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ubleshooting

名词解释

    toubleshooting,有道在线词典的解释是:解决纷争;发现并解决故障。再来看一下维基百科的解释:Troubleshooting is a formof problem solving, often applied torepair failed products or processes. It is a logical, systematic search for thesource of a problem so that it can be solved, and so the product or process canbe made operational again.大致意思是:Troubleshooting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经常用于修复出了故障的产品或工艺品。为了能解决某个问题,troubleshooting需要进行逻辑地、系统地分析问题,达到系追本溯源,使产品或工艺品能重新运行起来。

    即:它是一种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初始状态是问题,中间过程是shooting,最后结果是troubleshooted。

------------------------------------------------------------------------------------------------------------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思维较为混乱且带有强烈地理想主义情结和极端主义思想,胆小者慎入...

1.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是在实习第一周的周会上,听到老板反复强调每个人的troubleshooting,我还以为是公司内部开发的一个很牛逼的软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为一听到这个词,在我大脑立刻就浮现出一个画面:灰暗中,万籁俱寂,一个头戴草帽的狙击手,正专注地匍匐在隐蔽的草丛里,瞄准着一个在空中飞着称为“trouble”的瓶子,若干时间过去了,然后只见砰的一声,问题就解决了!

    为什么我会对这个词这么印象深刻?除了它字面上带给我的想象,更多地是它本身表达着一种抽象,而且是高度的抽象,以至于它可以用来解释或表达我们生活的一切。还记得《士兵突击》里这么一句话: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种“重复”,不停的遇到问题,然后不停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即是troubleshooting。这里“重复”,并不代表枯燥,因为问题会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样,就像风景不同,心情自然不同。这里又想起来,刚读研时问过导师的一个问题: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什么能力?答:解决问题的能力。言简意赅!同样一句话,不同的时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可能目前是在实习,算是半个上班族了,作为新手,会碰到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问题,而且都是生面孔,每天要做地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

    你要做的就是解决你当前遇到的问题:即碰到问题,然后troubleshoot。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方面讲就是你生活的能力,额,这样看来,还是比较重要的,起码生活要自理呀。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练习和刻意培养,它也与专业无关,这是一种共性,就像创造性一样,并不需要特定的专业来培养。

2.关于专业和大学:

    本科时,经常听到不少人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其实我觉得到无所谓,大学很自由,你完全可以追求你自己喜欢的。如果你真喜欢某专业,你也可以...更何况,很多专业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并且学习是一回事,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记得上个学期和一个工作了的朋友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大学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的共识就是: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出来后基本上是直接用不上的,而是需要在自己所学基础知识上再进一步学习一些东西,最后才能完成工作。

-----------------------另一个问题----------------------------

    那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

    这里我除去文凭的角度,只想理想主义地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学前班,小学以及初中的学生是很少“思考人生的”;高中时代又由于课业升学的压力,更是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学习课本之外的东西的;高中一毕业除了一些早熟的,基本上心智都不成熟,更别说形成基本稳定的“三观”了。这个时候的人最需要的是引导,是独立思考,是沉淀,如果这个时候只身一人莽然踏入社会的话,一定会遍地鳞伤,其实受点伤也是好事,苦难会让人高尚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还不能hold住自己。而大学,可以给你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你意识到高中时期的中9国&特\色和现实中的中@国)特*色的到底有多远,这之间的距离以及你心里的那个距离你又该如何跨越。这时候你有三四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思考,沉淀,再思考再沉底,久而久之一个人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如果这之间再遭遇一些挫折的话,强大的内心离你不远了,至少踏入true world的时候,可以独当一面。

    当然,大学也只是这种缓冲区实现的一种方式而已,(按我的专业讲就是:算法就在那,不同的编程语言有着不同的实现)其他方式还有很多,上了大学代表了一种机会,是浪费青春还是借势而为全在自己;不上大学也代表一种机会,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辉煌,一种道路一种姿态,每一种都是唯一。按经济学讲,每一种机会都有成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这些都是变化的形式,让自己独立思考,持续学习才是本质内容。

-----------------------结束----------------------------------

    现在继续切换到上一话题:大学学到了什么。上面提到两种知识:大学里学的知识和工作上要学知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往往由于对这两个概念的不清晰毕业后会导致对自己大学的完全否定。下面就来简要说明一下这两种知识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解释之前先引用一段话(来自刘未鹏的《暗时间》---博客主页http://mindhacks.cn/):“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按着这个定义,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可以比喻为元知识;而工作上所学到的知识就是领域知识--具体的工作技能。这就转换为元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关系,前者是一种共性(具有通用性,能举一反三),后者是一种个性的东西(针对某一问题或具体领域)----他们之间的关系请自己google: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也不要希望你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能直接用在你以后的工作上,因为学校压根就没有这个打算,也不是这个初衷。大学教育毕竟不也是职业训练所,宗旨培养的是能力(虽然学校和学生都有脱节,但目标是就是这样:通才教育)---应对问题,处理困难,抗压等等,至于专业技能,掌握好扎实的基础知识便可。我很同意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你忘记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剩下的东西。那这点东西是什么呢?解决问题的能力(或称:自学能力)!这个显然跟专业无关。

