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概要

自然派哲学家(BC500)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关心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和变化。认为世上必定有某种基本物质,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泰利斯Thales,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安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构成了他所谓的“无限定者”的世界;安纳西梅尼斯Anaximenes认为万物之源是空气。

伊利亚的哲学家帕梅尼德斯Parmenides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已经存在的事物也不会消失于无形,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认为恒常变化才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认为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缺的,假如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世界将不复存在。(万物都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里克斯Empedocles各取其一,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认为大自然由四个“根”组成,土、气、水、火,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分离造成。

雅典的安纳萨格拉斯Anaxagoras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微小粒子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而且在最小的部分里也有其它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

爱琴海北部的德谟克里特斯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单位,不可再被分割。他不相信有任何“力量”或“灵魂”介入大自然的变化过程,他只相信物质的东西(被称为“唯物论”者)。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遵从“自然法则”,而自然法则存在于事物的本身。人的灵魂由“灵魂原子”组成,死后灵魂原子四处飞散组成新的灵魂。

雅典的哲学(BC400)

自然派哲学家之后的雅典哲学家关注的是个人本身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诡辩学家认为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之谜(此观点被称为“怀疑论”),因此,他们宁愿关心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问题。

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事物的好坏皆以人的需求而定,并且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被称为“不可知论者”)。

诡辩学家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

雅典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认为自己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因此致力于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寻找答案,认为人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理性”基础,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会不快乐。认为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自然界的、人类道德及社会的)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不同于德谟克里特斯及恩培窦里克斯),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所谓“理性原型”。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及理型世界。感官世界的事物都在流动,可以被人的五官认识到;理型世界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包含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型只能用人的理性认识到。他认为哲学家就是要从感官世界的影像出发,追寻背后的真实理型概念。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乌托邦),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应由哲学家用理性来治理,国家有不同的职务和分工,每人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亚里士多德,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欧洲第一位生物学家,对大自然的循环变化感兴趣。他所持意见与柏拉图相反,认为“理型”存在于实物之中,自然是真实的世界。认为自然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而非用理性思索的事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真空的,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他提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Xie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根据不同的质料和形式,他将自然界的事物加以分类,并创建了“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是做个思想家或哲学家。他认为人只有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和满足。他提倡生活应当“中庸”、平衡、节制。

希腊文化

亚里士多德以后,BC400到AC400之间,罗马逐渐征服了所有的希腊王国(其本身也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在这个时期希腊的文化与哲学遍布到了欧亚各地。

犬儒学派

由BC400雅典的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创。犬儒学派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上,人们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为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费神担心别人的痛苦。

斯多葛学派

由BC300的季诺Zeno创立,主张“一元论”,即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与柏拉图的“二元论”相反),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一个小缩影,宇宙间有公理存在(与苏格拉底相同),精神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斯多葛学派认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要性,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和死亡,都是遵循大自然的不变法则而已,因此人要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伊比鸠鲁学派

由BC300的伊比鸠鲁在雅典创立,主张享乐主义。但同时指出,在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也要考虑到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快乐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唯有遵守平衡、自律等原则才能获得心境的平和。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原子四处分散(采纳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因此死亡不足以影响活着的人。提出了“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的哲学。

新柏拉图派哲学

希腊文化末期的哲学学派主要是受柏拉图的学说启发。普罗丁Plotinus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一端是完全的黑暗,但实际上这个黑暗世界并不存在,只是光亮照射较少而已。最接近上帝一端的是人的灵魂,但自然界的万物都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主张“万物一体”。

哲学史概要_第1张图片

哲学史概要_第2张图片

文艺复兴

在圣多玛斯的时代过后不久,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为自由,新的科学方法和新的宗教狂热产生,于是在十五、十六世纪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十四世纪末期文化蓬勃发展,于意大利北部开始,向北迅速蔓延。“复兴”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或“人道主义的再生”,因为在中世纪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时的口号是“回归本源”,本源指古代的人文主义。罗盘、火器与印刷术被发明,社会体系得到发展,由自给自足变为货币经济。与中世纪强调人性本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使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强调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为人不是为了神而存在的,因此不妨及时行乐,并提倡打破所有藩篱与禁忌,于是这一时期的艺术、文学、音乐、哲学、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也完全改观了,认为上帝存在与他所创造的万事万物中(“泛神论”),而这种观点遭到教会的反对(如布鲁诺被烧死),因为在这一时期,“反人文主义”也同样盛行(魔法、迷信充斥,烧死异教徒的风气盛行等)。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崭新的科学观,认为不能再盲目相信古希腊的权威,而应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研究大自然。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促成了技术革命。

