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代的行政区划 

传说时期
文朗国:有“文朗十五部”之说,一般认为是
交趾,朱鸢,宁山,福禄,越裳,宁海,阳泉,桂阳,武宁,怀驩,九真,日南,
真定,桂林,象郡。
这些行政区域的名称都是后来所创,所以仅仅是传说而已

北属时期:

秦置象郡,今越北和中部偏北,大致南至后来的日南郡,南海尉治之。
赵陀南越政权时期:置交趾和九真两郡(区域和秦应该差不多),郡设郡监,县设县令

西汉时期: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交州刺史为长官,各郡设太守,一直到南朝.
交趾郡(今河内一带),郡治鹿泠,下辖十县:
鹿泠县:今永安,山西,福安省一部分地区,可是“女贼”征侧的故乡哦
羸耧县:今北宁,河东,兴安一部分地区
西于县:大县,今和平,北宁,福安,永安,富寿一部分地区
龙编县:大部分北宁
朱鸢县:山西,河东,河南,兴安的一部分
北带县:北江以南,海阳以北
稽徐县:海阳,南定,建安,太平南部
安定县:谅山南,广安地区
苟漏县:谅山
曲阳县:今中越边界南
交趾郡相当于越北和越中北部,中心在天德江,红河,喝江一带
九真郡(今清化,义安一带),郡治胥浦,都尉治无功,下辖七县
胥浦县:今咸驩北
无功县:底江下游
余发县
居风县:善化,寿春,东山一部分地区
无编县:清化以南的玉甲江流域
都庞县:马江中游
咸驩县:义安
九真郡相当于今宁平,清化,义安地区直至蓝江,中心在马江和梁江一带
日南郡,即秦时象郡,郡治西卷,下辖七县
西卷县:今灵江
比景县:日丽江
朱吾县:石杆江
卢容县:香江
象林县:秋盆江(就是占婆国的起源地阿)
日南郡就是现在的顺广地区,后多为占婆所略。
(注,汉书中只有县名,地方的考证也只能说差不多)

东汉:基本同西汉,分西于县为封溪,望海两县。
马援还在那里立铜柱为界,以后每本正史都会说的事情,呵呵。

东吴,孙皓时交州新设新昌,武平,九德三郡,合为六郡
交州在东吴几次被分为广州和交州,最终还是合并。


两晋:基本同东吴.
交趾郡,下辖十四县
龙编 苟漏 望海,羸娄 西于 武宁 硃鸢 曲易,交兴 北带 稽徐 安定 南定 海平等
新昌郡(东吴所设)下辖六县
嘉宁 吴定 封山 临西西道斋等
武平郡(东吴所设),下辖七县。
武宁 武兴 进山 根宁 安武 扶安 封溪知
九真郡同汉,下辖七县
九德郡(东吴所设)下辖八县
九德 咸驩 南陵 阳遂 扶苓 曲胥 浦阳 都洨知
日南郡同汉,下辖五县

南朝宋:在交州置交趾,武昌,九真,九德,日南,义昌,宋平七郡
南朝齐:改义昌为新昌
南朝梁和陈,交州下又设兴州,爱州,德州,利州,明州等
以上交州仍设刺史,郡有太守.

隋朝:文帝改交州为玉州,后又改交趾郡,甚为混乱。隋朝在交州设行军总管。
交趾郡,下辖九县:宋平,龙编,朱鸢,隆平,平道,交趾,嘉宁,新昌,安人
九真郡,下辖七县:九真,移风,胥浦,隆安,军安,安顺,日南
日南郡,下辖八县:九德,咸驩 ,浦阳,越常,金宁,交古,安远,光安
比景郡(平林邑所得),下辖四县:比景,朱吾,寿冷,西卷
海阳郡(平林邑所得),下辖四县:象浦,金山,交江,南极

