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金融本质就是一种传销!股票等证券市场 保险 社保 本质上都是一种传销形式
现实金融系统的庞氏骗局特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识:
第一,金融体系没有物质的根基,随时存在崩塌的危险。
商业银行获利的方式是从广大存款户那里以较低的利息获得存款,再以比较高的利息把款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众所周知,银行普遍存在大量的信用贷款(银行放贷额远比它的存款多得多,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越低,贷款的倍数就越大,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则贷款的倍数较小,通常都在10倍左右)。银行的风险在于挤兑,当众多储户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甚至由于听信某一传言)而要求把存款取出来,而贷款根本无法及时收回,发生危机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只要发生一定比例的挤兑,银行必然倒闭破产,与之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也难以幸免。整个金融系统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没有稳固基础上的摩天大楼,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各家银行均以“信用”为信条,而实质上任何一家银行都具有显著的庞氏骗局特征!
第二,金融衍生品,以传销式庞氏骗局贯彻始终。
信用经济是金融体系的必然产物。在现代经济中,信用经济规模加速扩张,而且信用结构日益复杂,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它们与实质经济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毫不相关。至此,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任何现代信用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泡沫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往往造成繁荣的假象,所以容易受到追捧,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又由于形式上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完全脱离实质经济,所以虚拟经济具有超出实质经济承受范围的倾向。当经济泡沫恶性发展时,结果就会表现为泡沫经济。
所谓泡沫经济,
其一是经济中虚拟成份的比重超出了实质经济的承受能力,经济结构出现严重扭曲;
其二,在泡沫经济形成以后,某些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预期逻辑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使价格已经很高,由于需求极度旺盛,大多数市场主体仍然预计价格会进一步升高;
其三,公众行为的非理性化致使相关市场的不确定性激增,市场规则失效。通俗地来看,金融衍生品,与传销中的传销品毫无二致,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只是传销计件的标的。金融市场中的“传销”盛行,源于人们对财富飞速增长的渴望,极易被虚假繁荣所迷惑。最终都无法避免因资金难以为继而顷刻崩溃的结果。
第三,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都难逃走上传销式庞氏骗局之路。
在今天的金融体系中,股票、期货、次级贷款证券以及投机性的房产、土地、石油等等,都变成了金融衍生品,都成为了不断变更标的的“传销”,各种金融投资工具无实质内容的差别,只是不同名称的传销品而已。股票、期货、房地产、石油等的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方式的飞速扩张与骤然破局:诱人的收益回报—带动众多的需求和价格的攀升—高回报率带动新一轮的参与者参与—带动潜在参与者持续的超高利润期望—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参与者作出价格只涨不跌的判断而不断追高买入,这样供需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发散性地提高,直至资金难以为继时,这一循环就会被打破,庞氏骗局破局。金融体系面对必然破局的风险,不断创新的金融衍生品,就是当一种投资工具快要崩溃时,换成另一种投资工具继续炒作,而可以长久维持。这就使得金融体系的庞氏骗局特性更为隐秘而不会被轻易发现。但当资金难以为继、民众不再信任而拒绝跟风之时,破局是必然的。
案例
案例一:以股票市场为例[1]
