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易公开课上找了个哲学入门的课看了看,听懂多少不是重点,记住多少不是重点。
那么,重点是什么呢?学习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技术的学习要远远易于认识自己。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论证:灵魂的永恒和死亡是否对你有害这两个论证。
灵魂是否是永恒的呢?
先来看下苏格拉底的论证:
1.只有合成的东西才会毁灭
2.只有能改变的东西才是合成的
3.无形的东西不会改变
所以,4.无形的东西不能毁灭
而,5.灵魂是无形的
所以,6.灵魂是永恒的。
当初我听到有人证明了1+1为什么等于2,感到很不可思议,这还需要证明么?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1+1=2,1+2=3……
可是当我看到这个后,真的感觉万事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我们不是那个领域的,所以我们就把结论当然了常识来对待。
现在来看上面的论证:
这个论证将得出的结果又当作原因,再继续进行一步的推论,这种方式不得不说很高明:一件很难以做到的事,我们不访换个角度来对它进行说明,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而如果你想反驳这个论证,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个原因的反面示例:
确实有人这样做了,西米亚斯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反驳:他说灵魂相对于人体,就相当于和声相当于竖琴。而和声是无形的,但最后和声确实消失了。
我不知道苏格拉底是不是真的像讲课的老师说的那样——不是进行反驳,而是说和声对于竖琴与灵魂对于人体来说不是一回事。
但如果来看这个反驳,它反驳的是第三条,那么应该怎样解释这条呢?理科的人都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也就是说采用适当的介质后,你是可以看出它的振动的。从这点上来说,声音不是无形的。而对于无形来说,也有递进的三个解释:1.看不到的;2.感知(五官)不到的;3.侦测不到的。而声音是不像灵魂一样同时满足这三个递进的意思的。所以,声音是无形的这点是不对的。
这个论证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如我们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刚开始一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马上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肯定是主要矛盾),而是讨论这是谁的责任(这个当然需要在总结的时候说,以免多次发生类似问题)。在主次上面,我们真的还差好多火候。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第二个论证:死亡对你来说是有害的么?
死亡对你有害么?
先声明一下我个人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想不开……只是分享一下人家的思维模式。
这个论证是这样的:
1.有害的事物只有在你存在的时候,才真的对你有害
2.当你死亡时,你是不存在的(死亡不可能与你同在)
所以,3.死亡对你来说是无害的。
我感觉这个论证说的很巧妙,很一句都使得你很认同,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当然视频中也说到了,对于个人来说是没有害的,但伤害更大的是家庭成员。
这个又能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
我们每天都在做自己认为很对的事,但是到最后,却发现结果和我们预期的要差好多……你是否碰到过这样的事呢?一如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相信有不少人做了很多"我认为"很对的事情,但是却发现结果是那么的惨不忍睹。
在这个里面,还看到这样一句让人费解的话:当你死后,你是否还存在。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会说不明白,我想说我看完了,我也不明白这句……
在这里,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种思考方式:你认为一个东西不存在 ,我不需要去证明这个东西真的不存在,不需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地都找一遍,希望说它真的不存在。而是将说它存在的论证一个一个的推翻。
这个方式的聪明之处在哪呢?你考虑的是对方的漏洞,对方要千方百计的修补自己的漏洞,只要对方没有完全成功,你就没有失败。也就是说,你还有成功的可能。
这不就是中国的那句谚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而安全软件和病毒不也就是这样的关系?一切事物,将会在竞争中分出优劣。
我们需要成长的,不只是我们的技术,还有我们的思考方式。有些思考方式,是我们见过而没有听过的。成长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还好在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愿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