    大学里学习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一种如何快速认识一个新问题并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解决什么问题,得要看你遇到什么问题,注重积累就行了,然后随机应变。所以你学的专业不足以成为你拒绝学习的借口,不喜欢你可以换,可以去听你喜欢的,况且各专业之间本来就有想通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人在很多领域都能做到卓越,大概就是掌握了这些领域之间的一些共同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的东西,换个领域在他们看来应该像是换个材料制品的碗吃饭罢了,因为吃饭的能力他都会了,至于碗的颜色,材料等随机应变即可。

    不过,如果你想继续往自己专业的方向走下去,除了学习最通用的知识,你还需要额外培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学习专业领域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工科生,尤其如此,这种能力可能要稍微具体一点,毕竟工程性的东西专业性很强,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很难有发挥。基础知识就是你专业领域的“通用能力”,即专业领域内的元知识,基本上就是学校开设的一些必修课程。以计算机为例,大致有: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汇编语言,微机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等(这样算来是不是还是有很多要学的,但大学里的时间不也是很多吗:) )。掌握这些元知识后,万变不离其宗,其他的什么具体框架,平台,设计模式等知识自然就会融会贯通。

    上面说的都是关于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具体要怎么去培养这种能力呢?

    这个问题有点深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现在也还没有找到答案....摸索当中....

    但是,对但是,解决问题,无非两个方向:寻求他人帮助和自己解决。他人帮助只是暂时的,而自己解决问题会贯穿生活的始终。

3.关于导师:

    不知道是不是武侠电视剧看的有点多,我曾今一度幻想:某一天我不小心掉下了某座悬崖,然后所幸还生,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洞里,一位白发披肩,神情坦然的老者站在我的面前,对,是的,我遇到了我苦苦等待的那位师傅,他看我骨骼奇异,将毕生绝学传授于我。内力作用的瞬间,我任督二脉已成功打开...从此我便所向披靡.故事的结局是,一阵诺基亚的经典铃声在我耳边响起,我靠,这都8点了,该起床了!现实就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那么说明你比较幸运,而大多数情况是遇到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去解决的。

    关于导师,鲁迅先生的《华盖集》中的导师篇论述很精辟:“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关于人生导师,有则好,无则自己便是。而作为青年:“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是的,寻找朋友,联合起来。

4.关于自学与交流:

    尽然导师不存在了,那么剩下的便是自学,自己要求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这也就是大学所需要去学到的东西,若干年后,当你离开校门的那一刻,发现所有学过的忘掉很多的时候,不必诧异,不必自责,保留住那份最重要的内容就好了。就自己专业来讲,不会自学的工科男不是一个好的程序猿。对程序员来讲尤为如此,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概念更是漫天飞舞,碰到的不断是新的问题,没有自学和持续的自学能力,很难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但是如果你掌握了通用的trobleshooting和面对新问题时的trobleshooting,这一切都不是困难。

    以前可能自学的局限性比较大,很多资源不是你想的,想的就能得。现今,不同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的时代,地球也只是一个村的概念,只要给你一个浏览器,世界则无处不及。内地资源不行,可以港台,还可以其他国家。这么多丰富的共享资源都会成为自学的有利优势。只要点击搜索,不管是google,百度还是听上去很奇葩的百google度,基本上都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还比如国内网易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国际著名大学的公开课程,而且是免费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哲学,人文,伦理,科技,计算机,经济,社会,物理,生物....。只要你能想到的,基本上都能在里面找到需要的资源,如果你经常抱怨学校老师讲的不好,你可以去那听听类似的课程。一些经典书籍,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也总能找到你要的东西。这些都是财富,早搁在古代那会,那些武林高手们为了这些他们苦苦追寻的“武功秘籍”定会拼杀的你死我或,为什么现在触手可得,反而没有的热情呢。

    再者,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技术是这样,计算机技术更是这样,一直埋头苦干是行不通的。需要寻找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交流,表达。跟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倾听他人的思想,于人于己双赢了。很多事情,在你做的同时,其他人也正在经历,不妨向鲁迅说的,青年,寻找朋友,联合起来,一起讨论问题,troubleshooting,交流心得,亦师亦友,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于是一些网络论坛,社区,变成了理想中的地方,除了学习还可以一起吐槽...

    最后,感觉手有点酸,额。发现写的有点长,正在阅读的童鞋们,幸苦了。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数据结构,工作,生活,教育,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