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客户需要更换服务器,客户把买好的服务器送来了,原本感觉很小的一个服务器,可当我看到的时候是一个大个的又长又宽,类似机房服务器的那种,后来米老师给大致讲解一番:这个是刀片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是一种实现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环境专门设计。刀片服务器就像“刀片”一样,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
这算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珍惜机会,好不容易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开始查资料学习,解决就怕知道的问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客户来了给我说了一句话这个服务器已经做RAID了,但是我有点蒙了,不知道这是啥东东,就简单理解成这个READ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才知道真正的是RAID。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经过观察客户给的这个刀片服务器有4块可热插拔的硬盘每个500G)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一是速度
二是安全
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1) RAID 0
(2) RAID 1
(3) RAID 0+1
(4) RAID 3
(5) RAID 5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这些是课本上直接不能学习到的,在真正的与客户交流使用当中接触的,真正生活中的实践来理解课本上知识更加生动、深刻一些(思想提升:学习结合生活,很有乐趣,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啊)。
遗憾的是客户的Raid的已经做好了,要是自己能真正的体会一下Raid刀片服务器那感觉该是多爽啊,这方法的知识先储备,等机会来了就下手干啦。
数据库的迁移:这是和龙哥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提到了,暂时做数据的迁移需要花一段时间,旧数据与新数据的合并等等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这方面的知识和李响(响哥(他前段时间研究这个)也沟通了一下),确实数据库迁移这块是块金子,咱们提高班这块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考试系统的多服务器的数据合并、永和的新旧数据库的合并、人事中也有数据的整合等等。现在主要是查资料拓展知识,毕竟网上的资料有用的很少,还的我们自己深入的研究学习啊;我自己在网上查资料的同时看到了一些大公司专门做数据迁移的,可见这块知识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接下来的任务还艰辛,等咱们提高班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实现灵活的迁移,咱们的数据库方面技术能力又会上一个新台阶啊。
珍惜维护机会、实践促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