新世界观

中世纪的人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十六世纪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世界观,十七世纪初期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以他的观察结果显示各星球实际是在以太阳为中心,绕椭圆轨道运转,并提出“地球只是众多行星之一”。与开普勒同时期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定律”,回答了地心说者的质疑(若地球真在自转,为何向上扔出一颗石子不会落在几米之外)。十七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参考伽利略的理论提出了若干重要运动定律,解释了行星如何绕太阳运转及其原因。至此以太阳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彻底建立。新的世界观对教会的一贯主张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圣经由从前的拉丁文翻译成各国语言,使得教士僧侣之外的普通信徒也能吟诵,这是导致产生“宗教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认为人们不需要教士居中代祷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更不需要购买教会出售的“赎罪券”,声称“我们只信靠经文”,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

巴洛克时期

理想与唯物主义

“巴洛克”,原意“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个时期的主要特色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张力,无论在艺术还是生活上,都可以看到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也有退隐避世的潮流兴起。十七世纪的艺术浮华而矫饰,让人意识到世事无常,美好事物终将消损,政治方面也充满冲突,当时的欧洲烽火遍地。现代戏剧诞生于巴洛克时期,横跨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在作品中也集中体现了当时“人生如戏”的普遍世界观。这个时期的哲学也同样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理想主义”(认为生命具有崇高的特质)及“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现象都是由肉体感官而来)。而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

哲学史概要_第3张图片

哲学史概要_第4张图片

哲学史概要_第5张图片

康德

十八世纪普鲁士的康德是虔诚的教徒,也是一个哲学教授。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而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各自将理性、经验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认为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而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心灵会影响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心灵。康德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僵局。

因果律

康德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貌,我们就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来了解世界,而“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他相信他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由此可以证明这些法则的真实性。康德认为关于“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宇宙是否无限”等问题,我们不可能得到确实的答案,因为在这些问题上理性所能够运作的范围超过了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人类虽然本性中有探寻这些问题的欲望,但我们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确定的材料,因而永远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信仰

康德认为无论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与否,因此这种真空只能用信仰来填补,关于“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等问题,应该由信仰来决定。而为了“道德的存在”,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及自由意志、上帝确实存在。

伦理学

与休姆的观点“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同,康德认为是非对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人可以感知普遍的道德法则,而这种道德法则是绝对成立的。而只有在遵守法则的时候,人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受到因果律的支配。

哲学史概要_第6张图片

黑格尔

十八世纪德国的黑格尔Hegel是浪漫主义的传人,他几乎统一了所有在浪漫主义期间出现的理念,并加以发展。不同于谢林,他认为“世界精神”是人类理念的总和,因为只有人类有“精神”可言,他不承认在人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因此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黑格尔的哲学无所不包,丰富多样,通常所谓的“黑格尔哲学”主要是指一种理解历史进展的方法。

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或理性)”。他认为,理性的历史发展像流动的河,人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不断推进的传统思潮和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不能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事情的对错要看当时的历史情况决定。但是由于新事物不断增加,理性是“渐进”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不断扩张和进步。黑格尔宣称,“世界精神”正朝着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方向发展,历史是世界精神逐渐实现自己的过程,人类正迈向很多的理性和自由。

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历史本身展现了不同的观点“正”、“反”、“合”的辩证模式。在讨论问题时,往往两方观点各有正误,而在争论中,并不容易看出哪方的说法比较合理。究竟谁对谁非,必须有历史来决定。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

十九世纪丹麦的祁克果Kierkegaard认为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都抹煞了个人对自己生命所应负的责任。他认为,与其去寻找那唯一的真理,不如去寻找那个对人生命具有意义的真理,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他认为真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而在与宗教有关的问题上,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人试图用理性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就会失去信仰及宗教热情,重要的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自己而言是否真实。

人生的阶段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美感阶段”(享乐和感官,从美感的角度看待现实)、“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人可能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而有人终其一生都只活在同样的阶段。