投机性的股票交易牛市就是以庞氏骗局方式制造出来的。通过一轮一轮的投入不断抬高股价,依靠后一轮的资金投入来给前轮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这样的游戏一直持续着、直至没有新的承接者而崩溃。NASDAQ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1998年7月股指为2028点的低位,到2000年4月一跃上升到5022点的高位,而到了2002年6月又下跌到1300多点。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IT概念”下的一个庞氏骗局。对于单只股票而言,假如公司资产每股投入是2元,为什么能够以2.5元发行?是因为人们预期这个公司有前途。为什么发行之后,它还可以涨到3元呢?因为当人们看到它的业绩增长之后,提高了预期。但由此而不断地提高预期,不断地提高股价到10元、20元,那就完全偏离了现实基础。公司根本无法凭本身的经营获得那么高的利润来支付“股民”的红利,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拿后面投资者的钱去补,至于后面加入的,则靠再后来的加入者的钱去补充……这样一个支付系统就属于典型的庞氏骗局,其结果注定是要崩溃的。在中国的股市上,庄家形成了“庞氏群体”:进入股市的人并不在乎股票本身的未来业绩,而是期望“吃下家”来致富,所以已进入者希望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很多股民的心态也类似传销者,明知各种“概念”是一个骗局,但却希望自己买入后有更多的人进入,自己获利后再崩溃。
案例二:以房地产市场为例[1]
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地产价格庞氏骗局。由于土地价格的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土地价格出现成倍、甚至几十倍的飞涨。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典型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19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房地供需过程中的庞氏骗局,住房市场容易出现这样一个循环:从众的购房理念—带动住房需求和价格的攀升—带动房地产商的利润期望—进一步推高了房屋价格—消费者认为房屋是不会贬值的投资品而追高购买,这样供需关系使得价格不断提高,直至某一天购买房屋的资金难以为继时,房产价格将应声而落。房产价格的下跌,必然导致一连串资产价值的大幅减价,直至银行贷款无法收回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
案例三:庞氏骗局的中国例子——德隆案
备注:那是个委托理财极度盛行的时代。德隆只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数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50亿。
德隆2001年到2004年利用六家金融机构非法吸存460亿元资金。而据报道,司法机关统计的六家金融机构460亿元的非法吸存额,时间段为2001年到2004年,实际仅占其总吸存额的一半
方式:保底委托理财。
德隆旗下机构一直从事“保底委托理财”业务。法院裁定这种“保底委托理财”业务是一种变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判决书认定:“友联等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32658笔或与693个单位和1073名个人签订合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37.437亿余元,其中未兑付资金余额为 167.052亿余元人民币”。法院判决书认定“保底委托理财”,即承诺保底和支付固定收益获取客户资金的方式,其行为不符合证券市场的资产管理特征,与吸收存款还本付息的基本性质一致,应属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结局:德隆崩盘,唐万新被判刑。
由于股价完全脱离企业内在价值的支持,这一游戏之得以维持,必须确保委托理财业务融资额的持续扩张。与传销的性质相仿,传销的产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本身的价值无关紧要,核心的是整个传销架构的搭建和资金链的金字塔效应。从2001年开始,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的不断报道揭发,终使德隆旗下机构不断发生挤兑风波,银行警觉,被银监会盯上.....。
国家股市本来是一个投资的场所,通过股市收集民众投资的资金用来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素质、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作开拓经营等等来促进社会经济,投资人基本只需要承担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一般地,这种投资虽然比起存款银行有风险,但企业总体是盈利的,企业的红利回报远超过银行利息,这样来实现投资者和企业的共赢,因此这是各市场经济国家人民普遍的投资方式。
但是,如果这些上市企业剥夺了投资者的股东权利,连红利也不分或象征性分一点给投资者,投资者就已经是遭遇了风险,这是制度造成的损失,投资者被剥夺的权利首先是被剥夺了应有的投资经营获利权,投资者基本上失去了投资回报的财产,老板们拿了投资者的钱做生意亏了是投资者倒霉,但赚了钱时不顾信用而赖帐,他们可以将这笔帐拖延数百年后才兑现,可以拖延到永远,可以等这个企业破产清盘时才去兑现,把帐赖掉的手段是多不胜数的,公司赚了钱还是投资者倒霉,这本质上已经不是投资,是被骗了,买了的股票结果是变成买了赌博用的筹码了,因为只剩下股票在股市的浮沉中来碰运气,即只有去赌博一条路。
但是对赌本来还应该有个公平的规则的,然而这个股市赌场却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有的人能够看到股民的牌,股民们却看不到对方的牌,那么这样连赌也不是了,完全是骗,而中国大陆股市正是这样的一个“股市”,所以说大陆股市是一个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一.制造骗局者以投资和回报来吸引到投资者的资金,将这笔资金居为已有,或可以轻易地取之为已用。
