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最喜欢的电影之・《小兵张嘎》

原创]我最喜欢的电影之・《小兵
 
 
 日期:2007-03-15 14:42:08.0
责任编辑:sysop
 
本文出自网易社区(club.163.com),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网易
看了太多的影片,其中喜欢的也不少,突然之间让我拿出一部来评论倒是真的有点难度,不是没什么说,只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说那部好。因为脑子里一下涌上来很多电影来:宫琦骏、王家卫、黑泽民、希区珂克、张艺谋、斯皮尔博格、陈凯歌等等太多的名字和他们电影中的太多精彩片断如剪辑版的精彩回放一样,一幕幕的重现在了我的眼前,应接不暇的精彩让我的大脑有点不够用的。真的不知道该选那部片子,正在为难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渐渐的浮现出来一部很特殊的电影,它没有《黑客帝国》那样炫目的特级,也没有张艺谋那些唯美的画面。让我能想起的只有黑白的略带抖动的画面和一个长的并不是很帅的少年,还有那些精心安排的剧情。

这就是由徐光耀编剧崔嵬、欧阳红樱导演的《小兵张嘎》,一部反映抗日大背景下中国白洋淀农村普通小男孩的成长故事。看似平常的电影中却寄托了几代人儿时美好的回忆,曾几何时,我们每个男孩子或多或少的都做梦般的“嘎”过那么几年。

说到少年和战争,我首先想到就是都德享誉世界文坛的《最后一课》。相似的生活背景,主人公相似的年龄,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造就了两个不同的思想但是同样不朽的儿童形象。

《最后一课》的小主人公生活在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国边境城市,因为战争的失败,法国不得不将那座城市割给当时的普鲁士,小主人公要面对的是割地后的一种文化上的侵略和殖民。小说描写了殖民教育前的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一个无能的政权给民众带来的那种无奈和悲哀。故事开始的时候,小主人公经过敌国驻军的军营时,面对在自己国土上的敌人,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很多的仇恨。而是到了学校的课堂上后,在听了他的那个法语老师的一席发自肺腑的话语后,内心才感到了内疚和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明白的悲哀。这些感受也就是他对“亡国奴”全部的认识了。当然,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是不能真正的全部体会到都德所要表达更深的思想内涵。然而,作为《最后一课》中,最有力的反抗就是小说结束时由那个乡村教师说出的那句口号式的话语“法兰西万岁”。这就是浪漫的法国人对于殖民侵略所表现出的唯一的反抗。

《小兵张嘎》则完全不同,中华民族没有太多法国人所谓的浪漫,在经历了长期的被侵略被殖民后,中华民族原本的那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已经消耗殆尽了。当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谦让沉默的资本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百年的屈辱中我们积攒了太多爆发的能量,一个礼仪之邦面对侵略者也不得不变成一个战士,睡狮苏醒的那一刻所表现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在电影中,嘎子出场的时候就知道要打鬼子,而且这样的一个主题也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而在《最后一课》中的小主人公却没有表现出嘎子的那种战斗欲望,那种隐隐的悲哀和无奈也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吧!

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由此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被称为17年电影(1949 年―1966年)。《小兵张嘎》也是17年电影的那种“英雄颂歌”的大格局中的影片,但是稍有改变。一般的英雄格局是:“战斗/牺牲/胜利”,而嘎子是“追求/考验/胜利”。影片用“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 巧妙的回避了儿童直面战争的残酷性。影片将经典叙事模式中女人、孩子与男人间的被拯救者/拯救者的关系模式转化为被启蒙者/启蒙者的关系模式,设置了一个至数个作为党和人民形象的人物来支撑并结构影片叙事体。其中党作为领路人、启蒙者,人民作为支持者、正义的基础,将帮助作为主角的孩子成长为英雄。只有在党的引导下,在革命的事业与队伍中,孩子经历一系列失误、考验、锻炼才能成为一个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战斗的英雄。小嘎子只有在老钟叔、奶奶、老罗叔、区队长的关怀引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这是一个由稚弱而成熟的过程,主角的成熟,不是一个个人化的心理历程,而是对一种意识形态内容的呈现与遮蔽。小嘎子是以痛苦的寻找历程为开端,以他置身于盛大的胜利仪式场面为结束。

投身革命,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获得,而且意味着得到并享有爱与归属。小嘎子只有找到革命队伍才能找到奶奶的替代与家。在影片所呈现的社会因果式中,个人必定要融合于集体,个体必定要融合于革命。然而,影片没有表述革命的牺牲或代价,而是一场空前的庆典与凯歌。这将是一次以弱小、痛苦、失落的寻求为开端,以强大、幸福的归属为结局的生命历程,使影片具有一种“入世历劫”式的神话色彩。影片在开始捕捉某些现实的同时,也在掩盖某些现实。小嘎子这一战争中的儿童在党的引导下、在革命队伍中象个小超人,能用木枪缴获真枪,能只身赤手空拳的追击并消灭强大的敌人指挥官。在影片的结尾,在具有神圣性的仪式化的场面中,他把木枪传给了胖墩,完成了从儿童到英雄的神奇塑造。影片对嘎子经历的设置与真实历史的背离与夸张,反映了当时中国主流文艺作品的特色,也使观者获得了极大的快感。

虽然嘎子身上拥有很多英雄人物该有的“优秀品质”,但是真正成就嘎子这个角色的却不是那些俗套的“英雄品质”,因为英雄距离生活现实太遥远了。嘎子的成功偏偏是他的那些部不俗套的“缺点”,这让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一种亲切感,尤其是和嘎子年龄相仿的小观众。在他们看来一个像嘎子这样的一个成功的英雄人物身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那我不也很有希望成为一个英雄了吗?这种鼓舞和激励的效果是《最后一课》所不具备的。

当我们看到嘎小子在刚刚当上八路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那个又想得到人家鞭炮而又不想把自己的木枪给人家,最终摔跤惨败后偷偷报复的时候,那种感觉根本就是自己吗!嘎子做了我们做过的事,也做了我们想做而没机会作的事。每个男孩子少年时总有一种战争情节,这种情节在现实的生活中自然不自然的都转化成了对于军队的强烈向往,与其说是对军队的向往倒不如说是一种对武器的向往。于是在《最后一课》中我们看到的小主人公在上学的路上经过“敌人”的兵营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好奇和向往,而将所谓的国仇家恨统统的都扔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嘎子在“真家伙”的得失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兴奋和委屈。

正是因为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少年的心理而最终让这部出于俗套而又不落俗套的电影,带给了几代人无限的快乐和成就感。多年以后,当我再次面对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战争与儿童的关系,或许嘎子在那段时间是成功的,是无限风光的八路军小侦察员,但是随着战争的推进和嘎子的成长,他真的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吗?在从局部的胜利走向全局的胜利的过程中,也许有千千万万的嘎子为这样的一个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也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的嘎子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新中国的安定和团结的局面。

今天,我们已经离开那段战火和硝烟的日子有60年了,如果影片中的嘎子还健在的话,也应该是个七旬老翁了。时间固然可以冲淡仇恨,时间却永远冲淡不了的是教训和历史的真实。历史是不可能被抹煞的,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日本依然不肯正视那段真实的历史呢?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日本首相也和德国总理一样跪倒在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或者“南京大屠杀”遗址前认错,但是起码应该正视那段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