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李开复
2004
年
5
月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
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
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
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
2004
年
2
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
地杀害了自己的
4
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
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
多大学生一样,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我这一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
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读者
一个关于成功的崭新定义,鼓励读者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也希望
这封信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
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
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
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
的中国
,
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
,
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
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
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
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
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凌志
军在其《成长》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也就是说,成
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
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
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
impact
),能够帮助自己、
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
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丝毫不需要思考,因为
我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
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
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
此外,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
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我先后公开的三封“给中国学生的信”都是如此诞生的。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
“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
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
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在做傻事
前就会问问自己,充满真情的父母、姐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
会走上歧途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
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
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
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
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
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
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
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
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
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
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
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
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
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
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
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
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
此得到成功。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
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
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
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
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
和激情。
1977
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
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象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
吗?
2002
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
25
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
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
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
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
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美国最优秀的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
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
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
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
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
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
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
90%
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
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
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
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
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
就感的领域。当时也有朋友对我说,改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但我对他们说,
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
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
A
。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
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
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即便如此,我对职业的激情还远不能和我父亲相比。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是
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见到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们现在都是教授),
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见到我们总是眉
开眼笑,他为了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学科,常在我们最喜欢的餐馆讨论。他在我
们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亲是在
70
岁高龄,经
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学生在他
抽屉里找到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
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
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
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
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
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
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
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确回答上述问题,那你就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
里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只有一个建议:给自
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最多的选择。记得我刚进卡内基・梅隆的博士班时,学校有
一个机制,允许学生挑老师。在第一个月里,每个老师都使尽全身解数吸引学生。
正因为有了这个机制,我才幸运地碰到了我的恩师瑞迪教授,选择了我的博士题
目“语音识别”。虽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机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了
解不同的学校、专业、课题和老师,然后从中挑选你的兴趣。你也可以通过图书
馆、网络、讲座、社团活动、朋友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寻找兴趣爱好。唯有接
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
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
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
绝对的失败者。”希望各位同学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而
且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成功的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
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
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
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成为更好的演讲者?十
五年后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还是其他方面?你应尽力
弥补这些差距。例如,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
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
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
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
目标。
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
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
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
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有一个演讲
者教了我克服恐惧的几种方法,他说,如果你看着观众的眼睛会紧张,那你可以
看观众的头顶,而观众会依然认为你在看他们的脸,此外,手中最好不要拿纸而
要握起拳来,那样,颤抖的手就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
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
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
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
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
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其实,我只
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
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
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
量的小目标。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
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
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
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
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
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
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
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
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
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
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最后,再一次提醒同学们,目标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
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
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
很多人认为自信就是成功。一个学生老得第一名,他有了自信。一个员工总
是被提升,他也有了自信。但这只是一元化的成功和一元化的自信。
其实,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没有自觉的自信会成为自傲,反而会失去了别
人的尊重和信赖。好的自信是自觉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
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觉的人不自信时,他仍可努力尝试,但
会将风险坦诚地告诉别人。自觉的人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
丧失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