二.制造骗局者主要靠不断地以吸引新的资金进来应付前期的投资者,从而维持骗局的继续进行,而不是真正地通过投资来得到的利润、得到增值用来回报投资者。
三.设局者制造种种假象造成一个投资赚钱的局面来让投资者相信投资有利可图,故意将投资弄得复杂和难以短期查证,设法使骗局长期进行下去。
四.不管骗局有没有被社会识破,也不论投资者自己是否已识破,投资入局者都强烈地希望骗局维持下去,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维持下去,继续骗下去才能取回本钱不致造成损失,或者还可以赚钱、赚大钱,所以如果骗局有被戳穿危险或者已被戳穿捣破而要将骗子绳之于法时,他们会主动去掩护骗局,为设局的骗子辩护和攻击反对者,甚至为支持骗子而上法庭为其辩护,为其上街为其喊冤和示威,要维护骗局进行下去。
中国股市庞氏骗局的设局者是中国的权贵们,他们制造了半计划经济下资金投资渠道异常狭窄的局面,以投资理财和支持经济的名义吸引民众进入这个所谓股市来投资,庄家们通过发售股票来圈钱和通过各种基金集资和出售债转股等等方式收集投资资金,而投资者既没有股东权利来参与经营也几乎没有得到红利,即本质上不是投资,是以出售股票的名义实现了卖出的是赌博的筹码,而且企业上市发售股票的过程中还出现股价畸高、过度包装、假高科技、伪成长性、以劣充优和与自身资产不成比例的疯狂融资等等来恶意圈钱的现象,而且上市公司都增发无度是个无法满足的“无底洞”。
这个股市赌场的大庄家为中央财政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社保人寿的基金、汇金公司、创投基金等等来直接间接投资入市,于是形成了政府及周围的中小庄家以及其有权力关系的既得利益者集团来与普通股民对赌的局面,股市成了大赌场,大庄家政府抽赌税获利是一定的,政府还通过自己掌握和发布政策之利,大小庄家们通过内幕消息、选择性消息发布、消息泄露、谣言谎言、虚假消息、内幕交易、老鼠仓和联盟操纵等等舞弊渎职行为,实现了“我能看到你的牌底,而你看不到我的牌”,达到赌博中稳赢不输、广大股民必输不赢的目的,设局者要获得股民入局的钱其实易如探囊取物,这已经不是赌而是骗了。
这个庞氏骗局中,股市赌场必须有后续资金来垫托股价来维持,否则马上垮掉,靠新投资者和新资金入市推高股价才能赚钱,赚钱的回报来自新资金,一如传销的方式,由于大小庄家及其有权力关系的股市获利者们不断地从股市赚了大钱,实行了不断地抽血,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股价就要下跌,直到崩盘,但是即使有充足的资金入市往往也不炒起那些旧股股价,总有方法不让旧股民解套,总有办法将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的“投资”吞掉。
股市赌场这个庞氏骗局把普通股民都套住了,所以几乎所有入局的股民也都希望股市持续兴旺,希望大量新资金入市,由于这个赌场大多数的股民已亏本,所以人们普遍希望至少把自己亏损的赚回来,除非当局赔偿他(她)以往的所有损失而得以脱身,以后不敢再沾赌场,否则反对任何人说股市不好的话,反对影响而抑制了股指上升和影响而导致指数下行的言论,反对揭露上市公司的劣质及其股票的价值低,反对揭示股市股票的赌博性质,反对说出股市的真相实况,反对股市说理性,因此一些理性的学者吴敬琏、候宁和谢国忠等等看到这样的所谓股市而指出其不规范不合理,看到大众被误导、广大股民所谓投资却这样吃亏,只是有限地说了一点儿真话就不受欢迎,有时还受到众多的股民的抨击,受到设局者及其既得利益者的批评,而相反地说股市好、说股市必升和号召买股的则大受欢迎,也不论是谁,那怕是个毛孩学生,如那个小子叶荣添因此立即成为人们的偶像,一呼百应,受骗者就如受骗的传销者一样,被套住而被迫跟设骗局者站到同一战线上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已有20年多,至今A股帐户超过1.4亿户,连新旧股民在内国民几乎人人炒股,而从2010年起A股市场每年融资总额已超过一万亿元,中国的权贵及其有关的既得利益者通过圈钱和对赌从股市获取了股民的财富有十数万亿元计,广大股民普遍在这个庞氏骗局中被骗掉血汗钱,名为投资却普遍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成了劫贫济富的社会财富再次分配的又一种形式,现在除了那些选择所谓壮士断臂而卖清股票基金离场的人之外,被套住的股民以千万近亿计,最可怜的是一生悭俭的弱病老人和贫困的家庭从仅够糊口从牙缝里省下的钱放入股市里指望赚些钱支持两餐和弄点学费的家庭了,时间也不能换来解套,不少老弱者捏住那些筹码死去,中国富人甚至从乞丐碗里抢食,现实是可悲的,这个庞氏骗局却是中国的既得利益者在这种制度下的“合法”敛财。
相信中国大陆股市这个庞氏骗局不是预先设计,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掌权者顺着为已牟利的途径去做而逐步地形成的,无论多荒谬,由于这个股市赌场为国家所设,不存在戳穿而执法取缔,顶多会把这个股市修修补补而不会因此关门,政府仍会驱使社会资金进埸,股市仍然会大涨大跌,崩了盘也只会蛰伏下来,只是股民骤然大出血而已,因为权贵还要通过股市来吸血,所以这个赌场还会不时兴旺,有的股民有时也能赚些钱,但是即使是正规赌场其特点都是若再赌下去的人就必然要输的,即是总体上股民大众是一定要输的,除非不入局。
这个庞氏骗局之庞大史无前例,是个典型的社会制度性产物,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体制的根本转变来解决,所以这个社会需要文明的政治制度,使股市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股市,真正的投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