唐朝:交州属岭南道,设安南都督府,后改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后又改回
安南都护府。刺史充任都护,为长官。
唐高宗调露年间,交州地区分为十二州,交州(辖八县),陆州(辖三县),峰州(辖
三县),汤州(辖三县),长州(辖四县),驩州(辖四县),爱州(辖六县),芝州(
辖七县),武峨州(辖七县),演州(辖七县),武安州(辖二县)
唐玄宗天宝年间之后,安南管内经略使,领交州,陆州,峰州,爱州,驩州,长州,福
禄州,芝州,武峨州,演州,武安十一州。
最是繁琐,在旧唐书卷地理志四.

南汉:安南设静海节度使,多为安南土豪所据

安南独立时期:
前期多沿袭唐朝建制。
丁朝和前黎朝:立国甚短,首都华闾洞,全国为十道,设将军,每道下辖州,府,县,
社.(名称多不可考)

李朝:首都升龙(今河内),全国为二十四路,设知府(后改州牧),每路下辖州,府
,乡,社.
今只有十二路的名称:天长,国威,海东,建昌,快,黄江,龙兴,北江,长安,洪,清化,演州。

陈朝,首都升龙,全国为十二路,设安抚,镇抚使正副二员。安南志略又说是十五路,有点混乱。
以下是陶维英考证的结果:
东都路,北江路,谅江路,三江路,天长路,龙兴府路,建昌路,黄江路,长安路,天关路,新兴府路,广威镇,天兴镇,太原镇,谅山镇,宣关镇,清都镇,望江镇,义安府路,西平镇,顺化路,升华路

胡朝,建西都清化,改路为镇,并外设都督,都护,都统,总管府。

明朝统治时期:
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都司,左、右布政使,按察使。
设交州、北江、谅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镇蛮、谅山、新平、演
州、乂安、顺化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又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
、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

后黎朝:
首都升龙
初年分全国为五道,每道设文官(大行遣,后改宣政使)和武官(御道行使)。道
下设镇(路),社
东道下辖上,下洪镇;上,下策;安邦路
西道下辖三江镇,宣光,兴化和嘉兴
南道下辖快州路,莅二路,新兴,建昌,天长
北道下辖北江镇,太原镇
海西道下辖清化,义安,新平,广平,广治,顺化
后改十二道:
清化,义安,顺化,天长,南策,国威,北江,安邦,兴化,宣光,太原,谅山
设都座,都总兵。
1471年吞并占城后设广南道

南北朝时期(莫朝建都升龙,郑氏建都清化)
郑阮纷争时期(郑氏建都升龙,阮氏建都顺化)
阮氏在南方新设富安府,平康营,平顺营,咸顺府,宁顺府,镇边营,藩镇营,长屯道,
龙湖营,朱笃道,河仙镇。

西山阮朝(分国为三,分别定都嘉定,归仁,富春)
两百年战乱行政区划大抵没变,但被军制所左右

阮朝,建都富春(今顺化),分全国为二十三镇和四营。
清化外镇以北十一镇,称北城,分内五镇(山南上,下;山西,京北,海阳),外六
镇(宣先,兴化,高平,谅山,太原,广安)
平顺以南五镇,称嘉定城,为藩安,边和,永清,永祥,河仙
中部设七镇,清化内,外镇,义安,广义,平定,富安,平和,平顺
京师分广德营,广治营,广平营,广南营。
北城河嘉定设总政,镇设镇守(留镇),镇下为副,州,县。

中法条约以后,分越南为南,北,中三圻,南圻为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东京
后组成了法属交趾支那联邦。

后北方成立今越南国,建都河内,南越则建都西贡。
今越南政权的行政规划:57个省,4个直辖市(河内,胡志明,海防,岘港)
难打字了,看图,呵呵。
另外历代的地图没有扫描仪,没法发,有兴趣的直接问我吧。

大抵参考越南通史,各史书的地理志,越南历代疆域,越南古代史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