也只有停摆,如此连锁反应,相关行业都会停摆。这样就会出现经济大萧条。想出另一个办法,E家把豆腐拿去搞工程修高速路,搞房地产(投资)。此时B家作坊又可以恢复满荷运转了,A家又可大面积种植黄豆。A家再开车走黄速公路,B家购买房子。如此完成一个新的经济循环:A->B->E->A\B。但如此一来,豆腐工程越来越多(投资过热),重复建高速公路,上路的车很少,或一家人买2套房子就会空了一套房子(资产浪费)。

上述经济链中,A->B->D->A\B\C购买外国货。但实际上A\B\C很少有购外外国货的举动。他们把外国人给的外币存起来,或换成人民币流通(外币由承兑机构储存起来,一般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承兑,商业银行也可拿外币到央行去换人民币),央行人民币不够时,可自行再印一些(本币贬值),或者发央票债券(借债),购买债券的可以是本国居民,也可是国外金融机构,外国央行等。

上述A\B\C\D\E任何一家为了维持运转,都可以向其他F\G…..等家庭借债。假设C家收入不多,但却需要吃大量的豆腐,就F家借债买豆腐吃。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像西腊)。C家就再向G家借债还给F家,从H家借债还给G,新债还旧债,但借债是要给利息的。终因自身产出不够,债务越积越多,达到债务上限(像美国),另一方面,由于信誉不佳,没有更多家庭愿意借债给C家了。C家最后只好向债主摊牌:我还不起债,违约!(像西腊)。如果C家可以自行印钞就可解决,多印点钞,还给债务人,就可以了。但是会让货币贬值,形成通胀。

良好的经济的形态应是这样的:生产出产品,一部分投入必须的再生产(投资),存储一部分,贸易顺差时是存在国外,银行的贷款余额(存在国内),其余消耗掉(消费),消费应占生产值的大部分。只有生产(吃),没有消费(拉),只吃不拉,最后吃都吃不进。这是循环。

再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200511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11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

全国共有家庭户395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36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集体户人口为6934万人。

      上述数据是截止2005111日零时情况,6年过去了。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多,新增的劳动力就要集中在80后,95年前出生的。这一批人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他们在人格个性,知识掌握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人口文化程度上,大学程度的近年按每年200万新增,到2012年达到70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