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曾轶可修剪得和别人一样

发表时间:2009年08月20日 08:19
本文地址: http://qzone.qq.com/blog/437194950-1250727984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曾轶可进录音棚录制的新歌《多余的流星》在网上热传着,我在第一时间下载来听了,感觉这孩子经过专业人士的指点和修正之后,字正腔圆周不跑调也不抖了,但如同青苹果少了那特有的酸涩,让人感觉有些不对味了。
  我当然不是跑调爱好者,严格说起来,我甚至是不太喜欢曾轶可的演唱风格的。但她特有的带着美丽情怀和青涩情感的小调,却时不时会勾起我们对久远的青春往事的回忆。
  曾轶可最容易让人联想起的,就是童话里的丑小鸭。这个神情蔫蔫不修边幅的90后小女孩,以一种未经商业文化斧正的音乐,在众多同龄歌手中显得那样的不一样。在一场风马牛不相及的比赛中,这个与众不同的丑小鸭一夜便被天下知的奇迹,更多的像是一个娱乐和八卦的副产品。从整个过程中,我们似乎能看到社会审美趣味的一些进步――至少有一半的人,能够认同并支持这位“完全不一样”的歌者和她的音乐。
  曾有一句名言:“所谓创新,就是让人不习惯!”这句话引领和支配着很多人去做些惊世骇俗的事,特别是在艺术界,更不乏为创新而创新的振聋发聩甚至疯狂恶搞之举,但其荒诞和尖锐的结果,丝毫没影响到那句名言的合理性,甚至推出其更高级别的版本:不习惯不一定是创新;但创新,一定是让人不习惯!
   一个社会,对“不习惯”的容忍度,决定了其对创新的态度。 如果大家对自己看不惯、不顺眼甚至反感的东西,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那么,创新的空间和可能性会增大,虽然这之中也会泥沙俱下出现众多“吃饱了撑”的东西,但其热闹的背后,便会是繁荣。繁荣的副产品便是嘈杂,这也是生机和多样性的必然结果。如果因为繁杂纷乱的表象,而必欲将不顺眼的东西锄之灭之,则创新的空气会变得凝固僵化甚至倒退。
  一个社会中,中老年人对孩子们的行为,也当是符合这种规律的。如果决定社会走向和孩子们命运的主流人群,对孩子们的创新甚至搞怪,有宽容的态度,能从他们身上那些让我们看起来“不一样”的作为,看到积极的元素,而不是以既成的规矩和标准,去将之修凿得与我们一样。这就如同用圆的标准要求方,则方的所有特征都是错的一样,如果进而用强硬手段来扭正之,则必然如火上浇油。对于那些最大也才19岁的90后的孩子,我们不必太要求他们与我们一样了。
   记得20年前,我老家搞的一次歌咏比赛,台上六七个评委,加起来好几百岁,基本是唱戏的、搞曲艺和唱花腔的,他们像刨笔刀一样,修剪掉一切不合自己胃口的选手,并成功地将一场歌咏比赛,修改成一场曲艺大赛。当天晚上,我认识的一帮热爱歌唱的青年人,在举办大赛的剧场对门,自组乐队,大唱摇滚,赢来了众多的年轻人。
  那天,剧场里歌咏比赛的优胜者,早已不再唱花腔了,而对面自组乐队的年轻人们,至今还在北京和广州的音乐圈里混着,成为新音乐的一部分。
  因此,不必把曾轶可修剪得和别人一样,歌坛多她一个怪怪的让人不习惯的小孩,不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