哲学史概要_第7张图片

达尔文

恩格斯说,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进化的理论,而达尔文创立了有机物进化的理论。十九世纪英国的达尔文是一个生物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是近代唯一一个公开质疑圣经中对人在万物中地位的说法的科学家。达尔文在从神学院毕业后,参加了一个环球航海五年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了大量材料,进化论的概念渐渐成形。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论》中,认为既存的所有动植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进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进化乃是自然淘汰的结果。达尔文解释大自然的运作机转为,进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然淘汰的结果,那些最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存活下来,继续繁衍种族。在《人的由来》中,他指出人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人和类人猿必定是在某段时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而当时的教会和科学界都相信圣经中所说的所有动植物种类都是上帝一次早就,也不会改变。达尔文的理论把上帝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达尔文生前被形容为英国最危险的人物,而死后以科学先驱的身份被隆重地厚葬。

遗传与突变

达尔文并未完全解释同物种间为何有微小差异。“新达尔文主义”认为,所有的生命和繁殖过程基本上都与细胞分裂有关,而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有小错误发生,导致复制出来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完全相同,称为“突变”。而产生了有害突变的物种将不断被淘汰,产生了有益突变的物种将具有生存竞争中的优势,存活下来。

生命起源

目前我们对生命起源的揣测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与植物,是由同样一些物质组成的。最初有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巨分子,具有可以自行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单位的特性,漫长的进化过程由此开始。这个巨分子就是最初的遗传物质,也就是最初的DNA或是第一个活细胞。它不断分裂再分裂,但在分裂过程中就不断有变化产生。历经千万年后,这些单细胞的有机体中,有一个突然和一个更复杂的多细胞有机体连接上。就这样,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了,大气层慢慢有了氧气。含氧的大气层似的那些可以用肺呼吸的动物逐渐进化,也可以保护各种生命,使他们不致受到宇宙辐射线的伤害。地球是四十六亿年前太阳系出现时形成的,现代科学家相信生命是在大约三十亿年到四十亿年之前开始的。

弗洛伊德

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被称为文化哲学家,他发展了“精神分析学”。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这种“冲突”尤其存在于他的驱策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我们的行动不一定是根据理性的,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并且可能是反映了我们的基本需求。精神分析师可以在病人的心中深度挖掘,找出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我们会把左右的经验和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

弗洛伊德提出,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对各种需求直接地表达和索取,我们就只有一个“本我”;长大后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就发展出了一个“自我”;最后,世界的道德规范深入我们的内心成为了自身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超我”。

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如海面上的冰山,只是他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潜意识是那些我们“用心想”就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那些被压抑了的想法。人往往想要排除和忘记不愉快或不恰当的经验,而若过度努力,则有可能罹患心理方面的疾病。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充满了潜意识的机转,如突然忘却,小动作,说错话等,而这些举动并非意外或无心,而可能正泄露了我们内心最深的秘密。

解梦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指出,我们做的梦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的潜意识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意识沟通。他断言,所有的梦都会反映我们本身的愿望。孩童的梦,往往直白地反映了其所求,而在大人身上,那些想要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都会经过伪装,因为即使在梦中我们仍然会管制自己的想法,尽管这种管制在梦中会减弱许多。而梦中的情节并不代表其的真正意义,因此需要解梦师特别的解释和“翻译”才能正确展现梦的意义。从二十世纪开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开始试图将潜意识运用在他们的作品中,认为艺术家应挣脱意识的管制,尽情挥洒文字和意象。

现代哲学

存在主义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潮流,代表以人的存在的情况为出发点的哲学。十九世纪德国的尼采反对黑格尔的哲学,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不必对历史和他所谓的基督教的“奴隶式道德”过于注意。尼采认为基督教和传统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伪世界”。尼采说,“上帝已死”。

二十世纪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者乃是以人类为出发点。萨特信仰“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但存在不等于活着,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因而人的存在不等于东西的存在。他宣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它事情都重要,我存在这个事实比我是谁更重要,“存在先于本质”。这里的本质指某些事物的本性,人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因此注定我们在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萨特的妻子,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西蒙波娃认为,一般人所谓的“男人的天性”和“女人的天性”并不存在,男人和女人都必须挣脱这种内在偏见或理想的束缚。在《第二性》中,她指出,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自由独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生物,生活,音乐,语言)